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諺語:飽暖思淫慾,下一句多人不知,因為它說盡人心黑暗與無奈

很多人知道“飽暖思淫慾”,卻不知它還有後一半——“飢寒起盜心”。為何世人少說這一句。或者它太過於透徹人心。

曾經,一個村子裡,一個稍微富裕的農民總會將家中糧食借給村民,還有自己的遠房兄弟,讓他們度過三荒四月的時候。開始的時候,他們面上是很感激。那人也沒察覺什麼不妥。可是後來,朝廷動盪了,村子亂了,最先來毆打侮辱他的人,就是當初他救濟過的人,甚至還有自己的遠房兄弟,還說出他會點功夫,不打膝蓋他就不可能跪下去的事。

古諺語:飽暖思淫慾,下一句多人不知,因為它說盡人心黑暗與無奈

這應該是“飢寒起盜心”的最佳典例了。為了自己活下去,把自己的兄弟推出去,跟著外人搶奪兄弟的糧食與錢財。

在清代《海公大紅袍全傳》的五六回裡出現:古諺雲,飽暖思淫慾,飢寒起盜心,今該宦等,承恩餵養饜飫終日,起早貪黑;復近禁幃,日恆與諸宮娥雜沓,月下花前,不無有感。

吃飽穿暖生活富裕又不思進取,則會有淫亂放縱的心思。生活困窘,飢寒交迫時,就會產生偷盜的念頭。多少人只顧著花前月下,根本沒有憂慮意識?多少人生活艱難,心中起了不少的歹念?

古諺語:飽暖思淫慾,下一句多人不知,因為它說盡人心黑暗與無奈

古代社會,富貴人家歌舞昇平,快活賽神仙。但是底層百姓卻多是衣不蔽體。生活難以為繼,賣兒賣女是屬正常。也有很多人,為賊為寇,偷盜錢財。

若是恰逢亂世,更容易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象。賣兒賣女都難以活下去,那隻能鋌而走險,揭竿而起。他們所求不過是一飯一衣。

古諺語:飽暖思淫慾,下一句多人不知,因為它說盡人心黑暗與無奈

好比是元末的紅巾軍起義,韓山童等人領導的農民起義。明朝開國皇帝原本就屬於紅巾軍,大多數都是被逼無路的農民。因為頭戴紅巾而被稱為紅巾軍,又因為燒香聚眾,也稱為香軍。

人生在世,求的不過是吃穿住。若是吃不飽,穿不暖,風餐露宿,那他們會怎樣?偷搶騙。這就是人性。一切為了活著。人家活都活不下去,還能要求奉行道德準則與律法嗎?飢寒所迫,只能偷盜為生。飢寒所迫,只能搶掠他人之財。

雖然一部分人是那樣做,但是我們守好自己的底線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