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錢幣景德元寶背後所述說的那歷史上備受爭議的“澶淵之盟”


導語:“景德”是宋真宗趙恆的年號,歷時1004-1007共四年,景德元寶便是景德年間鑄,同時,備受爭議但是改變北宋國力的“澶淵之盟”也發生在景德年間。

景德元寶

作為一名錢幣愛好者,我們還是要先來簡述一下景德元寶。

北宋錢幣景德元寶背後所述說的那歷史上備受爭議的“澶淵之盟”

圖源網絡

“景德元寶”,銅錢僅見小平,另外有折十型鐵錢。面文旋讀,依然只有真書一種書體,不過“元”字第二筆畫似有行書意味。

景德元寶存世量大,普通版式價格幾元左右,不過有一種楷元版,又稱“四筆元”,比較少見,市場價格在2000元左右。


北宋錢幣景德元寶背後所述說的那歷史上備受爭議的“澶淵之盟”

楷元版,圖源網絡

區別在於“元”字寫法,普通版的“元”是第二橫與撇相連成一筆,共3筆畫。楷元版的“元”是4筆畫。如下圖所示:

北宋錢幣景德元寶背後所述說的那歷史上備受爭議的“澶淵之盟”

另外錢文還有一個有趣的點是,錢文中的“德”字省去一橫。其實,這個在古代書法作品中常見,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從歷代經典書法碑帖中,可以發現,楷書偶有橫畫,行書幾乎見不到有橫.


北宋錢幣景德元寶背後所述說的那歷史上備受爭議的“澶淵之盟”

圖源網絡

比如“全聚德”的招牌,又比如生活在與全聚德創立同期的清代畫家鄭板橋本人書寫的“德”字,有的帶一橫,有的不帶一橫,都是正確的。只不過後期民間會有人加進去一些編纂的故事以附和,不足以信。

景德年間的“澶淵之盟”

景德年間的一個重要歷史大事件就是“澶淵之盟”。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國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而後宋遼於十二月間(1005年1月)訂立和約: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因澶州(河南濮陽)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北宋錢幣景德元寶背後所述說的那歷史上備受爭議的“澶淵之盟”

圖源網絡

由於當時宋軍處於戰勢上的優勢,對於這個北宋與遼國締結的盟約,被後世的很多人所不齒,就連在當時的大臣王欽若都說:“城下之盟,《春秋》恥之。澶淵之舉,以萬乘之尊而為城下盟,沒有比這更恥辱的了!”

認為這個盟約的消極影響在於,作為盟國,後來契丹一次又一次問北宋挑釁要地,感覺就是吃準了北宋既不能打又沒法撤邊防的兩難心態。

盟約使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忘戰去兵”,導致宋、遼雙方兵備鬆弛,後皆為女真建立的金國擊敗。

遼國殘餘勢力只得西遷,在西域建立西遼苟延殘喘。宋朝也失去淮河以北大量土地,被迫向金國稱臣。

但是,回過頭看當時的情況,宋初的國情已千瘡百孔,由於太宗以來對遼攻勢屢屢失利的因素,真宗也不喜歡窮兵黷武。換句現在的話說,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算問題,畢竟用30萬歲幣微小的代價換取了近百年的和平(如果戰爭用兵的費用可達3000萬)。

北宋錢幣景德元寶背後所述說的那歷史上備受爭議的“澶淵之盟”

圖源網絡

澶淵之盟以後,北宋在邊境開放交易。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術傳往遼。北宋政府用香料、犀角、象牙、茶葉、瓷器、漆器、稻米和絲織品等,交換遼的羊、馬、駱駝等牲畜。民間的交易也很發達

宋遼之間的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也自是不用多說了。畢竟,和平,對於古代的人民來說是何其的珍貴啊!

黃仁宇說:“所以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表示這兩種帶競爭性的體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

結語:從景德元寶上的年號,探索到的藝術之地,和政治盟約,讓我們對這個不起眼的歷史階段有了進一步的擴展認知,歷史總有它的故事,讓我們一起慢慢去找尋,慢慢去傾聽。


--------------End 我是十味生,一個錢幣愛好者,如果喜歡這期分享,請點贊關注我,我們一起去了解錢幣背後更多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