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PICC人民財產保險”杯

臨沂“e 起助力 同心戰‘疫’”

網絡作品徵集活動

正在進行中!

為號召全市網民通過創作充滿真情實感的作品,謳歌防疫抗疫中的感人事蹟和先進典型,致敬最美逆行者,傳遞臨沂好聲音,中共臨沂市委宣傳部、中共臨沂市委網信辦、臨沂市教育局決定聯合開展“e起助力 同心戰‘疫’”網絡作品徵集活動。

活動開展以來,全市網民積極參與,踴躍投稿,紛紛用指尖、用畫筆、用鏡頭傳遞愛與溫暖,創作出一大批優秀網絡作品,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加油鼓勁。今天,推出第三十三期精選作品。


短視頻篇

朋友啊 挺住

作者:沂南縣文聯 沂南縣融媒中心

疫情防控阻擊戰

作者:陳怡卉 郯城縣融媒體中心

齊心抗疫

作者:曹子涵 臨沂銀雀山小學

攝影篇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歡迎英雄回家

作者:劉 鋒 費縣公路中心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記疫情

作者:龍振平 河東區九曲街道楊莊社區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出征

作者:周曉蒙 平邑縣實驗小學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守護學校,確保師生健康安全

作者:張雲峰 臨沂市高級財經學校

繪畫篇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武漢加油

作者:國豔玲 沂南縣岸堤小學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致敬

作者:王銘博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e起助力 同心戰疫

作者:朱文靜 張莊鎮和莊聯小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抗擊疫情

作者:王家彤 臨沂第二十中學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武漢加油

作者:趙孟涵 河東區劉店子小學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中國加油 武漢加油

作者:陳一丹 臨沂第七實驗小學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小小病毒消滅它

作者:黃夢涵 臨沂第七實驗小學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最美逆行者

作者:馬琳雅 臨沂第七實驗小學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萬眾一心 抗擊疫情

作者:吳俊瑋 臨沂第七實驗小學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眾志成城

作者:李影 臨沂花埠圈回民學校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中國必勝

作者:張琳琳 臨沂花埠圈回民學校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滾蛋吧!病毒君

作者:孫雙雙 郯城大尚莊小學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同心抗疫

作者:李岱珍 郯城二小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必勝

作者:王亞 歸昌小學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白衣衛士

作者:喬小莽 紅花小學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中國紅

作者:劉尉昕 紅花鎮中心小學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作者:馬振華 郯城實驗二小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抗疫情保平安

作者:文諾 郯城實驗二小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最美逆行者

作者:李冰 楊集鎮高瓦房小學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抗疫必勝

作者: 顧躍俠 郯城實驗一小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加油中國

作者:求海清 郯城實驗一小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戰疫情

作者:成海平 郯城實驗二小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同心戰“疫

作者:王春曉 郯城花園小學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中國加油

作者:田淑鴻 郯城實驗三小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共同戰疫

作者:徐藝航 郯城實驗三小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中國加油

作者:顏子浩 郯城實驗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逆行者

作者:李晨悅 郯城實驗二小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武漢加油

作者:孫巍 郯城實驗二小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武漢加油

作者: 徐梓榆 郯城實驗二小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優秀網絡作品展示(三十三)

e起助力 同心戰疫

作者:張筱冉 臨沂第七實驗小學

徵文篇

1

給醫護人員的一封信

親愛的醫護人員們:

您辛苦了!

在這閤家團圓的節日裡,在這病毒肆虐的春天裡,是您捨棄親人的團聚,燈火溫暖的小家,而選擇了衝在抗疫的一線。一紙薄薄的請願書,一個個鮮紅的指印,凝聚了您對國家無限的忠誠,對人民無限的熱愛。

從電視上我看到,新型冠狀病毒正禍害著我國人民。為了不讓病毒進一步擴散,為了讓那些被病毒侵害的人得到及時的醫治,是您日日夜夜奮鬥在最危險的一線。與病魔作鬥爭,在死神手中奪回病人們寶貴的生命。

您有一個響亮的稱號——白衣天使,其實我知道世間哪有什麼天使神仙的,只不過是您冒著生命危險毫不猶豫的來到了與病毒抗爭的一線,您的這種精神和天使又有什麼區別呢?沒有比你們醫生更知道這種病毒的危險性了,但您卻毫不退縮,您是真正的大英雄!您是我們國家的驕傲,是我們小學生的榜樣。

