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九州萨摩岛津家成名战法:钓野伏

钓野伏是九州岛津家的成名战法。“钓”即是诱饵,指用来引诱敌人上钩的钓饵分队;“野伏”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埋伏的伏击分队。钓野伏战法一般会把军队分成一个钓饵分队,若干伏击分队。岛津家从岛津忠良开始使用此战法,屡试不爽,成功率相当高,因此钓野伏也成为岛津家最常用的战法。但其战国武将使用成功率却很低,一个看似简单的战法其实需要相当高的水平才能自如的使用。

「日本战国」九州萨摩岛津家成名战法:钓野伏

岛津义弘

钓野伏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己方弱势的情况才能很好的运用。岛津家屡次使用钓野伏也都是在兵力少于对手的时候。 弱势的情况下才更容易使敌人中计。钓饵是敌人中计的关键,因此钓野伏战术中最难和最重要的是钓饵队。要知道在真正的战争中撤退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从撤退变成溃退了。淝水之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前秦苻坚统帅80万大军,就因为一个后退的命令,导致全军崩溃。

「日本战国」九州萨摩岛津家成名战法:钓野伏

木崎原之战击败10倍之敌

钓饵队人数不能太多,而且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并且和主帅之间要有充分的信任关系。撤退引诱敌人进入伏击圈的时候要自然,看起来像真的撤退,但是实际又不能乱。撤退时还要保证安全不能离敌人太近,也不能太远。太近有可能被敌人拖住或拦截导致无法撤退而被敌人吃掉。太远的话敌人可能放弃追击,从而引诱失败。钓饵队是非常考验将领的指挥和战场分析能力的。敌人大部分情况是不会按照事先设想的去行动。战场瞬息万变,敌人不进入包围圈是常有的事。这个时候整个部队就不能墨守成规了。伏击的分队也必须动起来,迂回穿插到敌人后方,因地制宜的将敌人包围。其实钓野伏就是类似于口袋阵,敌人不一定会主动或被引诱进口袋,布阵者也可以移动阵型,从而变成一个移动的口袋,将敌人装进口袋再消灭。

「日本战国」九州萨摩岛津家成名战法:钓野伏

木崎原之战示意图

岛津家最能打的岛津义弘的成名之战:木崎原之战,就是使用了钓野伏,成功的以300人击败了3000人的伊东军。此次战役岛津义弘率50人充当诱饵队;五代右京亮率领40人埋伏在伊东军背后的白鸟山;爱将镰田政年带80人迂回伊东本阵的侧后;远矢下总守率60人援助加久藤城;留50人留守饭野城。当时天气炎热,伊东军的士兵正在河里洗澡。岛津义弘抓住机会带领50人冲入敌阵,伊东军措手不及,被打的晕头转向。但是岛津义弘只有50人而已,很快伊东军发现敌人很少,于是整合部队开始夹击岛津军。

「日本战国」九州萨摩岛津家成名战法:钓野伏

木崎原之战行动图

岛津义弘且战且走,但是冲入敌阵太深,无法顺利撤退。岛津义弘的钓饵队非常的危险很可能瞬间就被消灭掉。这时候有6位武士自发站出来原地阻挡拖住敌人,为钓饵队争取时间。就在6人全部战死后。岛津义弘布下的伏击队终于赶来了。埋伏的五代右京亮、迂回的镰田政年纷纷杀出;不久加久藤城的守军川上忠智、援助加久藤城的远矢队,还有新纳忠元的援军也纷纷赶到。伊东军陷入包围,总大将被射杀,兵败如山倒。

「日本战国」九州萨摩岛津家成名战法:钓野伏

木崎原之战

岛津家使用钓野伏战法的例子还有耳川之战、冲田畷之战、户次川之战等。不光是岛津家,日本战国时期还有其他将领也有成功使用钓野伏的例子:比如立花道雪的柴田川之战;立花宗茂在文禄庆长之役中和明军、朝鲜军作战时也使用过。但是总的来看岛津家使用的次数最多,成功率也是最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