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泉山」又名「謁泉山」的古音思考

概要


筆者嘗試從古音學、音韻學角度對「隱泉山又名謁泉山」的古籍記載做出合理解釋。嘗試在歷史音韻的遺蹟中得到「隱泉山和謁泉山實際就是同一個名字的不同讀法,而非不同來源的名字」的論據支持。其中涉及到的一些術語可能需要的一些音韻學基礎。

子夏山,堪稱汾陽人的「聖山」。雖然今天的汾陽人大多認為石盤山(老爺山)似乎更有名氣,但子夏山以其巍峨矚目的視覺震撼、源遠流長的文化傳說,無愧擔當汾陽第一神山的尊號。就連汾陽圖騰鐵雙雁(公眾號頭像)當年也是因子夏山其獨特形貌「有似雁陣」,才在北城牆上立起一對鐵鳳凰,寓意「鐵雁鎮石雁,清官永不斷」。

「隱泉山」又名「謁泉山」的古音思考

也許你會說,汾陽聖山怎麼在文水境內?其實政區不是重點。君不見,雍仲苯教、印度教、藏傳佛教、 以及古耆那教,不都以西藏岡仁波齊峰為聖山麼?每年從印度入境西藏轉山朝拜的印度教徒不計其數。所以聖山更多是一個文化符號。此為題外話。

「隱泉山」又名「謁泉山」的古音思考

子夏山有過許多的名字,因為相傳孔子高徒、魏文侯之師卜子夏晚年退隱於此,設教西河,故唐朝時玄宗改稱此山為「子夏山」,又叫「卜山」、「商山」。還有大陵山、神堂山的名字。不過更久遠的稱呼,是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裡記載的「隱泉山」、「謁泉山」:

文水又南徑縣,右會隱泉口,水出謁泉山之上頂,俗雲:暘雨愆時,是謁是禱,故山得其名,非所詳也。其山石崖絕險,壁立天固......津渠隱沒而不恆流,故有隱泉之名矣。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

唐《括地誌》又云:「謁泉山一名隱泉山,在汾州隰城縣北四十里」,還有《隋圖經》:「西河謁泉山,一名隱泉山」,等等。

酈道元對一山兩名的解釋,是說「隱泉」得名於該山不恆流的山泉,而「謁泉」的得名則說天旱災年,人們到此山拜謁禱告。不過酈道元也直言,謁泉之名來源「非所詳也」。

其實,稍有音韻學知識的人,都很難不把「隱、謁」二字往「陽入對轉」上去聯想。我們先來看一下「隱、謁」二字在中古漢語音系中的音韻地位:

「隱泉山」又名「謁泉山」的古音思考

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古漢語時代,「隱、謁」二字聲母相同、韻母的開合口、等第也都相同,韻攝也都屬於臻攝,唯一的區分在韻尾。這和我們在上一篇 從「虢城 vs 瓜城」到「陰入對轉」看汾陽話入聲韻的演變 中所談過的「虢、瓜」二字古音關係極為類似。

在最近一期 漢語語音史淺談——《汾陽方言語音教程 · 番外篇》 視頻中,我們講解了中古漢語六套輔音韻尾,分別是入聲韻的塞音韻尾 -p -t -k 與陽聲韻的鼻音韻尾 -m -n -ng,而這兩組六套輔音韻尾其實是相配的,因為他們的發音部位分別對應,只存在發音方式的不同:

「隱泉山」又名「謁泉山」的古音思考

而「隱、謁」二字就恰好在聲母以及韻母開合口、等第、韻攝相同的同時,分別擁有 -n 和 -t 兩個輔音韻尾,非常擁有對轉的潛力,這種陽聲韻和入聲韻對轉的情形,語音學上叫「陽入對轉」,和我們在 從「虢城 vs 瓜城」到「陰入對轉」看汾陽話入聲韻的演變 中提到的「陰入對轉」異曲同工。

如果「隱、謁」二字陽入對轉成立,那麼換句話說「隱泉山」和「謁泉山」其實就是同一個名字的不同讀音而已

。他們在歷史中存在發音相近、相通的條件。

不過相比「陰入對轉」「陰陽對轉」,「陽入對轉」在歷史音韻學中似乎並沒有多提到,因此「陽入對轉」其實更多是一個現代語音學開始重視的現象:

