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率高企 订单量下滑…均胜电子疯狂并购背后危机隐现

十年间耗资数百亿连续并购,推动营收数十倍扩张的均胜电子,危机隐现。

2020年一季度,均胜电子净利润为5943.5万,同比下降78.6%;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其实现营收617亿元,同比增长9.8%,实现净利9.4亿元,同比下降28.7%。

这是均胜电子近十年中净利降幅最猛的一次。

与此同时,年报还显示,均胜电子新增订单量减少、偿还利息款居高、应收账款高企……这家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过去激进并购所带来的风险,正在逐步暴露。

而2020年随着海外疫情的不断升级,这对于海外业务占比近八成的均胜电子来说,又是一场考验。

并购后遗症

均胜电子早期以汽车功能件起家,2011年至2018年,通过14次资本运作,将自身业务扩充并整合为如今的汽车安全、汽车电子、汽车功能件和智能车联四个事业大版块。这其中就有7次的海外收购动作。

这家全球汽车安全巨头过去激进并购所带来的风险,正在快速暴露。

负债率高企 订单量下滑…均胜电子疯狂并购背后危机隐现

大肆并购,确实为均胜电子带去了营收的爆发式增长,也奠定了它在零部件地位的龙头位置。

以2016年为例。均胜电子完成美国零部件安全厂商KSS和德国TS公司汽车信息业务版块的收购,正式进入汽车安全市场和智能车联市场。交割完成后,公司依托之前收购的德国普瑞(Preh)对TS业务进行整合,将其并入Preh成为其全资子公司PCC。

同年,KSS和PCC分别贡献营收72.9亿元和22.5亿元,这也使得公司在2016年的总营收达到185.5亿元,较2015年增长129.5%。

负债率高企 订单量下滑…均胜电子疯狂并购背后危机隐现

2018年,公司又通过KSS收购日本高田除PSN以外的资产,并入公司安全系统。随着日本高田的并购完成,公司汽车安全系统的营收在2018年达到了428.8亿元,同比增长210%。而公司在2018年的总营收达到561.8亿元,这一收入较2015年的80.83亿元增长了近6倍。

到2019年时,均胜单子的总营收相比2011年的33.89亿元,已经飙升近20倍,仅次于潍柴动力和华域汽车。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如此大规模的营收相比,其利润水平并不乐观。

2016年至2019年期间,公司净利却分别只有4.75亿元、3.96亿元、13.18亿元和9.4亿元,销售毛利息分别是19%、16.51%、17.08%、16.12%,总体是在下滑。

也就是说,并购并没有带来公司产品盈利能力的明显提高。

《高工新汽车评论》在深入分析均胜电子近几年财报后发现,主要是三方面原因:

1.高额利息支出

截止到2019年12月末,均胜电子帐面长短期借款已经接近200亿元。

借款增加导致偿债压力增大。2019年均胜电子的利息支出就达11.02亿元,差不多是净利润的一多半。以下是2016年至2019年以来均胜电子的利息支出,可以说节节攀升。显然在蚕食公司的利润。

负债率高企 订单量下滑…均胜电子疯狂并购背后危机隐现

据悉,2018年,均胜电子在收购高田资产时向中国银行和德意志银行借入并购款35.55亿元和27.66亿元,利息4.51%,将于五年内偿还。这意味均胜电子每月还贷款的账面现金流支出要1.3亿元。

2.高并购成本居高不下

自从踏上并购之路,并购带来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无一不是持续走高(如下图)。

负债率高企 订单量下滑…均胜电子疯狂并购背后危机隐现

3.新公司带来的利润有限

2016年收购KSS和整合PCC,虽然给公司净利带去13.5%的增幅至4.54亿元,但其中并购公司,扣除相关费用后,收购的公司给均胜电子带去的利润实际上只有1.58亿元。

2017年,净利直接下跌12.7%至3.96亿元,这还包括期间向关联方出售5.4亿元的资产在内。

2018年,均胜电子虽然利润达13.18亿元,同比增长232.9%。但是这一年,因为花费近百亿收购日本高田除PASN以外资产,也让资产负债率也提高到69.35%,此外这一年均胜电子仅利息支出就高达10个亿。

为什么没能带来利润?因为均胜电子本身收购的大都是资不抵债或濒临破产的公司。

2012年收购的德国普瑞,在收购前净资产-3.94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23.70%;KSS在被收购前也是亏损,并带有债务;2018年高田汽车在被收购前,连续三年亏损,并且因为其所生产的安全气囊频繁出现问题,面临巨额赔偿,已向法院申请破产。

现在就看均胜电子变“废”为宝的能力了。

订单下滑?

2019年均胜电子多个业务版块下行,这对均胜电子无疑也是一种考验。年报显示,均胜电子核心业务汽车安全版块在2019年新增订单为442亿元,同比下滑19.6%。

负债率高企 订单量下滑…均胜电子疯狂并购背后危机隐现

均胜电子四大版块业务营收占比

众说周知,该版块在2019年获得特斯拉订单。斩获巨额订单,总量依然下滑,这说明其他客户的订单正在大量流失。该版块的大客户包括奔驰、宝马、大众、通用、福特、丰田这类大集团。市场下行对这些车企集团的影响之大,已经波及到均胜电子。

2019年均胜电子的功能件业务版块新增订单也出现断崖式下滑,仅为23亿元,相比2018年的70亿元下滑66.1%。

负债率高企 订单量下滑…均胜电子疯狂并购背后危机隐现

智能车联系统属于2019年新从汽车电子系统中拆分出来的,暂且不在讨论范围内。唯一订单量大增的汽车电子系统版块,它在2019年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2019年均胜电子汽车电子系统版块的营收相比上年增加了18.78%%,销量也增加了18.54%,但毛利率却减少5.47%至18.66%。而且是四大版块毛利率下降最大的版块。

负债率高企 订单量下滑…均胜电子疯狂并购背后危机隐现

公司对此解释是,新产品的技术要求和生产工艺较以往更加复杂需要更多准备,同时2019年度全球电子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以及美元兑欧元汇率波动等因素共同影响。

目前均胜电子承载这一业务的是子公司PrehGmbH位于德国,在2019年的净利率只有2%。如果算上当地包括人员成本在内的各种费用居高不下,以及疫情影响,高工新汽车评论对2020年该版块的盈利情况,不甚乐观。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均胜电子的业务版块中,海外业务占比居高不下。

2019年海外业务营收达478.81亿元,占据总营收的77.6%。随着新冠疫情在海外的持续发酵,多家欧洲汽车工厂纷纷关闭,均胜电子在2020年整体的营收及盈利情况,想必也将大受影响。

资金链吃紧

在上述系列现象背后,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均胜电子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大规模的股权质押。

数据显示,截至到2019年底,均胜集团与王剑锋合计持有均胜电子41.2%的股权,累计质押股份数3.68亿股,占持股总数的72.13%。

集团为了资金周转,不得不质押上市公司的股权,这也是是经常会有的操作。但连续并购行为之后,更需要重视公司资金链吃紧的压力。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公司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分别为64.86亿元和116.92亿元,较2018年底分别增加25.25%和3.64%;2018年和2019年其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了69.35%和67.37%。

此外,公司应收帐款也走高。2016年至2019年,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44.02亿元、43.58亿元、100.81亿元、82.82亿元。按照近年来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走低的现状看,公司的资金负担还可能进一步加重。

2020年,均胜电子获得来自特斯拉方面两笔总额17.2亿元的订单,希望这样的好消息更多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