青少年色彩教學中的誤區


青少年色彩教學中的誤區

色彩訓練在“轉型期”的教學中,通常會遇到幾個誤區,這也是老師們感到最困惑的地方。

1、如何延續兒童期色彩教學,避免單純的考前應試輔導

在我們對國內大多數校外美術教育機構的瞭解中,少年兒童學習色彩進入“轉型期”就等於需要進行相當於中考或者高考形式的專業訓練,教師多注重技法的培訓,用較為統一的要求和範本讓學生進行模仿,最終實現能夠真實再現對象空間、形體和色彩關係的畫面效果。

這是一種被普遍認可,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這種做法顯然不符合素質教育方針,不符合藝術教育的規律。

青少年色彩教學中的誤區

首先,在接受過素質教育美術培訓的兒童中,許多孩子在色彩表現中習慣了主觀大膽地使用色彩,一旦他們接受專業色彩寫生技法訓練時就會感到以往的學習是錯誤的,造成認識上對經驗的否定,從而無法將兒童時期的“童子功”優勢展現出來,從而導致學生產生挫敗感。

其次,“轉型期”的青少年思維活躍,開始喜歡運用理性的邏輯分析事物,單純的色彩應試技法訓練容易使學生認同繪畫唯一性,從而壓抑了個性發展和個體對色彩感受的特質,不利於教師在教學中發現每個學生的特點。這一點形成了在同一個畫室中,幼兒時期繪畫個性截然不同的孩子,到了10歲以後居然在繪畫風格、形式、語言上逐漸趨同的現象。

最後,色彩訓練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其主觀性,每一個個體的感受都是應該被認司的,教學中對於色彩規律的掌握、色彩修養的提高以及主動運用色彩表現感受才是學生學習的根本。然而,以專業考試為目的的色彩寫生訓練無法承載全面深化和提高青少年對色彩使用的理解,同時會造成教學年齡上的脫節,使教育的核心轉變為表面的模仿,從而壓抑了青少年藝術的個性發展。

因此,在青少年“轉型期”色彩教學中要延續兒童色彩教學的成果,就應該順應此時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展規律,通過色彩感知訓練,色彩風景、靜物物、人物寫生,色彩拼貼、創作等多種途徑,使學生理解色彩的普遍規律,並認可和鼓勵能獨立表達感受的個體,擴展學生對經典作品色彩運用的理解能力,形成教學的良性互動,使學生勇於表達個人色彩感受,並不斷完善所長,獲得自信。

青少年色彩教學中的誤區

2、如何避免色彩教學中學生作業的素描化

兒童到9歲或者10歲以後逐步要求表現更為具體、細緻的繪畫內容,因此,在進行色彩訓練時往往認為塑造真實而立體的形象是最為重要的,於是喜歡用物體固有色的深淺變化描繪對象。這樣不僅使作品顯得瑣碎,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色彩訓練的本質意義。

要想避免學生過於注意懶散的細節色彩的素描化,就要注意鍛鍊學生色彩的概括能力。因此,“轉型期”色彩訓練在教學上的深化,不是描繪內容上更為豐富繁多,也不是寫實表現技巧上提高,而是對色彩觀察、感受、分辨、概括的理性思考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從認識上豐富對象的整體印象,並能主動概括歸納色彩的冷暖、色相等感受,能運用色彩表現空間深度或者心理維度……這些藝術表現能力的培養才是素質教育理念下的正確方法。

圍繞著這一前提,我們認為可以設置分析性色彩作品臨摹、色彩歸納寫生、感受性色彩創作等方面的課例,引導學生逐漸領悟色彩運用的奧秘。

青少年色彩教學中的誤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