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以何态度取之有道?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继往圣绝学,看君子如何利在前,尚不亏其义不更其守。若要计其利,须计天下利。

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的其中一个意思是否就包含了君子能爱财,也可以爱财?在大数人的印象里,古人多为鄙夷金银之人,若是谈金银珠宝,那可能在其眼中俗的不是一星半点了。可他们嗤之以鼻的真是击钟鼎食?不屑的确为膏梁锦绣吗?另外君子爱财真的不应该吗?君子是否就不能与拥财同享?那岂不是富贵人家皆非君子,这个回答自然是否定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以何态度取之有道?

财宝

一、千剩之王,万侯之家,百室之君,天下众生,为利而动,以利而基

利益驱动着行为,人既为社会关系所网,则为社会关系所担。通过利益共享,才能达成心之所向。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整个体系的运作无一不是以利为基。比如房子,在房地产商的角度,大的来说,是国家为让百姓生活更舒适。小的来说就是自己可以从中谋利,用利继续投资。或者让自己得到即时的满足,比如可以给家人吃一顿好的等等。在购买者的角度,大的来说,是为民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小的来说,是让自己生活条件改善。于是,这条房地产体系得以构建。实则此种种皆为利所向,写到此可能你在想好人好事、不求回报的也很多,他们没有获得利益呀。我们在此解释一下,上面所述为明利,这种则为“暗”利。““暗”利”是真正的品格精神。他们获得的是非物质富裕,可能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原则坚守,也可能是广为传扬的垂史名声。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以何态度取之有道?

汉高祖刘邦画像

昔日汉高祖刘邦倾尽全军之力追击项羽,却在固陵溃败,值此之际,想要得势力强大的诸侯援助,没想到请求发出去了,却无人响应。一筹莫展之时,按留侯张良之策,为魏相国彭越和齐王韩信允诺分土地,果然,彭越和韩信迅速抵达战场,楚军即败。这便是垓下会师中的大转折,成为刘邦成王的关键一步。韩信彭越在史册上的英名早已为后人熟知,此次,行之因显为利,而刘邦剿项羽,大的来说,是为天下百姓安宁,也为利。若众人为之皆不能获,大概为之者就少而又少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以何态度取之有道?

项羽画像

二、“益坚”自然,穷富随然

人其实不该强追着结果不放,每一件事情的结果仅是一瞬间的事情,真正的心血付出在于过程的积累。而穷富这样的事情显然应成为过程事件,那么穷富的标准又是什么?对于饥肠辘辘的人来说,可能富就是先吃得起饭,其他不会先考虑。可对于腰缠万金之人来说,富可能就是亿万利润了。既然“上清童子”(钱之别名)无穷无尽,作为结果型事物,就不应该把它看得太重,而失去原本应该可以体验的生活。在生活中,试着以平常心去待物接人,会获得截然不同的心得体会。而意志坚定是底线,是应该遵守的自我约束,不能因任何事件而不践行。如此才不至,入世而困于世,后能以淡然心境立于世。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以何态度取之有道?

陶潜画像

想来随然二字唯有五柳先生最和。辞官返乡,归园隐居,是陶潜一生的主旋律。他是真正的桃花源中人,散缓的生活基调创作出最令人感受生活的文字。耕读不足以自给的生活,这样的现实已经给他足够的动力去为官,但他并没有为五斗米折腰去做官。非无才,实不能忍受心为形役,求本心,不为名利。而此正是他成为放逸代表人的重要缘由。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以何态度取之有道?

项羽艺术剧照

反观项羽:巨鹿灭秦军,“西楚霸王”已经让他声名鹊起,能在下属生病之时还亲自前去探望,关心属下之心也昭昭,论勇猛更是无人匹敌,还曾差点一朝称帝。为帅有将之才,为首能体士之情。一直以来,大多评其优柔寡断,有妇人之仁,才致刘邦逃脱。实际从另一方面来说,他是善良的。另一评价词汇刚愎自用,也多用来描述其品性,此四字,导致被他称为亚父的范增引来猜疑之祸。人性的复杂给了我们解读他的更多空间。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以何态度取之有道?

项羽艺术剧照

就是这样一个项羽,据记载在手下立下战功之时,竟然也不想将手中把玩印鉴赏赐于人,把玩印鉴与有功之士的去留相比,重要性不言而喻,项羽定是明白的。可能是他不喜权势旁落,可能是他不愿钱财享他人。无论哪种原因,实则流露出来的对物的重视确实抵赖不了的,仅这一行为会让多少效忠于他的人寒心。事实上,他失去的不仅仅是将助他成事之人,更是自己更大可能的未来。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以何态度取之有道?

项羽艺术剧照

三、夫是不争,方是大争

历史上为人称道的君子实则无一不为自己心中大志而前行。仕宦之途也好,田园之生也罢,曾努力实现自己鸿鹄之志的他们,其目标即是如此。官俸利禄不过为附属品,君子追求的应该是自由,不是放逐的自由,而是个人身心的绝对自由。人活一生,很难不为现实所累。而身处困苦之境,心在理想之国的现象却是普遍的。正是如此,才要以君子之行为榜样,在不理想的环境中坚守自己的原则,坚守自己向上的初心。君子不为钱财而来,而为自己而来。君子之友不为钱财而来,而为君子而来。富是格局扩大的必然产物,这也就是为什么甚少提到名垂青史的人物是如何发家致富的原因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以何态度取之有道?

贺知章画像

身为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秘书监的贺知章在得遇李白之后,为李白之才而叹。二人觥筹交错间,贺知章猛然发现今日竟忘记带钱袋,陡然间只见潇洒解下金饰龟袋递与酒家,太白愕然,此乃官阶之物,怎能如此?贺不言。由此我们感知,在贺知章心里,金龟虽贵重,却不及与李白这场酒席更令他珍视。李白后有怀曰: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可见李白佩服恣情换酒的他了。贺知章虽为官,实则文人笔墨是刻骨子里的,钱财非他所愿,坚守的是自己能为唐文化做出贡献,实现更大的抱负。后其诗篇千古传颂,他不负自己。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以何态度取之有道?

马援画像

东汉初期军事家马援曾有言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身为战国名将赵奢后裔的马援,其凌云之志早在12岁时就显现出来。他厌弃纸上谈兵的学习,之后机缘巧合在一段时间里耕作放牧成为他的日常,个人魅力使得百户为之信服投奔,良方制地使得谷数牲畜收获颇丰。想来年纪轻轻,名利双收,已经算是成功人士,继续如此就足够后半辈子衣食无忧,偏就慨然尽散于旧!后来我们才知少年之志从未忘却,壮志山河才是他真正所求!他是富,但在富裕之时并未执着于钱财,而是将钱财施助于所需之人。马援从一开始就未想着富甲一方,真正从未忘记的一直是“志”,而穷富未入其眼。

四、总述

君子爱财不是该不该的问题,而是出发点的问题。穷富一时,志当坚一世。人自然可以爱财,但作为有志向、要做一番作为的个人,却不能以此为目标。人当于春生之时奋发,披霞光而返,所做努力必将不被辜负,所怀理想必将以某种形式实现。老话说来,钱财乃身外之物,不无道理。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之时,则为高士。事实上,始不为财,末终有财。相信时间会赋予应得的一切。老骥志尚在千里,汝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