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發音之謎——《再談洛語7》

古漢語發音之謎——《再談洛語7》

前文說到華夏人最早在西伯利亞的葉尼塞流域生活進化過,

華夏族其實是北亞人種,

還有一支北亞人種——芬蘭人和烏拉爾人。

國內有些學者造謠芬蘭人是從中國出走的,這些學者沒一點學術底線,

芬蘭是N系人,華夏人是O3人,N系和O3是共祖,有一個共同的祖先,但是分開很久了,芬蘭人的祖先並沒有來過中國,

芬蘭人進入北歐地區在6000----7000年前,

此時黃帝部落還在西伯利亞遊牧,

黃帝部落的大部隊進入中原是在5千年前,

中原確實有很多n系人,河南省的第一大人口是O3,第二大人口就是N系人,中原N系人是跟隨黃帝部落南下的一群人。

所以,芬蘭人是從西伯利亞北遷的,中原的N系人是從西伯利亞南下的。

中原N系人不可能萬里迢迢遷到北極芬蘭,酷寒之地,圖什麼?而且N系人並不起源於東亞。

實際上,黃帝部落和n系人都是北亞人種。不是東亞土著。

真正的東亞土著是東部九夷,包括徐夷,淮夷。沿海的百越,南部的苗瑤,荊蠻人,百濮人。

但是長江以南的百越隨意攀附中原人,稱自己是中原人的後代,其實根本不是,百越人是稻作民族,中原人是麥作民族,越人骨骼纖細,身材矮小,體質單薄,愛吃大米,蛇,穿山甲,蝙蝠,這明顯是南島人的特徵。其實百越人和南島人最早就是一個民系,有同源性。

前文提到,司馬遷說匈奴是黃帝之遠孫。司馬遷是最早提出漢匈同源的。

北方漢地的學者,很多也主張漢匈同源,或者漢葉同源。

司馬遷說匈奴是漢人的一支,這話也可以反過來說,漢人是匈奴人的一支,而且是最強的一支。

南方百越人經常說起中原十室九空,千里赤壁,什麼的,其實越人的祖先並沒有見過匈奴人,這都是意淫。

歷史上漢人有強的時候,順利的時候能打回老家,打到貝加爾湖,

不順利的時候,南遷到南京。

由於很多百越學者大肆造謠,比如廣西駱越人王力,江蘇吳越人趙元任等等,騎在漢語頭上,自稱六南語是古漢語。導致漢人對古漢語的認知錯亂,

但是,不論越人怎麼誤導,洛語和遙遠的葉尼塞語,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早期漢語和南方的侗臺語系,沒有任何交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