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憑弔《王昭君》古詩,抒發了不同抱負和感慨!令人不勝唏噓。

十首憑弔《王昭君》古詩,抒發了不同抱負和感慨!令人不勝唏噓。

王昭君


王昭君,姓王名嬙,字昭君,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落雁”之稱,是漢元帝時期的宮女,西漢南郡秭歸人。

王昭君於公元前52年出生於南郡秭歸縣寶坪村,景帝孫休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姊歸北界為興山縣,香溪為邑界,漢王嬙即次邑之人,故云昭君之縣。其父王穰老來得女,視昭君為掌上明珠,兄嫂也對其寵愛有加。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明過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

公元前36年,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為南郡首選。漢元帝下詔,命她擇日進京。王昭君父親說,小女年紀尚小,難以從命。無奈聖命難違。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淚別父母鄉親,登上官船順香溪,入長江、逆漢水、過秦嶺,歷時三月之久,於同年初夏到達京城長安。王昭君進宮後,因自恃貌美,不肯賄賂畫師毛延壽,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些破綻,昭君便被貶入冷宮3年,無緣面君。

十首憑弔《王昭君》古詩,抒發了不同抱負和感慨!令人不勝唏噓。

毛延壽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主動來漢朝,對漢稱臣,並請求和親,以結永久之好。漢元帝進召後宮妃嬪,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應詔。呼韓邪臨辭大會,昭君豐滿靚飾,元帝大驚,不知後宮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便賞給她錦帛二萬八千匹,絮一萬六千斤及黃金美玉等貴重物品,並親自送出長安十餘里。王昭君在隊隊車氈細馬的簇擁下,肩負著漢匈和親之重任,別長安、出潼關、渡黃河、過雁門,歷時一年多,於第二年初夏到達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歡迎,並被封為“寧胡閼氏”。

昭君出塞後,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展現出欣欣向榮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韓邪單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牙師,後為匈奴右日逐王。時,王昭君以大局為重,忍受極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後母”的風俗,嫁給呼韓邪的長子復株累單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於居次。公元前20年,復株累單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後,33歲的絕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後葬於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後人稱之為“青冢”。


十首憑弔《王昭君》古詩,抒發了不同抱負和感慨!令人不勝唏噓。

昭君出塞


王昭君詩詞

《怨詞》

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於芭桑。

養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雲,上游曲房。

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沒沉,不得頡頏。

雖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獨伊何,來往變常。

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進阻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這首詩題解為王嬙有感而作,內容敘述了遠嫁事件的始末,是昭君悲怨的總括。既有渴望入宮的理想,也有無從得寵的幽怨,更有遠嫁的悲苦,還有思念故土的煎熬。

她的外貌讓南飛的大雁,忘記了擺動翅膀,跌落地下,故而被稱為落雁。她與西施、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從外貌、氣質、品格、魅力這四方面來說,王昭君被稱為最美人,那是當之無愧。


十首憑弔《王昭君》古詩,抒發了不同抱負和感慨!令人不勝唏噓。

昭君故里


昭君被選入宮後,有位名叫毛延壽的畫工,給宮女畫像的時候,宮女們送他禮物,他就畫得美一點,反之畫得醜一點。但王昭君卻不願意做送他禮物這麼世俗的事。這是一位最美人應有的驕傲,她那一份不與世俗的驕傲,足以讓貂蟬卻步。

她本是這個世界的最美人,但命運把這一切都扭曲了。縱使如此,昭君憑著最美人那應有的勇氣和灑脫,出塞了。感到可惜的永遠都不會是最美人,而是得不到她的君王。昭君離開故土,北上了匈奴,除了一滴思鄉的淚,什麼也沒留下。

昭君出塞後,她勸呼韓邪單于不要去發動戰爭,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從此,使得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匈奴展現出欣欣向榮的和平景象。因為昭君不是一個北上匈奴的,她帶著中原所有的文化,所到之處,無不春暖花開。她一個人影響著整個匈奴以及中原全人民的生活。她讓一個太平盛世,在這一片不寧靜的天空中漫延開來。這是西施、楊玉環這些“亡國女”不能與之比擬的。所以歷代名家多有憑弔昭君之作。

李白就有王昭君二首。

其一: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

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

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冢使人嗟。


十首憑弔《王昭君》古詩,抒發了不同抱負和感慨!令人不勝唏噓。

李白


其二:

