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安得長少年》:穿越歷史,用現代視角看唐朝文化和詩人故事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是語文課上最常聽老師說的一句話,毫無疑問,唐朝在詩歌歷史上的地位稱得上繁盛。詩歌之所以會在唐朝達到空前絕後的鼎盛時期呢,和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都分不開,政治開明,經濟繁榮,藝術氛圍濃厚,在這樣國泰民安的時代,詩歌找到了茁壯成長的肥沃土壤。

《少年安得長少年》是由作者陳舞雩所著,書寫了唐代著名的十二位詩人:王勃、陳子昂、上官婉兒、賀知章、孟浩然、王維、李白、高適、岑參、王之渙、王昌齡、杜甫。在以“上官體”為代表的宮體詩充斥著詩壇時,初唐四傑衝破了宮體詩的統治,沈佺期和宋之問確立律詩的文體,陳子昂痛斥齊梁文風,倡導建安風骨由此開闢了新的道路。比起枯燥乏味讓人疲倦的學術論文式風格,陳舞雩則是用詼諧有趣的語言風格,帶讀者走進那個繁榮昌盛的唐朝,讓我們從詩歌中看唐朝的歷史變遷、人文習俗,還有創作者的蓬勃朝氣和時代活力。

《少年安得長少年》:穿越歷史,用現代視角看唐朝文化和詩人故事

01 從詩歌中看唐朝政治發展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高中時代,王勃《滕王閣序》中詩句幾乎每次考試都會出現。初唐四傑,王楊盧駱,王勃是其中最為出色之人,出生屬相世家,天資聰穎,六歲便能寫文章,十歲遊歷學醫,十七歲考中進士,成為大唐最年輕的朝廷命官。年少成名,風光無限,卻因為一篇討伐英王府雄雞的檄文被罷免公職並逐出長安。

王勃少年得志,未經磨練,心高氣傲,個性浮躁,但是,真正讓王勃墮入萬丈深淵的,除了他不懂朝堂的如履薄冰和謹言慎行,更重要的其實是因為那篇檄文觸犯了皇帝的底線。自唐朝建立,皇室為儲位自相殘殺,屢見不鮮。唐高祖時,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反目成仇;唐太宗時,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明爭暗鬥。唐高宗李治日夜防範,杜絕一切危害皇子們感情的事情發生,就是為了不讓兄弟反目的事情發生,王勃被免官驅逐,從高處掉落谷底,其實是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情況,其一式唐高宗反對兒子玩物喪志,其二也是唐高宗不願這段弒兄弟逼父的皇位之爭再次發生,王勃自然成為政治的犧牲品,仕途失意,憤懣委屈,還有青雲之志全部化為那一首《滕王閣序》。

“月落錦屏虛,露濃香被冷”

上官婉兒的祖父是上官儀,在唐高宗時期貴為宰相,出身名貴,她本應該錦衣玉食,無憂無慮的長大,但是當時大唐的政局卻改變了她的一生。唐太宗駕崩前,擔心兒子被欺負,留下長孫無忌等大臣輔佐兒子治理江山,卻沒想到唐高宗李治處處受制於長孫無忌,連高宗的原配皇后王氏都是和長孫無忌同一戰線。為了奪回自己的權力,一場宮斗大戲拉開帷幕,王氏被廢,武則天成為皇后,而立後事件正是皇權和相權的鬥爭,上官儀發現武則天的侵奪皇權最後被判謀反罪,慘遭籍沒,尚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兒也被充入掖庭,成為官奴。

上官婉兒並沒有在掖庭渾渾噩噩度日,而是靠著自己的突出的才學成為武則天的秘書,權勢日盛,成為巾幗宰相,上官婉兒的使命是穩固李、武兩家,無論是韋皇后、神龍政變還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政變,最終上官婉兒死於旗下,那時的她是否覺得解脫。但在她的《彩書怨》中我看到的是孤獨,生長於寂寞宮廷,遊走於權勢,掙扎於生死,她曾嚮往江南的風格,薊北的沙漠,也曾渴望愛情,有一個人一起策馬天涯,但是,因為政治爭鬥,一生困於宮廷之中。

