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如何理解中醫中的“發熱”問題?

005   如何理解中醫中的“發熱”問題?

發熱是最常見的一個臨床症候,在十問歌中的第一問就是“一問寒熱”。中醫裡所講的這個發熱和現代醫學所講的發熱一樣不一樣呢,我們如何理解它,以及如何通過發熱的不同表現來揣摩病因,推測病機,又將如何用藥。我將分三期講解這個問題。

今天先講一下中醫對發熱的認識,以及引起發熱的不同原因。

發熱的定義

發熱,中醫和西醫基本上一致,都認為體溫異常升高即為發熱。但是西醫有明確的體溫範圍,將體溫的高低分為低熱(體溫37.5℃-38℃)、中等發熱(體溫38.1℃-39℃)、高熱(體溫39.1℃-40.4℃)、超高熱(體溫40.5℃以上);或者根據發熱時長來分為急性發熱(2周以內)和慢性發熱(超過2周)。在發熱病因上探討採用致熱源與非致熱源類分。而中醫中的發熱更多的認為是由各種原因引起來的以發熱為主要表現的病症。它既是一種病症,又是一組症候,還是一種患者本身的體會。

發熱的進一步認識

不同於西醫的量化,中醫的發熱區別更多的是通過醫者的筆下描述而感悟區別的,它沒有明確的發熱分段,但是有眾多的描繪發熱本身的詞彙,比如“病熱”、“身熱”、“體若燔炭”、“微熱”、“壯熱”、“潮熱”、“日晡潮熱”、“夜間潮熱”、“骨蒸熱”、“夜熱早涼”、“煩熱”等等。還有一些會道出發熱的原因,比如“外感發熱”、“內傷發熱”、“瘡毒發熱”、“逗疹發熱”、“疳積發熱”。還有會根據陰陽虛實來初步形成綱領性的發熱辯證,比如“表熱”、“裡熱”、“實熱”、“虛熱”等。

假如需要與西醫的發熱量化相對比的話,中醫雖然沒有西醫描述的那麼精確,但是卻比西醫描述的具體。這怎麼說,其實中醫的綱領性發熱的分類,就類似於西醫熱勢或熱型的分類,依據綱領性發熱的分類,再加以描述,已經很具體了,恰恰還有一些指向性描述,比如“日晡潮熱”,既描述的發熱性質為潮熱,又指明瞭時間段,日晡時分,即下午3-5點,如潮汐一般發熱有時。在《幼幼集成·發熱證治》中有云:“以上四熱為綱,其下雜證為目,有綱有目,小兒熱可辨”。所以說,中醫對發熱的認識是建立在通過中醫思維對發熱本身的描述、理解、探討,並由此對不同發熱進行了語言上的諸般描繪,通過詞彙,中醫人就彷彿條件反射一般,對某個病有了大體輪廓,甚至清晰的思路。

類似於西醫的致熱源理論,分外致熱源和內生致熱源,中醫認為發熱也分為外感發熱與內傷發熱。

講起發熱,不得不說的是陰陽盛衰的問題。陰陽平和,機體機能穩健,陰陽失調便會出現相應的症候,我們看下圖:


005   如何理解中醫中的“發熱”問題?

圖一陰陽處於一個基線水平,為陰陽平和,故機體基能穩健,不會出現發熱的異常症候;圖二陰處於基線水平,陽“冒出來”了,即陽比平時多了,是一種實證,這種情況表現在外的就是陽盛,陽盛即發熱,所以圖二表示陽盛則熱,為實熱;圖三,陽處於基線水平,陰少了,是一種虛證,這種情況表現在外的就是陽相對多,因為陰少了,陽就相對多了,陰虛即發熱,所以圖三表示陰虛發熱,為虛熱。

再講解另外一個機理,如圖四:


005   如何理解中醫中的“發熱”問題?

圖四以肌膚為例,左邊為正常生理,肌膚脈外為陽,稱“衛陽”,肌膚脈內為陰,稱“營陰”,二者在正常情況下是互相交流的,陰昇陽降,陰陽調和,衛陽在外守護營陰,營陰在內濡養衛陽,同時衛陽在外也會蒸騰陽氣,一來溫煦肌膚,二來散發熱量,所以肌膚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溫度範圍,即陰陽調和,肌膚溫煦,無冷無熱;右邊為外邪侵襲下,本應溫煦、蒸騰的衛陽被外邪遏制住,陽氣不能外散,所以肌膚會出現一個局部熱循環,捫之肌膚髮熱,另外外邪到達肌膚,機體本身的正氣會和它抗爭,邪正相爭也會散發熱量,這就是外感類疾病發熱的道理。

明白了發熱的原因,就不難理解發熱類疾病產生的原因。外感發熱為感受六淫外邪或疫癘邪毒。侵襲機體導致發熱的基本過程大多數就像圖四中所示。內傷發熱責之體內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陰陽失衡。其中之一就是陽盛發熱,如圖二,不管是六淫外邪入裡化熱,還是過時辛辣、七情所傷、五志過極、臟腑功能過亢,均可導致陽氣亢盛而發熱。或是食積中脘,阻礙氣機升降,鬱而發熱等等。第二為陰虛發熱,如圖三,陰虧血虛無以斂陽,陽相對有餘而發熱。當然還有其他發熱的原因,比如痰滯血瘀、陰盛格陽、中氣下陷陰火內生等。

幾種類型發熱之間的關聯

外感發熱與內傷發熱又是相互轉化和兼夾的。有些外感發熱治療不及時或邪熱內陷而形成內傷發熱;有些內傷發熱尤其是臟腑氣血虧虛,導致衛外功能減弱,又容易受外邪侵襲,兼夾外感發熱。而罹患雜病復感外邪所致之發熱,為臨床所常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