當我們在溫馨的家裡享受美食時,而你們可能和我同齡的孩子,卻只能自己做飯,自己幹本應父母乾的一切。在我和父母玩遊戲時,你們卻在醫院中忙碌著,當我們喊“贏了”時,你們卻在說“治好了”。我知道所有的歲月靜好,都是因為背後有你們的負重前行。在這個非常時期,您扛起來與病毒鬥爭的重任。

親愛的白衣天使,我向您致敬!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但您依然有被硝煙吞噬的危險。聽不到炮聲隆隆, 但您同樣有被彈片炸傷的危險。死神的鐮刀近在咫尺,但你們毫不畏懼。在這場與死神的戰爭中,你們沒有一個人當逃兵。你們不求被萬人追捧,只是在一線默默無聞的工作著,奉獻著。

作為當代的一名小學生雖然現在我還不能與您並肩作戰,但我一定會牢記您的忠告:在家勤洗手,早睡早起,按時吃飯,鍛鍊好身體,不為您添麻煩。好好學習長大以後也做一個像您一樣為人你服務的人。

敬 祝:

身體健康!一切順利!

(上下滑動翻看)

《給醫護人員的一封信》

作者:盧瑞

學校:莒南四小

2

致若干天后的陽光

2020年春節,註定是個不平凡的庚子年序幕,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瞬間進入了全封閉狀態。醫生成了戰士,老師成了在線主播,而我們依然是那群神獸,每天連線空中課堂之餘,依然少年不知愁滋味,暢想疫情結束後如天空中飛翔的小鳥般自由自在的生活。

若干天后的我們會是怎樣呢?

若干天后,疫情的陰霾一定早已散盡,一切歸於平靜。抗疫戰鬥已經結束,我們要走出大門,擁抱仰望了許久的藍天白雲,享受原本以為平凡卻險些失之交臂的美好生活!若干天后,校園依然美麗;教室依然明亮;操場依然綠草如茵;老師依然親切;我們依然活力四射。

可是,若干天后,若干年後,疫情帶來的傷痕我們永遠無法抹除。“敬畏自然”不是一句口號,我們已經付出過慘痛代價,痛定思痛,我們必須吸取教訓。地球賦予我們生命,我們都是地球的衛士,只有人和自然和諧相處,才會有我們幸福安康的生活!

若干天后,疫情中奮戰的英雄們也該鬆口氣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因為你們的義無反顧和救死扶傷,我們才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讓我們記住那些長眠於戰場上的勇士,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永恆!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新型冠狀病毒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讓我們學會了忍耐、勇敢和堅強。若干天以後,我們將迎來春暖花開、國泰民安!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一起期待吧!待到山花爛漫時,我們一起摘下口罩,一起迎接美好的生活!

(上下滑動翻看)

《致若干天后的陽光》

作者:張紫陽

學校:臨沭縣青雲鎮愛龍希望小學

3

我家的抗疫故事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開年我們就與新型冠狀肺炎抗爭。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疫”裡,敵人是看不見的疫魔,白衣戰士是主力軍,人人都是參與者,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默默地為打贏這場戰爭貢獻一份力量,我家也不例外,現在我給大家講一講我家的抗疫故事吧!

我的媽媽是我們家的領頭軍,她每天早上都會將家裡用消毒液清洗一遍,每天早上房子裡都會很冷,因為媽媽每天早上都要通風換氣,她說時間久了空氣也會有毒。媽媽買了非常多的口罩,說如果別人沒有口罩就可以送給他們。

我的爸爸是我們家的伙頭兵,他管著我們家的飲食和出行。疫情開始時爸爸就讓媽媽給家人普及了防控知識,以及口罩的使用,另外還特別囑咐爺爺奶奶不能隨意外出。家裡吃的用的都有爸爸統一採購。雖然爸爸不能去前線,但他就像我們家的一棵大樹,用自己有力的枝幹全力保護著呵護著我們。

而我只能算的上是我們家的小兵,幫不上什麼大忙,只能管好自己不給爸爸媽媽添麻煩。

這就是我身邊的抗疫故事,就這樣我們度過了一個宅在家裡的春節。希望人人都能盡一份力,讓我們的祖國母親儘快康復起來。


(上下滑動翻看)

