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命人在墓前雕刻一尊石雕水獭,原来另有深意

摘要:中国的石雕文化在历史各个角落都有运用,石雕因材料延续的年限较长,历来被广泛采用尤其是墓地石雕,汉朝大将霍去病墓前就有许多石雕,其中有一尊特别与众不同,是一只石獭,那么墓前放石獭有什么特殊意义吗?小编带大家一起来揭露——石獭的秘密


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命人在墓前雕刻一尊石雕水獭,原来另有深意

,也叫水獭,水獭行踪诡秘,除了毛皮能做貂裘之外,似乎找不到其他的特点,没有任何特点,霍去病的墓前为什么会放一只这样的石雕呢?

原来水獭以小鱼、软体动物为食物每到第二年的雨水前后,就开始活动了,把捕来的鱼都放在岸边,并且排成一排,就像古代祭祀时候的贡品一样,古人发现这个水獭的这个习惯之后,就给他取了个名字“獭祭鱼”。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在作诗的时候经常运用典故,在他的书房里堆积了许多书,用的时候方便查阅,人们就给李商隐取了个外号叫“獭祭鱼”,形容文化堆砌之意。


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命人在墓前雕刻一尊石雕水獭,原来另有深意

看过《汉武大帝》或者对历史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在汉武帝时期与大将卫青同时期的年轻小将霍去病,是西汉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一声战功卓越,可惜天妒英才,24岁的霍去病因病去世,汉武帝非常悲伤,为了怀念霍去病,命人按照皇族标准为他修建了陵墓,陵墓周围建造了很多石雕塑像


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命人在墓前雕刻一尊石雕水獭,原来另有深意

纵观中国古代名将虽然将星云集,霍去病绝对是战神一样存在,还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战神

17岁出征率领800人深入大漠,斩敌2000人,被封为冠军侯

19岁两次出征匈奴,迫使匈奴浑邪王投降,收复河西走廊地区

21岁领军深入大漠北部,歼敌700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部落王公大臣83人,彻底打败匈奴,封狼居胥(封狼居胥是中华民族武将最高的荣誉之一)

24岁突然因病去世


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命人在墓前雕刻一尊石雕水獭,原来另有深意

对于霍去病突然的去世,汉武帝悲伤不已,对失去这样一位战神,年龄却又如此年轻,感到深深的痛惜。追忆霍去病“景桓侯”陵墓就修建在自己的旁边,也可能想着,或者时候不能留他在身边,死后一定把他自己身边。

霍去病的墓地是按照皇室宗亲的标准修建的,长101米,高18米总面积达8000平方米,按祁连山的样子修建,来表彰他的不世军功,在神道两边修建了许多雕像,有牛、象、马踏匈奴等17尊巨大的雕像,无一不是生动活泼,活灵活现。


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命人在墓前雕刻一尊石雕水獭,原来另有深意

这个长1.6米高60公分的水獭石雕,人们以为是青蛙、蟾蜍,可是自己观察都是不是,青蛙蟾蜍没有尾巴也没有牙齿,这个石雕有一条尾巴,嘴里能清晰看到有六颗牙齿,经专家鉴定这个石雕为——


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命人在墓前雕刻一尊石雕水獭,原来另有深意


结语:霍去病墓前的这个水獭石雕,可能也是汉武帝赞许霍去病不仅武功了得,文治也是了不得,很有文化,虽然不是学富五车汗牛充栋,起码也有四车汉武帝此种表彰相对于霍去病的军功而言比较隐晦,或许另有深意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