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朝歷代,總有一些人把錢看的比命還重要?

殷修輝


人們常說:觀念決定財富,觀念創造財富,觀念就是財富。觀念如果不對,努力也都白費。換一個有文化的說法就是:思想是原因,生活是結果,你有什麼樣的思想,就過什麼樣的生活,你人生的一切都是你的價值觀所決定的。

盧梭說:我們手裡的金錢是保持自由的一種工具;我們所追求的金錢,則是使自己當奴隸的一種工具。

賺錢是手段,幸福才是目的。但是,許多人在追求財富的道路上,本末倒置,出發得久了,忘記了出發的目的。賺錢攢錢成為了人生的目標,讓自己成為金錢的奴隸。

財富是人創造出來的,但是我們卻常常重物輕人。對於國家如此、企業如此、個人家庭也是如此,但是我們可以發現,不把人當回事,把錢當成命卻成為了正常現象。

一切聲色犬馬的物質享受,都是很浪費金錢的,最終讓人失去自我,找不到本真。

我們常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雖然金錢很重要,但是永遠不是第一位的,做人第一,賺錢第二;做人沒有錢,做人很艱難;有錢不做人,早晚會完蛋。所以,順序很重要,先學會做人,再努力賺錢,不能顛倒。遠離顛倒夢想,才能修成正果。


鹿凡塵


不僅是指在古代的歷朝歷代,有很多人把錢看得比命還重要。當今社會也絕大多數人都把錢看得比命重要。那些說錢並不重要的人無外乎兩種。一種就是像李嘉誠那樣的人,錢只是一個數字,沒有任何意義。一種是那樣兜比臉還乾淨的人。錢對於這兩種人就沒有什麼任何意義而言。錢是什麼錢是特殊的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古代原始人時期尚且知道用貝殼來作為互相交換勞動產品的中介。那時錢就是貨幣,就是一種具有等價交換價值的物質。沒有錢,到現在人們還生活在以物易物的時代。錢有很多的屬性,也具有它的社會性。同時錢也能體現勞動的價值所在。錢從古代發展到現在,不僅作為用來交換的中介,而隨著現代生活的發展也逐漸成為一種藝術品。同時人們又賦予了錢一種政治價值。我們可以看到錢幣上世界各國印有山村大河,風土文物,歷史名人,文化名人,它也可以作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一種象徵。錢上印有國徽,是一個國家主體地位的體現。同時世界各國也可以用錢作為衡量這個國家經濟體量的一種方式。如果錢印多了,就是我們所說的毛了,那麼貨幣就會貶值。錢也可以作為國家與國家進行貨幣戰爭的一種武器。所以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當今世界上三觀再正的人,如果沒有錢,那也將會寸步難行的。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沒有永恆的友誼。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比如說美國就會因為錢而經常性的發動戰爭。攻打敘利亞。攻打利比亞。參加一戰和二戰都是為了經濟利益。人與人之間之所以還存在感情關係,就在於背叛的代價夠不夠大。


歷史小菜菜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早在《史記》中西漢史學家就說到過人與利益的關係,而利益最主要的存在形式就是錢。

歷朝歷代,有人會把錢看得比命重要,無非是錢滿足了人的安全感、責任心、價值感、虛榮心和享樂主義。

安全感

錢,從古到今錢一直是人最能依賴的夥伴,也是人最能信任的夥伴。錢是永遠不會背叛人,所以有人就會覺得親情、愛情,友情都靠不住,或者認為這些感情都依附在金錢的上,所以他需要不遺餘力,甚至以命為代價來換取錢財,來保證感情不被背叛。

我們最基本的安全感來自生理需求,那就是“食物”,金錢的充足就等同於“食物”的充足。所以我們對“食物”的需求就被轉化為對“金錢”的需求。家中有糧,心中不慌。

責任心

保證父母安心養老,孩子健康成長、順利完成學業這是我們為人子女(父母)的責任。但這一切的正常發展都離不開錢,父母生病,除了眼淚什麼都提供不了;孩子想飛,除了喊“加油”我們什麼都幫不了。



如此,對於無助的窮人,痛入心扉的愧疚將會常伴一生。所以錢,必須多掙,為了家人,為了責任,不惜長時間工作,長時間加班熬夜,就是以命相換也不足為過。

價值感

錢是衡量一個人價值最直觀的體現,成年人工資的好低,基本上能看出這個人的實力。如果一個人收入高,他會有成就感,覺得自己不可或缺,然後瘋狂追尋收入的提升,以便得到更多的成就感。


所以錢就等同於價值,沒有正常人願意承認自己是廢物,於是錢的多少就成為一些人的終極追求。

虛榮心和享樂主義

很多人都是喜歡攀比的,“錢”理所應當居於攀比物第一的位置。大學生賣腎換手機,成年人貸款買豪車,窮學生網貸買奢侈品等等現象,都反應了一些人對錢的崇拜,對虛榮心的屈服。於是為了虛榮心,只選擇錢。

西晉有位石崇先生,有名的官二代。藉著官家勢力,做著強盜掠奪的勾當,劫奪聚斂非常多的財產,據說他家的廁所裡都有10名衣著華服美婢服侍。這種享樂主義者當然也會是“錢財”的狂熱粉絲。

小總結

“錢”是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發明。生活、夢想都可以通過它來實現,所以歷朝歷代都有人會把錢看得比命都重要。錢本是工具,重要的是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