《我家的抗疫故事》

作者:宋沂軒

學校:河東區八湖鎮劉店子中心小學

4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書

“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題記

從澳洲山火,加拿大暴雪,非洲蝗災再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正如潘多拉的盒子被誰不小心打開,災難痛苦接踵而至,似乎每個人都想重啟“2020”,但每個人都知道,這不可能……

回顧幾個月之前,第一例患者的出現,再到第二例、第三例……沒有人會預料到疫情發展如此之迅速,更不會想到偌大的武漢城如今萬人空巷。

雖然初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但國家隨後採取的強有力的措施,防止了疫情再一次擴散。醫護工作者們和時間賽跑,與死神交鋒,用自己血肉身軀築起了堅固的城牆,如果這是和平年代的戰爭,那醫護人員就是為我們的生命保駕護航的勇士。已是耄耋之年的鐘南山院士幾天前還提醒全國人民不要出門,自己卻連夜奔赴武漢會診危重症患者,正如17年前一樣,依然是不計生死,處之泰然。我常常想:難道他們不怕死嗎?怎會不怕呢?但如果將個人生命與千萬患者的安危和國家的命運聯繫起來,他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在請願書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義無反顧的奔赴最危險也是最光榮的地方吧。正所謂:道之所存,義之所在。曾子曾經這樣描述大勇:“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這就是我們和平時代的英雄!他們心繫祖國,救死扶傷,無畏無懼!我彷彿看見他們戴著口罩、護目鏡,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病人間忙碌的穿梭著,安之若素。我的心底不由得湧起了深深的敬意。

我不是史學家,也不是政治家,書本上的風雨滄桑對我來說無異於另一個世界,“紙上得來終覺淺”,難免“為賦新詞強說愁”,但我親身經歷了從新型冠狀病毒的開始到現在,看到了聽到了也真切的感受到了所有為控制疫情而做出努力的人們,每一顆愛心,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每一份力量,層層疊疊累加起來,真正讓我體會到了在危難時刻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決心和能量。“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178年前愛國詩人林則徐的這句詩恰是現在生活的寫照,只要對國家有利,不論生死,也要去幹;豈能因為個人禍福而避後趨前。我們能享受生活的甜,我們也能承擔生活的苦,我們可以柔弱,我們也會剛強,生活是最好的教科書,教我們如何長大。

我為生在這樣的國度而感到自豪!我的祖國啊,等我長大!


(上下滑動翻看)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書》

作者:訾博

學校:臨沂沂河實驗學校7年級

5

青山一道 ,同擔風雨

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題記

很多年後,當人們回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戰“疫”,一定會想起2020年初,武漢關閉離漢通道那個遙遠的日子,隨著關閉而開啟的,不是魔幻現實主義的劇情,而是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但總有人用平凡的付出成就偉大。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雖身患漸凍症,但仍堅守抗疫最前線,連續奮戰30余天。他說:“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近幾日來,一張張奮戰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的照片經媒體報道後感動許多人:乾淨白皙的臉上被口罩勒出了道道血痕;纖細光滑的手指被手套裡的汗水泡皺發白……“我不敢喝水,怕喝多了去廁所會浪費一套防護服”,多少醫護人員們挑戰著自己的生理極限,只為讓我們早日看到病毒陰霾背後的曙光。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女醫生張旃寫下“個人覺得不需要告訴,本來處處都是戰場”的現代版“與夫書”;一名又一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醫務工作者在請戰書上印下鮮紅手印;無數人“連軸轉、白加黑、紙尿褲、就地躺”…他們放棄和親人團聚的時光,無懼被病毒感染的風險,衝鋒抗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不計報酬,不畏生死,不講條件。他們身披白色“鎧甲”毅然逆行而上,他們心懷大愛奮戰抗疫一線,這是一場與死神的博弈。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可能就是一座山。無數青年志願者們肩上擔起了責任與義務:一位在浙江的四川青年,和朋友出錢籌集了25萬隻口罩,加急送到抗疫一線武漢。除夕夜裡,南京大學數名學生髮起了自組援助湖北團,在短時間內,完成了大批物資捐助。魯迅曾說“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光,發一分熱”,我們要做一個有溫度、有情懷、有擔當的青年人。

人間沒有永恆的夜晚,世界沒有永恆的冬天,也必然沒有過不去的疫情。在這場魔鬼的戰鬥中,沒有一座孤島,沒有一個人是獨自在戰鬥。我們之所以有必勝的信心,就是因為有無堅不摧的中國力量,高高飄揚的中國旗幟,逆行而上的中國脊樑。

此刻,春上枝頭,又是一個生機盎然的季節!