「隱泉山」又名「謁泉山」的古音思考

朱曉農《語音學》中關於陽入對轉的部分

然而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隱、謁」達成對轉,還需要解決其元音的差異問題。因為只有古音中二者元音也相同或者極為相近,才能在聲母、等第、韻攝、開合口相同的情況下,順利實現對轉。而儘管二者韻攝都屬於「臻攝」,他們的元音卻有一定差異:

「隱泉山」又名「謁泉山」的古音思考

「隱、謁」二字在中古《切韻》音系中分屬「欣韻 · 隱小韻」和「元韻 · 月韻」,看似二者排列很近,但其實從後世語音史發展的路徑中,「元韻」其實是一直和山攝相近,一同演化的,這在現代漢語方言中也都如此。但是《切韻》和直到後來沿襲切韻音系的《廣韻》《唐韻》乃至南宋《平水韻》都把「元韻」和「魂韻」「痕韻」等臻攝韻排在一起,可以通押。

由於「元韻」在後世長時間以來,其口語讀音讀音都無法和其他臻攝韻字相押,而是和山攝字相押,出現了韻書和口語的高度不一致,導致很多讀書人只能靠死記硬背來保證押韻符合《平水韻》,即便如此也常常出錯,因此有

「該死十三元」(元韻在平水韻中排列為「十三元」)的說法。在紅樓夢第三十七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 蘅蕪院夜擬菊花詩」以及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淒涼 凹晶館聯詩悲寂寞」等章回中就有大觀園姑娘們對「十三元」難押的描述。

那麼「元韻」跟臻攝更相近是什麼時代的事情呢?根據學者研究,「元、魂、痕」相押的時期正是南北朝時代,尤其從北魏後期到齊梁北齊北周等南北朝晚期,這段時期的文人用韻,「元韻」(謁字所在的韻)確實與「魂韻」「痕韻」相押。究其原因,至今學者沒有定論,部分認為是當時南朝方言的影響,但也有不少證據表明北朝文人在沒有南朝生活經歷的情況下也出現了「元魂痕」相押的情況。

為了進一步拿到「欣韻 · 隱」和「元韻 · 謁」可以對轉的條件,我們需要尋找「欣韻(舒聲)/迄韻(入聲)」和「元韻(舒聲)/月韻(入聲)」之間的各種聯繫。比較可惜的是由於「欣/迄」韻字數不多,詩文用韻資料有限。不過我們依然能夠發現的是:

  1. 欣韻在南北朝的宋,主要與文韻相押,如顏延之、 鮑照。謝靈運詩歌中,文欣同用與真欣同用各出現 2 次。(這說明在該時期,迄韻和物韻
    也可相押)
  1. 願韻與沒韻混。《魏書·尒朱兆傳》「兆字萬仁」 《周書·文帝紀》作「吐萬兒」, 《梁書·陳慶之傳》作「吐沒兒」。(這說明在該時期,已經有陽入對轉的案例,而且「願、沒」相混,說明月韻和沒韻是同韻的)
  1. 物韻和沒韻的相近程度極高。王力、李榮、高本漢等學家對二者的擬音更是隻有介音的差異。

那麼倘若以上情況能夠出現在一地一時,迄、物、月、沒 相押乃至相通是否可以實現呢?如果可以,那麼和「迄韻」相配的「隱」就有機會和「月韻」的「謁」發生互通。

當然,以上都是儘可能地為「隱」「謁」尋找互通之可能,屬於碎片化的索驥,沒有直接的旁證能夠說明「隱、謁」所代表的韻攝在歷史上有過互通,再加上古代不同時代、不同方言的影響,具體的情況在有限資料下非常難以復原。北朝時代戰亂較多,留下來的詩文碑刻也較南朝要少許多,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不過「隱、謁」二字「陽入對轉」的思考方向依然存在,畢竟一山二名的同時,兩字古音地位如此相近,如果要說他們僅僅是兩個完全不同來源、不同人單獨給它所起的名字的話,這巧合度就太高了。

以上,就是對「隱泉山」又名「謁泉山」從古音角度的一些思考。筆者在音韻學方面也僅是淺習,論證過程可能多有謬誤,懇請指教和斧正。


「隱泉山」又名「謁泉山」的古音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