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男生面對霸凌,一人打趴八個:“不好惹”才是孩子的立身之本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初中生被一群學生圍攻,這個男孩一點也不慫,挽起褲腿甩起胳膊就要和一群學生對打。對面的七八個學生被這個男孩的氣勢嚇到了,竟還有些退縮。

初中男生面對霸凌,一人打趴八個:“不好惹”才是孩子的立身之本

結果,這個男孩兒揮拳踢腿,竟把衝過來的男生都打趴下了。

初中男生面對霸凌,一人打趴八個:“不好惹”才是孩子的立身之本

提到校園霸凌,大多數家長的反應不是揪心,而是漠然,覺得這種事情離自己孩子很遙遠。因為校園霸凌,大家總會覺得是發生在那些愛打架的孩子身上,自己的孩子要麼聽話乖巧,要麼好學上進,怎麼可能會遇到這種事?

事實上,校園霸凌絕對不只是發生在愛打架的孩子身上,那些優秀聽話的孩子甚至同樣會遇到。電影《少年的你》就反映了這樣的問題,勤奮好學的優等生陳念,因為給跳樓的女孩蓋上校服,引發了校園施暴者的不滿,變成了她們攻擊的對象。

初中男生面對霸凌,一人打趴八個:“不好惹”才是孩子的立身之本

陳唸的凳子上被撒上血,下樓梯被故意絆倒,體育課被用排球砸,就算陳念把這件事告訴了老師、警察,也只能換來一時的寧靜。她遭受到更加暴力的攻擊:下學路上被瘋狂毆打、被拍裸照……

校園霸凌事件真的沒有那麼簡單,也不是警告處分進看守所那麼簡單,而是充滿了複雜,施暴者會無所不用其極,在各個方面攻擊受害者的身心,一旦被告發還會變本加厲。

初中男生面對霸凌,一人打趴八個:“不好惹”才是孩子的立身之本

電影中有一個情節看得人毛骨悚然:被陳念告發的3個女生背了處分,無法上學,她們聯合起來要整垮陳念,於是在下學路上圍堵她,一個女生拿著一筐小白鼠,一個女生拿著小刀,還有一個女生衝上來就要動手,好在陳念逃跑才躲過一劫。

到底怎樣才能遏制校園霸凌事件,除了立法以及進行相關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從小培養孩子“不好惹”的本事。

初中男生面對霸凌,一人打趴八個:“不好惹”才是孩子的立身之本

告訴孩子:不惹事兒,也絕不怕事

在校園霸凌面前,得有前面那個男生這股不慫不認輸的勁兒才行。學生時代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但難免會遇上不以學業為主,成天想著怎麼欺負人的同學,面對這樣的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才是最好的辦法。

然而《少年的你》當中陳念就是因為原先的不理會和逃避,讓施暴者覺得有機可乘,因而漸漸放肆起來。在心理學上,有第一印象之稱,也就是對一個人最先的認知和判定,對那些愛欺負別人的人,一旦鎖定他們尋找的對象,便總會在其身上使壞。

因此,要讓對方知道自己不好惹,不怕事,讓孩子有:“儘管放馬過來,看看誰能笑到最後”的勇氣。不要害怕告訴家長和警察,更不要消極應對,獨自消化,要相信大人的力量。

孩子被打後,家長的反應太重要

初中男生面對霸凌,一人打趴八個:“不好惹”才是孩子的立身之本

孩子小的時候被打,到底該不該打回去?這個問題一直是大家討論的問題,有人覺得肯定不能立刻打,要教會孩子溝通,不能戾氣太重吃不了虧;有人覺得肯定要打回去,在外不能示弱,更不能讓對方覺得自己好欺負。

其實,比起打還是不打,家長的反應和態度更重要。其實很多孩子是有本能反應的,不論是打還是不打,家長要鼓勵孩子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干涉。

初中男生面對霸凌,一人打趴八個:“不好惹”才是孩子的立身之本

如果孩子覺得對方不是故意侵犯而是無意為之,可能會選擇忍耐,家長此時就沒必要多事,一味地說膽小怕事;當孩子因為和對方發生衝突,對方先打出手,自己孩子也不示弱打了起來,事後也不必責備孩子衝動。

尊重孩子的想法,適當地給予引導,告訴孩子不管是打還是不打,都理解並尊重孩子的選擇。

可以不合群,但一定要不好惹

《延禧攻略》中的魏瓔珞,進宮選秀女,別人都是成群結隊,而她目的明確,什麼事情都是一個人。因為她在各項表現太過優秀被嫉妒,成了被攻擊的對象,被褥上被潑上水,背後被穿小鞋,被誣滅,但都被她一一漂亮反擊了。

被褥被人用水壺潑水,她就拿水桶還回去;被人誣告和侍衛搞私情,就假扮懷孕讓造謠者受重罰,她的每次反擊都能擊中對方要害,使對方無力反擊。

初中男生面對霸凌,一人打趴八個:“不好惹”才是孩子的立身之本

《少年的你》中被霸凌的陳念和之前死去的女生,她們沒有朋友,向來是獨來獨往,很容易被認為是怪異的反常的,不得不說不愛交友的內向的孩子,確實在霸凌事件中佔很大一部分。

沒必要讓孩子變為討好型人格,硬著頭皮合群、往人堆裡湊,但讓孩子有幾個朋友比沒有朋友強太多,練就自己不好惹的本事才是真。

初中男生面對霸凌,一人打趴八個:“不好惹”才是孩子的立身之本

在校園霸凌事件上,很多受害人大多是膽小怕事,面對被霸凌,總想逃避,覺得只要不理會,那些人自然會走開,然而事實是,你越逃離他們越要挑戰你的底線。

面對惡犬,你要比他更惡,更兇,你才能嚇退它。惡人都是欺軟怕硬,你越是畏懼,他們就越是欺凌。

日本母親這樣教育孩子:“如果不能避免打架,不許用工具和牙齒,也不許戳眼睛,除此以外你可以狠狠的打,媽媽希望你能打贏。”當遇到欺凌時,只會禮貌謙讓的孩子,會成為固定的受氣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