(上下滑動翻看)

《青山一道 ,同擔風雨》

作者:梁雙雙

學校:費縣第二中學

6

同心戰疫,並肩同行

2020,註定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裡,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響了!

白衣天使膽氣豪,飛赴武漢救同胞!疫情當前,醫護人員視死如歸,前赴後繼奔赴“戰場”。他們每天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在前線與病毒搶人,常常一工作就是兩三天,有時竟顧不得吃一口飯。他們為了疫情工作,無暇照顧家人,身先士卒與死神競速!張定宇院長身患漸凍症,但他毫不懈怠,為了防控疫情沒有一天休息過,他的妻子不幸感染,但他為了工作也沒有時間去看望一眼;胡明醫生的同行好友不幸感染逝世,他泣不成聲,但下一秒又轉身含淚投身工作;年輕的肖思孟醫生更是為了疫情剃光了頭髮,甚至因為長時間佩戴口罩,臉上的疤痕已經十分的深了。更有一些醫護人員舍下才幾歲的孩子,舍下高齡的父母,舍下的愛人,奔赴“戰場”。他們也是父母的子女,也是孩子的避風港,也是愛人的心之所向!他們有的才剛成年,有了正值大好風光,有的卻年事已高。但他們從來都不是一個人!他們臨危不懼,他們不畏生死,他們的大無畏精神讓人由衷的敬佩!防疫一線是最能守護祖國,貢獻自己力量的,但也卻是最為危險的。白衣天使是多麼的偉大啊,願我們的英雄們能夠凱旋而歸!

當然除了一線的抗疫人員,還有堅守在二線,三線的生產人員,他們同樣可親可敬!

而我的爸爸就是一名三線的生產人員,他從事餐飲行業,每天要做二百多份盒飯送往一線。我的爸爸和一眾心向祖國的廚師們,日日夜夜的守在三線,已經許久沒能回家了。爸爸的身體不好,患有關節炎,不知道他有沒有按時休息,有沒有按時吃藥,有沒有好好吃飯……每一次在視頻中看到他佈滿疤痕的手,總是忍不住的心疼,看到他蠟黃的面容,總是禁不住的想念。但我知道,爸爸是在為祖國做貢獻,是在盡所能及的幫助一線的抗疫人員,更是在用另一種方式守護我!他猶如萬家燈火中那不起眼的一盞,縱然渺小,也溫暖了人間。

除了我的父親,還有許許多多不凡的貢獻者,堅守在平凡的崗位。如在一線灑熱汗,拋熱血的武警;逆風而行,勇挑重擔的環衛工人;晝夜不息廢寢忘食的口罩生產工人;及為疫情獻身的科研人員…… 他們像這滿天繁星,熠熠生輝,他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鋼鐵長城,為人民保駕護航!他們是如此偉大,如此辛勞!

03年的非典,全國都在守護著90後,而如今是90後在保護著全國!年輕的戰士們啊,你們辛苦了!這場“戰疫”註定會被中華民族團結圖強,激揚奮進,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所打敗!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一定會取得勝利!

民族的精神永不落幕!就讓我們肩並肩,同心戰疫,砥礪前行!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白衣天使加油!

(上下滑動翻看)

《同心戰疫,並肩同行》

作者:宋語軒

學校:臨港實驗中學二學部

7

榜樣

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的我,雖然聽過戰爭年代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的英雄故事,聽過邱少雲烈火中一動不動的壯舉,但是在物質橫流的社會,似乎感覺這樣敢於犧牲奉獻的榜樣越來越少。今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但在危難時刻有一個人堅守初心和使命,用一言一行激勵了我,感動了我,讓我切實感受到了榜樣仍在身邊,他就是我的同事老湯。

老湯,他在基層工作已經三十年有餘,近五十的他現在依然身兼數職,駐地管理區書記、鄉建辦主任、道管站站長,社區書記,這些頭銜的存在並不是一個擺設,每天他都在會議和村之間奔波。我初識老湯,就已經聽說全鎮對他的好評,每年年度考核,他都是當之無愧的“優秀”。而今年疫情爆發後,他身先士卒,用自己的行動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積極發揮了表率作用,成為我學習的榜樣。