昭君拂玉鞍,上馬啼紅頰。

今日漢宮人,明朝胡地妾。

漢朝宮女王昭君遠嫁匈奴單于呼韓邪的故事,因為故事精彩、寓意豐富,自漢代以來就在民間廣泛流傳,不僅贏得了老百姓的喜愛,也成為歷朝歷代文人墨客經久不衰的一個創作題材。千百年來,產生了許多動人的民間傳說,而且以王昭君故事為題材創作的詩歌、小說、戲劇也多得數不清。唐朝大詩人李白的《王昭君二首》,就是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品。

  公元752、753年(唐天寶十一、二年)間,李白繼幽州之行又有一次漠北之行,他離開幽州南下魏郡又沿太行北上,入河東道,至雲中郡,而後北行至單于都護府憑弔昭君墓,寫下《王昭君二首》。因為對於昭君出塞,李白滿懷惋惜之情,所以詩歌通篇都瀰漫著一種傷懷、傷感的氣氛。

  第一首詩一開頭就用一個“月”字,來烘托昭君遠嫁匈奴的傷感主題:中原漢家的月亮,那光華跟隨著遠嫁匈奴的昭君。然而她一踏上通往玉門關的路,就如同去了天涯,永不迴歸。“月”在這裡既代表家鄉的月亮,也代表故鄉、故國。然而一個小小的玉門關,竟會把這一切無情阻隔。回望家鄉那輪圓月,就要在眼前永久消失,這種生離死別的感覺,不能不讓人平添幾分惆悵。

  接著詩人又以“月”字發出憂傷的慨嘆:漢家的月亮到了明天又會從東海升起,但昭君西嫁,卻是一去不返。這種別離,讓詩人既感到無奈,又感到無望,所以更加重了憂傷的思緒。詩人又提到了燕支山,在詩人看來,匈奴那裡的燕支山,終年酷寒,不生草木,只有落雪作花,所以詩人想象,昭君嫁到匈奴,就連曾經傾國傾城的美貌,也憔悴衰老,埋沒在黃沙滾滾的塞外。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卻是漢代後宮的畫師,昭君她生前沒有黃金送給後宮的畫師,死後也只留下一座青冢,令後人憑弔,扼腕嘆息。

  關於“枉圖畫”,有一個傳說,昭君曾作為掖庭待詔,被選入漢元帝的後宮。當時其他宮女為了早日博得恩寵,都用黃金賄賂宮廷畫師毛延壽,希望把自己畫美,被皇上選中。獨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願行賄,所以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上喪夫落淚痣。昭君便被貶入冷宮三年,無緣面君。把昭君所謂的“悲劇”和宮廷畫師相聯繫,儘管有些牽強,卻更能加深悲傷的主題。

  第二首詩寫昭君拂淨了馬鞍,流著眼淚上馬向西而去.。“今日”還是漢朝的宮裡人,“明朝”就是匈奴單于的妻妾了。按照丁啟陣先生的說法,當詩人到寫第二首時,似乎情無以堪,只能勉強完成一首五言絕句,不同於第一首的五聯十句。

昭君出塞的故事,歷來都被人寫作多種主題。李白的這兩首詩儘管走的是悲憫傷情路線,讀來仍然讓人傷懷、感動。

與李白齊名的詩弟杜甫豈能甘於李白之後,也做懷古詩加以憑弔。公元766年(唐代宗大曆元年)作者從夔州出三峽,到江陵,先後遊歷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宮、先主廟、武侯祠等古蹟,對於古代的才士、國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寫下了《詠懷古蹟五首》,以抒情懷。本首詩是組詩中的第三首。


十首憑弔《王昭君》古詩,抒發了不同抱負和感慨!令人不勝唏噓。

杜甫


詠懷古蹟五首·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夜月魂。(夜月 一作:月夜)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詩人借詠昭君村、懷念王昭君來抒寫自己的懷抱。詩人有感於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時表現了昭君對故國的思念與怨恨,並讚美了昭君雖死,魂魄還要歸來的精神,從中寄託了詩人自己身世及愛國之情。全詩敘事明確,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十首憑弔《王昭君》古詩,抒發了不同抱負和感慨!令人不勝唏噓。