《少年安得長少年》:穿越歷史,用現代視角看唐朝文化和詩人故事

02 從詩歌中看唐朝人文習俗

吟詩作對,最離不開的就是喝酒和品茶。無數文人騷客為之酒痴狂,也留下了無數詠酒的詩篇。詩和酒結緣千年,而唐朝制酒水平高超,多白酒清酒葡萄酒,酒的種類繁多,無論是上流權貴還是平民百姓,無論是獨自小酌還是宴請賓客都離不開酒。唐朝的詩人們對酒的喜愛已經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酒在愉悅之時助興,失意之時療愈,苦悶之時抒懷。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黃金散盡還復來”

“詩仙”李白也自稱為“酒中仙”,他的詩中與酒有關的詩歌有200多首,李白說自己一年下來每天都喝酒,每天都“醉如泥”,杜甫說李白喝一斗酒,就可以寫出詩百篇,由此可以看出李白的詩與唐朝的酒已經融為一體,互相成就。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說的是愛酒之深,連皇帝都使喚不動;“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說的是酒量之大,一天要喝百杯之多:“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說的是即使沒錢也得買酒喝,可見其對酒需求程度。得意時喝酒,失意時喝酒,送別時喝酒,重逢時也喝酒,拜訪時喝酒,來訪時也喝酒,無論什麼時候都離不開酒。

除了李白,王維也在《送元二使安西》寫下“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孟浩然《過故人莊》寫下“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杜甫在《登高》中寫下“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可見唐代詩人對酒的喜愛程度。

除了喜愛飲酒,唐朝的文人雅士們也喜歡品茶,在山水之間流連於山水之間,一邊靜坐煮茶品茶,一邊欣賞自然風光。岑參愛茶成痴,他寫“庭樹純栽橘,園畦半種茶”。因為他長安遷官到了蜀地,非常思念長安的茶,並且在家中闢出一塊田地,專門種植茶葉。杜牧也曾寫“山東吳秀,茶稱瑞草魁”來表達對茶的喜愛。如果說酒能讓詩人豪情壯志,那麼茶則能讓詩人清心豁達,酒和茶都是唐代詩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少年安得長少年》:穿越歷史,用現代視角看唐朝文化和詩人故事

03 從詩歌中看詩人人生態度

“窮且意堅,不墜青雲之志”

王勃號稱“詩傑”,一生命途多舛,但在他的詩句中,卻不是失魂落魄,頹廢厭世,而是積極向上,意志昂揚。《滕王閣序》中詩句引經據典,格式工整,卻展現著盛唐氣象,縱使仕途失意卻還有青雲之志,即使路途艱難,也能收拾好心情繼續出發。只有在唯我獨尊的盛唐,才會有如此昂揚的文字。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王維出生於“五姓七望”的頂級貴族門閥,雅擅音樂,更兼繪畫,作詩屬文,一派的風流蘊藉,從來是王公貴族座上之賓,明明高官得坐,卻隱居深山,感受田園生活的安逸與喜樂,以淡漠出塵的姿態,應對包羅萬象的大千世界。王維溫柔敦厚,無論時局是如何變化,處境如何艱難,在他的詩中,依然是淡然。王維,字摩詰,即使喧囂不放過他,但他的心中自有寧靜。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出身官宦世家,卻投身邊塞風沙,兩度出塞,一心想要重振門楣,振興家族,但是,始終鬱郁不得志。但是他的詩歌,風格奇峭,氣勢磅礴,有火山,有冰河,有寒風,有雪域。還有千千萬萬駐守在邊關的中華男兒。


《少年安得長少年》:穿越歷史,用現代視角看唐朝文化和詩人故事

在作者陳舞雩筆下的《少年安得長少年》中,我們不僅看的是每個詩人的故事,也是那段無法改變的歷史。才華橫溢的王勃英年早逝,盛氣凌人的大俠陳子昂最終成為落魄大叔,堅守本心的王昌齡死於非命……我們在讀故事的時候,何嘗不是在閱讀他們的一生,每個人都在用自己方式,頑強的對抗著擺在他們面前的命運。

“少年安得長少年,海波尚變為桑田”,時間流逝,詩人終化塵埃,他們活在故事裡,而我們只能通過故事去認識他們,但好在那些流傳千年的唐詩,一字一句的向我們證明,他們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當我們在讀那些詩句的時候,是否也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年少輕狂,滿腔熱血,堅強不屈……當我們面對人生時,也能堅定的做出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