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脫貧:我們是認真的——如東河口十里橋村扶貧事蹟

消除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佈局中的重要工作,也是基層重點工作,要求基層工作人員要把好質量關;殘疾人作為貧困戶中的重點人群,更應得到政府的關愛和社會的關心。

蔡正友是河口鎮十里橋村的一位殘疾人,青年蔡正友曾經是我們村最早一批考入大學的好學生。而命運總喜歡捉弄人,天災總喜歡降臨於那些努力、勤奮者身上。他入學未滿三個月便被查出身患重症,手術對於生命而言是成功的,但對於他的命運來說又是殘酷的,手術後的蔡正友癱瘓在床。從天而降的災難消磨了他的意志,從此,他便一個人住在村裡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裡,一條寬敞的大路都沒有。

殘疾人脫貧:我們是認真的——如東河口十里橋村扶貧事蹟

2013年,脫貧工作成為十里橋村村幹部的一項重要工作。當年,河口鎮政府提出貧困戶建檔立卡戶行動,村裡首先想到了蔡正友,因此,蔡正友成為我們村最早一批建檔立卡戶的五保戶之一。在這一過程中,繆愛琴同志履行了村幹部的義務,準備各種材料,辦理各種手續。申請成功後的蔡正友,生活有了保障,心情也“陰轉多情”,逐漸開始與人交流溝通。這其中他最感謝的還是黨和政府的關懷,他曾感嘆是政府給了他生活的希望。

那時候走幫扶是縣裡扶貧的重點工作。有一次天下大雨,縣人民法院的同志依然定期開展走幫扶活動,當走到蔡正友家門口的小路時他們驚住了,這條小道在雨水的沖刷下泥濘不堪,正常人姑且行走困難,更何況是一位殘疾人。在這次走訪行程中,蔡正友的住房情況、生活環境深深地觸動了法院同志的心。時過兩個月,法院的同志經過統一商量與計劃後與我村錢書記進行了溝通,讓村裡爭取給蔡正友另找一塊合適的地,法院工作人員通過捐款等形式給蔡正友重建新房。錢書記立馬答應下來,隨即帶著兩位老村幹開展工作,最後選定在十三組中心路邊的一塊空地,地基不大,可蓋三間房。施工當天,蔡正友坐在輪椅上,看著新房打地基,他想不到自己有生之年還能住上新房,他一遍又一遍對施工人員和村幹部表示感謝。新房建成後,村裡還特意為他澆築了一條直通大馬路的水泥路。

殘疾人脫貧:我們是認真的——如東河口十里橋村扶貧事蹟

2016年,蔡正友曾經的大學同學幾經輾轉終於聯繫到他,同學們正準備組織一次聚會,他的大學生活雖然短暫,但同學們並沒有忘記他。聚會的地點定在青海,其中一位同學專程來到河口接他去參加。聚會上同學們自發舉行為蔡正友捐款活動,他們囑咐蔡正友這些錢以備日後看病急需之用,若是有需要一定要聯繫他們。

去年我們鎮上開展殘疾人家庭改造行動,鎮殘聯理事長孫富山同志帶著村幹部與家庭改造工作人員來到蔡正友家,在得知他洗浴不便時,立即為他改造家裡的浴室,併為了他行動方便在家裡安裝了把手。

殘疾人脫貧:我們是認真的——如東河口十里橋村扶貧事蹟

蔡正友雖是一位重度殘疾人,但畢竟還是人民的一份子,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他的生活逐漸好轉。群眾過得好才是真的好,群眾高興才是真的高興,近些年來,河口鎮黨委和政府以及十里橋村村兩委在關注弱勢群體上做了很多工作,獲得了群眾一致好評。今年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相信在黨和政府帶領下,十里橋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定能邁上新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