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蹤蘇軾過春風嶺

公元1079年,蘇軾因“烏詩臺案”被貶黃州,於1080正月離京攜家眷述職。過淮水、翻關山沿舉水河畔古道經麻城、歧亭達黃州。

蘇軾經光山訪友去了一趟淨居寺,走漢潢古道時的路線引發了今人的爭議。筆者認為,蘇軾渡淮之後,在拿到光山官府路引,應沿漢潢古道至黃州。而中途訪友于淨居寺,如同在歧亭鎮訪陳季常一樣,只是旅途中的“小插曲”。

據史志載——

1、清乾隆《光山縣誌.山川》:春風嶺在沙窩堡,南接麻城縣境,舊名東界嶺。

2、《嘉靖光山縣誌》卷三第三十頁記:《像制令碑》在清風嶺,宋元祐八年中尉立,上刻令雲,少避老、賤避貴、輕避重、去避來。

3、光山縣治東南出,歷蘇崗、高陌店四十五里,至磚橋又二十五里至白雀園,又南十五里至沙窩,是為東南通麻城之路。至清風嶺(俗名界嶺)交麻城界,又一百里至麻城縣,自光山至麻城凡二百三十里。

4、《明嘉靖光山縣誌·卷之三·建置志·署制》記:巡檢司,洪武七年在縣東九十里沙窩鎮。嘉靖十九年知縣韓嶽申改縣南(實為西南)九十里牛山(牢山)設巡檢一員,弓兵一十五名,今(嘉靖三十五年)改建於長潭。

5、南宋祝穆《方輿勝攬》也有類似記載。”明弘治《黃州府志》載,洪武四年,於虎頭關設有巡檢司。明嘉靖《光山縣誌》載:“虎頭關,在沙窩保,左羅漢崖,右羊毛山。高峰嵂。中一澗,石磴崎嶔,最為險厄”。清乾隆《光山縣誌》也有類似記載。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朔徵淮蔡,鄂嶽觀察使李道古引兵出穆陵關,以及五代後周世宗顯德五年(958年),張勳從徵淮南,攻黃州,擊吳於麻城,都必經虎頭關。1246年元將史權攻南宋軍隊於虎頭關,1259年元將張柔再攻南宋軍隊於虎頭關。

6、《宋史·孟珙傳》:南宋紹定六年(1233),孟珙敗金武仙於馬蹬,珙問金降將劉儀有關武仙虛實,答,“仙所據九砦,其大砦石穴山,以馬蹬、沙窩、岵山三砦蔽其前;三砦不破,石穴未易圖也”。丙辰,“師還,至沙窩西,與金人遇,大捷”。

由此可知,巡檢司由明代嘉靖19年遷至長潭,光山改由新集入麻城為驛道。

而明嘉靖光山至麻城改道以前,驛道設在沙窩堡。

唐後期後漢皇帝劉知遠,發源沙陀國(現今熊河)分析,漢潢古道走陰山關經山水關過木陵關成定論無疑。而虎頭關,亦設於漢潢古道之上。筆者認為,熊河處唐朝前設山水關,唐時易名設虎頭關。

尋蹤蘇軾過春風嶺


尋蹤蘇軾過春風嶺

春風嶺,在今麻城市北偏東九十里。現今在麻城與新縣無具體位置,而且麻城、光山、新縣縣誌也無具體位置可以參考,唯有文字記錄。蘇軾詩中的一一“關山”、“春風嶺”引起了各方的關注、猜測、探尋。然而筆者認為,蘇軾筆下的春風嶺,根據詩意與地理風景特徵,或許是老界嶺的另一尊稱。而梅林關,也許是當年當地人地方口語所說的“木陵關”。

木陵關,東有鴻福寨,西有木陵山。關前兩溪交匯,地勢豁然開朗。關口沿溪向東,過朝陽寺至小界嶺。關口向南,翻越老界嶺至福田河。 翻越老界嶺,古道西側峭崖上便是遠近聞名的觀音巖,觀音巖洞內如屋,擺放著觀音像。嶺上古道西側,立著一座飽經滄桑的土地廟。

尋蹤蘇軾過春風嶺

過了老界嶺便下至令牌石溝,在古道右側的峽谷之中,下嶺至半,人如懸在天地之間,而令牌石溝就如巨石中一條看不清楚的隙縫。行至谷底,驚悚一身冷汗。不由想起蘇軾的詩句——

“一夜東風吹石裂,半隨飛雪渡關山”。

這正是蘇軾筆下的真實寫照——

一一“何人把酒慰深幽,開自無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辭相送到黃州。”


尋蹤蘇軾過春風嶺

尋蹤蘇軾過春風嶺

過春風嶺

宋 張耒

東歸已過春風嶺,度盡千山路漸平。人事水泡能幾日,流光駒隙卻堪驚。居人落落多新屋,行店依依認舊程。世事飽諳身已老,區區來往笑浮生。


出了令牌石溝,道路在谷底沿溪而下甚為平坦。沿途順水向直達福田河鎮,沿舉水河畔過麻城,至歧亭,直達黃州。

從歷史、地理、地方誌記載與詩文分析,春風嶺應是現在的老界嶺。

尋蹤蘇軾過春風嶺


尋蹤蘇軾過春風嶺


尋蹤蘇軾過春風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