我確實佩服老湯的幹勁,從大年初一開始,老湯就接到黨委辦公室通知,讓核實轄區武漢、湖北返鄉人員。大年初二,鎮裡召集緊急會議專門安排新冠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擁有三十多年基層工作經驗的老湯敏感的意識到這次防控工作的嚴峻性。在摸排的過程中,他耐心細緻,直至把人員名單、社會關係及近日行程摸清。初期的防控工作非常緊張,各項任務不斷下達,人員摸排、張貼宣傳材料、懸掛條幅、設置檢查站等等各項工作接踵而至。老湯豐富的工作經驗以及他的細心程度更是讓我折服,該管理區某個村的出村路直衝公路,而且是個大坡,如果在該處設置檢查站,不免會存在不安全因素。他細心的發現了這個問題,並及時指出該問題,將村檢查站向北挪,讓車輛向北一拐留出緩衝餘地,既保證了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更保證了村民的行車安全。

老湯只是一名企業編制人員,但是他講大局、識大體,從來沒有在工作中抱怨過,疫情防控工作中他更加勤奮、更加用心。作為駐地管理區,人口基數大、流動人員多,武漢、湖北返鄉人員相對也要多。疫情防控關鍵時候,本來就缺人手,但是老湯沒有隻想到自己的工作,為做好駐地出租房的排查,他又統籌兼顧,專門抽調管理區人員及村幹部配合好鎮上有關部門逐個排查,保證全鎮防控工作不留死角。2月9日中午, 老湯接到鎮黨政辦公室電話讓其去黨委領取口罩。考慮到管理區部分防控工作人員一次性口罩一直在重複使用,他想立馬去領回來發放給工作人員。但是沒想到,就在他正常行駛到達黨委門口的路口時,一輛大貨車沒有剎住車,追尾了他的車。老湯驚魂未定,下車查看情況,後車蓋已經被大車撞的變形。但是他第一個電話卻打給了管理區副書記,他告訴副書記自己出了點小事故,讓他抓緊去領取口罩。工作人員的口罩領到了,但是老湯卻在大路上處理了一下午的交通事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對於老湯來講這並不是一句空話,雖然老湯只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但他不計個人得失,勤奮、努力、與時俱進,用自身的行動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傳遞了正能量,為我們年輕幹部作出了表率。作為他的同事,我感到驕傲,也讓我感受到了榜樣的力量。我們相信,只要如老湯一般,面對困難衝鋒在前,終將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上下滑動翻看)

《榜樣》

作 者:張豔

單 位:沂水縣高橋鎮政府

8

王莉莉:新冠肺炎的“排雷尖兵”

“全縣不管哪裡有情況,只要一聲命令,媽媽不管在幹什麼,都要立馬去,即使正在給我們做飯炒菜,她也立即關上燃氣,扔下鏟子跑去集合”。

這是山東省沂南縣第二實驗小學10歲的小學生徐士媛作文中的媽媽王莉莉。今年47歲的王莉莉是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疾控中心檢驗科職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她主動請纓到流行病學調查隊最危險的崗位,採集鼻咽拭子進行病毒核酸檢測,與受採對象僅有半米之隔,王莉莉被譽為“排雷尖兵”。

今年1月25日(大年初一),萬家團圓,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刻,王莉莉和同事們一大早就趕往縣城最偏遠的村莊雙堠鎮盆泉村。給一例湖北返鄉發熱人員採完樣本後,又馬不停蹄地前往臨沂市疾控中心送檢。顛簸了一整天,返回途中已是下午五點多,王莉莉早已飢渴難耐。這時,她的團隊又接到緊急命令:馬上去雙堠鎮柳泉峪村,為一名新冠肺炎陽性密切接觸者採集樣本。她顧不得喝上一口水,快速跟隨流調隊第二次趕往雙堠鎮。寒冬裡的山村漆黑一片,王莉莉一手提著手電,一手提著採樣箱,在刺骨的寒風裡,深一腳淺一腳趕往被採對象的家。

在農家昏黃的燈光下,防護鏡早已起霧,她眼前一片模糊。用眼角餘光採完鼻咽拭子後,還要採血,可是根本看不清血管在哪裡。農家連個放胳膊抽血的地方也沒有,她決定和被採者面對面坐下,把對方的胳膊放到自己的腿上,憑著嫻熟的技術,戴著兩層橡膠手套摸索到血管,王莉莉一針見血順利採集到血樣。回到縣城,已經將近深夜十二點了,四周不時傳來的鞭炮聲讓她意識到,今天是春節啊,可從早上八點到現在整整十六個小時,她沒有喝過一口水,吃過一口飯。