昭君故里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詩的發端兩句,首先點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據《一統志》說:“昭君村,在荊州府歸州東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歸縣的香溪。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這是三峽西頭,地勢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處,東望三峽東口外的荊門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遠隔數百里,本來是望不到的,但他發揮想象力,由近及遠,構想出群山萬壑隨著險急的江流,奔赴荊門山的雄奇壯麗的圖景。他就以這個圖景作為這首詩的首句,起勢很不平凡。杜甫寫三峽江流有“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長江二首》)的警句,用一個“爭”字,突出了三峽水勢之驚險。這裡則用一個“赴”字突出了三峽山勢的雄奇生動。這是一個有趣的對照。但是,詩的下一句,卻落到一個小小的昭君村上,頗有點出人意外,因而引起評論家一些不同的議論。明人胡震亨評註的《杜詩通》就說:“群山萬壑赴荊門,當似生長英雄起句,此未為合作。”意思是這樣氣象雄偉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長英雄的地方才適當,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適合,不協調的。清人吳瞻泰的《杜詩提要》則又是另一種看法。他說:“發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謂山水逶迤,鍾靈毓秀,始產一明妃。說得窈窕紅顏,驚天動地。”意思是說,杜甫正是為了抬高昭君這個“窈窕紅顏”,要把她寫得“驚天動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偉氣象來烘托她。楊倫《杜詩鏡銓》說:“從地靈說入,多少鄭重。”也與這個意思相接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前兩句寫昭君村,這兩句才寫到昭君本人。詩人只用這樣簡短而雄渾有力的兩句詩,就寫盡了昭君一生的悲劇。從這兩句詩的構思和詞語說,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賦》裡的話:“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臺稍遠,關山無極。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但是,仔細地對照,杜甫這兩句詩所概括的思想內容的豐富和深刻,大大超過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詩解意》說:“‘連’字寫出塞之景,‘向’字寫思漢之心,筆下有神。”說得很對。但是,有神的並不止這兩個字。讀者只看上句的紫臺和朔漠,自然就會想到離別漢宮、遠嫁匈奴的昭君在萬里之外,在異國殊俗的環境中,一輩子所過的生活。而下句寫昭君死葬塞外,詩人用青冢、黃昏這兩個最簡單而現成的詞彙,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藝術匠心。在日常的語言裡,黃昏兩字都是指時間,而在這裡,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間了,它指的是那和無邊的大漠連在一起的、籠罩四野的黃昏的天幕,它是那樣地大,彷彿能夠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獨有一個墓草長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這句詩就給人一種天地無情、青冢有恨的無比廣大而沉重之感。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這是緊接著前兩句,更進一步寫昭君的身世家國之情。畫圖句承前第三句,環佩句承前第四句。畫圖句是說,由於漢元帝的昏庸,對后妃宮人們,只看圖畫不看人,把她們的命運完全交給畫工們來擺佈。省識,是略識之意。說元帝從圖畫裡略識昭君,實際上就是根本不識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劇。環佩句是寫她懷念故國之心,永遠不變,雖骨留青冢,魂靈還會在月夜回到生長她的父母之邦。南宋詞人姜夔在他的詠梅名作《疏影》裡曾經把杜甫這句詩從形象上進一步豐富提高:“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這裡寫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而不是長安的漢宮,特別動人。月夜歸來的昭君幽靈,經過提煉,化身成為芬芳縞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美。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這是此詩的結尾,借千載作胡音的琵琶曲調,點明全詩寫昭君“怨恨”的主題。據漢代劉熙的《釋名》說:“琵琶,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卻曰琶。”晉代石崇《明君詞序》說:“昔公主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爾也。”琵琶本是從胡人傳入中國的樂器,經常彈奏的是胡音胡調的塞外之曲,後來許多人同情昭君,又寫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樂曲,於是琵琶和昭君在詩歌裡就密切難分了。


十首憑弔《王昭君》古詩,抒發了不同抱負和感慨!令人不勝唏噓。

青冢


  前面已經反覆說明,昭君的“怨恨”儘管也包含著“恨帝始不見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還是一個遠嫁異域的女子永遠懷念鄉土,懷念故土的怨恨憂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積累和鞏固起來的對鄉土和祖國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前面提到,這首詩的開頭兩句,胡震亨說“群山萬壑赴荊門”的詩句只能用於“生長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長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適當,正是因為他只從哀嘆紅顏薄命之類的狹隘感情來理解昭君,沒有體會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吳瞻泰意識到杜甫要把昭君寫得“驚天動地”,楊倫體會到杜甫下筆“鄭重”的態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驚天動地”,何以值得“鄭重”的道理說透。昭君雖然是一個女子,但她身行萬里,青冢留千秋,心與祖國同在,名隨詩樂長存,詩人就是要用“群山萬壑赴荊門”這樣壯麗的詩句來鄭重地寫她。