採集樣本流程看似簡單,但採集過程中卻面臨很大風險。採集者要直面密切接觸者和疑似患者口腔的飛沫,患者一個張嘴的動作,會產生大量攜帶病毒的氣溶膠,況且有的人咽喉很敏感,受到刺激會咳嗽、嘔吐,所以每採集一次樣本,都意味著面臨一次感染的風險。可為了準確採集鼻咽拭子,王莉莉都要“近一點,更近一點”。有一次給一名密切接觸者採集鼻拭子,對方受不了刺激,猝不及防噴了她一面屏分泌物。即使這樣,王莉莉也毫不退縮。採集樣本不僅崗位危險,還異常辛苦。每天外出採集時,王莉莉都要穿上厚厚的防護服,為了減少“麻煩”,即便口乾舌燥她也儘量忍住不喝水。隨著抗擊疫情形勢不斷深入,王莉莉從一天採集幾名密切接觸者,到後來一天採集四十多人,一天輾轉六七個鄉鎮,二十餘個村莊。一天下來,被防護服包裹嚴實的她累得幾乎虛脫,防護鏡裡都是積水。

因為採樣需要,她除了做好三級安全防護,更比別人多戴一個防護面屏。一次,護目鏡起霧影響視線,加上雨雪天結冰路滑,提著採樣箱艱難行走的王莉莉猝不及防重重摔進雪水裡,在同事攙扶下,她才忍住劇痛努力爬起來。為了不影響整個團隊的工作,她咬牙堅持完成了任務。別人勸她休息一天,王莉莉卻說:“現在是人命關天的時候,我這個疾控人不能閒著,疫情不結束,我就不離崗位!”晚上回到家,王莉莉趴在床上讓女兒給噴點雲南白藥氣霧劑,第二天她忍著疼痛,又毅然奔赴採樣一線。

王莉莉的丈夫同樣在街道抗疫一線晝夜值守,他們的兩個孩子卻無人照顧。今年20歲兒子患有先天性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因缺少管護,腳扭傷了,腫得像麵包一樣,上廁所都要拄個柺杖。回家看著兒子這樣,王莉莉自責地默默流淚。好在10歲的女兒健康乖巧,幫著爸媽撐起了這個家。她收拾家務,主動學習,給生活不能自理的哥哥喝水餵飯,這讓王莉莉感到非常欣慰。每天都要在外加班加點,對王莉莉來說,哪怕是坐下來陪陪家人,好好做一頓飯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兩個孩子天天在家吃泡麵。

王莉莉和她的同事們為了採集樣本,走遍了沂南縣所有的鄉鎮村莊,她們的採集對象從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密接人員、羈押人員、武漢返鄉、湖北返鄉以及外省復工人員、境外返回人員,到隔離區的工作人員。為了追蹤密切接觸者,拼命與病毒賽跑,王莉莉她們有時候需要跑上百里山路。就這樣,從春節到現在,王莉莉和她的戰友們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沒有一個人請假休息。

主動搶著吃苦、拼命多幹,這樣的“傻事”對於王莉莉來說,絕不是偶然為之。她從20多歲就熱心公益,默默的助學敬老,扶貧濟困,從未停止奉獻愛心的腳步。這些年來,她每月都會抽出部分工資幫助貧困學生和孤寡老人,殘疾朋友。王莉莉先後被評為“沂南縣優秀志願者”“臨沂市最美志願者”和“山東省最美志願者”。在黨的領導下,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及時得到遏制,讓她看到黨的偉大和英明,她毅然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她說:“我渴望為黨奉獻我的後半生”。


(上下滑動翻看)

《王莉莉:新冠肺炎的“排雷尖兵”》

作者:杜昱葆 尹君

單位:山東省沂南縣委宣傳部

9

踐行沂蒙精神 匯聚抗疫力量

疫。

武漢,城閉。

八方援,齊心力。

英雄斯起,白衣斷髻。

報國生死以,為民不趨避。

春來大地漸暖,穢去愁雲日稀。

珞珈山上櫻可期,黃鶴樓下帆將系。

庚子新春,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廣大沂蒙人民聞令而動、使命必達,迅速集結奔赴疫情一線,他們當中或主動請纓出征荊楚,或甘願付出堅守一線,或無畏前行請戰沙場,用自己血肉之軀鑄就起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新時期的沂蒙精神。

疫情防控是一場人民戰爭,沒有誰是旁觀者、局外人,需要萬眾一心、休慼與共。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防控過程中,更是來不得一絲遲疑、不能有半點馬虎;在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中,每一分每一秒顯得異常珍貴。

“越是兵臨城下,指揮越不能亂,調度越要統一。”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就是我們戰勝風險挑戰、不斷奪取勝利的關鍵所在。面對疫情,臨沂市堅持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各級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各村鎮社區都緊急行動起來,嚴格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工作要求,緊抓松防控鏈條中的每個環節每個細節,始終做到令行禁止、步調一致,協同作戰、密切配合,形成了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聯動格局,構築起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局面。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一個黨員一面旗幟、一個支部一座堡壘。越是關鍵時刻越能檢驗初心使命,越是勇毅擔當越能看出黨性成色。面對疫情,廣大臨沂市黨員幹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主動請纓、勇挑重擔,以等不得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歇不得的責任感,紮實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防控等工作,築起了守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堅固防線。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時代需要新作為。疫情面前顯忠誠,迎難而上顯擔當。疫情面前,廣大臨沂醫務工作者白衣執甲、逆行出征,迅速集中優勢力量,組建醫療救治專家團隊,主動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全系統、全方位、全流程治療患者,實現了全市49例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癒出院,治癒率100%的防控目標;同時擇優選派77名醫護精英緊急馳援湖北,為全國疫情防控工作貢獻“沂蒙力量”。

沂蒙精神概括起來就是“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相信在疫情防控步入常態化的今天,只要臨沂人民繼續發揚沂蒙精神,切實把“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抓實抓細、落地落實,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上下滑動翻看)

《踐行沂蒙精神 匯聚抗疫力量》

作者:潘廷豔(教師)

單位:蘭山區汪溝鎮敢勝小學

“e 起助力 同心戰‘疫’”網絡作品徵集活動

主辦單位:中共臨沂市委宣傳部、中共臨沂市委網信辦、臨沂市教育局


作品要求:

1、內容要求:主題鮮明、導向正確,講述全市上下眾志成城、同心戰“疫”的感人故事;謳歌一線醫務工作者“最美逆行”、基層黨員幹部的“最美守護”;傳遞各行各業的真情暖意、表現全市人民積極樂觀的心態等。

2、題材要求:主要以徵文、繪畫、攝影、短視頻等形式為主。

(1)徵文。分小學組、中學組和成人組:小學組字數要求500 字左右;中學組字數要求 800 字左右;成人組字數要求 1000字左右。文字用 word 文檔統一編寫(標題為方正小標宋二號字體,正文為仿宋三號字體)。

(2)繪畫。以創意畫為主,繪畫材質不限,作品尺寸不限,提交電子版作品(不小於 1MB,不大於 5MB,清晰、方正)。

(3)攝影。JPG 格式,配有標題和簡單的文字說明。相機、手機圖片均可,文件大小 5M 以上,組圖不超過 4 幅,標明編號。

(4)短視頻。MP4 格式,時長不超過 5 分鐘,要求主題明確、畫面清晰、畫面結構合理。

3、作品需為原創。嚴禁抄襲、剽竊他人作品,一經發現立即取消活動資格,如作品涉及侵權等法律問題,由作者承擔相關責任。


獎項設置:

每類作品各設

一等獎3名,獎金2000元,頒發榮譽證書;

二等獎6名,獎金1000元,頒發榮譽證書;

三等獎15名,獎金500元,頒發榮譽證書;

優秀獎、優秀組織獎若干,頒發榮譽證書。

其中徵文類按組別增設上述獎項。


有關事項:

1、投稿方式。5月1日前,請將作品報送至市委網信辦宣傳科,郵箱:[email protected],並備註作者、工作單位(學校)、聯繫方式。聯繫人:劉璐,聯繫電話:8727839。

2、作品展示。對徵集到的網絡作品,市委網信辦將擇優在“臨沂宣傳”“網信臨沂”微博、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號和市內其他網絡媒體平臺進行集中宣傳展示,並積極向省級、中央級媒體推薦刊發。活動結束後,將適時進行表彰,遴選優秀作品彙編成冊。

3、本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所有作品均不退稿。

春已至,花已開

一切美好終將到來

願春和景明,民康國泰!

e起助力 同心戰“疫”

等您來參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