  杜甫的詩題叫《詠懷古蹟》,他在寫昭君的怨恨之情時,是寄託了他的身世家國之情的。杜甫當時正“飄泊西南天地間”,遠離故鄉,處境和昭君相似。雖然他在夔州,距故鄉洛陽偃師一帶不像昭君出塞那樣遠隔萬里,但是“書信中原闊,干戈北斗深”,洛陽對他來說,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鄉,正好借昭君當年想念故土、夜月魂歸的形象,寄託他自己想念故鄉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說:“只敘明妃,始終無一語涉議論,而意無不包。後來諸家,總不能及。”這個評語說出了這首詩最重要的藝術特色,它自始至終,全從形象落筆,不著半句抽象的議論,而“獨留青冢向黃昏”、“環佩空歸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劇形象,卻在讀者的心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前人評論此詩,說“此詩風流搖曳,杜詩之極有韻致者”。詩以記敘昭君的遺事始,以憑弔昭君怨恨終,確實是“風流搖曳”。

白居易的《昭君怨》:

   明妃風貌最娉婷,合在椒房應四星。

只得當年備宮掖,何曾專夜奉幃屏。

見疏從道迷圖畫,知屈那教配虜庭。

自是君恩薄如紙,不須一向恨丹青。


十首憑弔《王昭君》古詩,抒發了不同抱負和感慨!令人不勝唏噓。

白居易


還是在白居易筆下,怨恨歸怨恨,王昭君還是無時無刻不在盼望著遣她和親的漢元帝將她召回。《王昭君》裡作者這樣為昭君代言:

   滿面胡沙滿鬢風,眉銷殘黛臉銷紅。

愁苦辛勤憔悴盡,如今卻似畫圖中。

漢使卻回憑寄語,黃金何日贖蛾眉。

君王若問妾顏色,莫道不如宮裡時。

白居易的兩首詩對後代影響很大,但是,不論是怨還是盼,他似乎都在從皇帝寵幸的圈子裡為王昭君尋找著人生的幸福。如果留在皇帝身邊能夠獲得幸福的話,王昭君遠嫁胡虜的行為還會那麼毅然決然嗎?

宋代王安石也有寫王昭君的名作《明妃曲》,從更深的社會背景上看待王昭君的悲劇。是啊,古今帝王玩弄然後遺棄女子,昭君走與不走,會有更好的命運嗎?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溼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可是,據史書記載,王昭君出塞和親是自願的。既然是自願,似乎就不應該以遠嫁為悲了。元代詩人虞集在《題昭君出塞圖》一詩中這樣說:

   天下為家百不憂,玉顏錦帳度春秋。

如何一段琵琶曲,青草離離永未休。

不知道歷史深處的真實的王昭君看了這樣的詩以後會是什麼感受。

還是那位王安石,在他的《明妃曲》第二首裡,更是提出了“人生貴在相知心”的觀念,不知道當年的王昭君,是不是和匈奴單于有過“相知”的邂逅,但是我想她該會為作者對男女感情的理解掬一把清淚的吧?

   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

含情慾說無語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植拔春風手,彈著飛鴻勸胡酒;

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可憐青家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十首憑弔《王昭君》古詩,抒發了不同抱負和感慨!令人不勝唏噓。

王安石


這是這位卓越政治家的進步思想,雖然他因為這首詩而飽受了痛罵。實際上王昭君的自願和親和她的悲苦並不矛盾。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也許真的出自國家的需要,也許只是改變自身處境的需要。但是相比於寂寞宮中的漫漫長夜,昭君的選擇實在還是一種無奈之舉,是一種奮力抗爭的自我解脫。命運並沒有給予她更多的垂青,除了遠行途中的艱難,思念家鄉的悲苦,夫死嫁子的悽慘遭遇,她沒有獲得什麼。也許只有昭君自己才能真正明白,她曾經經歷了什麼。因為從古到今,王昭君身上附著了太多的的文化意蘊,王昭君已經成為詩人們表達自己的政治或者文化觀點的工具。


十首憑弔《王昭君》古詩,抒發了不同抱負和感慨!令人不勝唏噓。

歐陽修


有些詩人感嘆國力衰弱,保護不了百姓才釀成王昭君的悲劇。歐陽修的又一首《和明妃曲》便是其中的上乘之作。

  漢宮有佳人,

天子初未識。

一朝隨漢使,

遠嫁單于國。

絕色天下無,

一失難再得。

雖能殺畫工,

於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

萬里安能制夷狄。

漢計誠已拙,

女色難自誇。

明妃去時淚,

灑向枝上花。

狂風日暮起,

飄泊落誰家。

紅顏勝人多薄命,

莫怨春風當自嗟。

  作為皇帝,受畫師矇蔽,致使宮中佳麗落於敵手,自己身邊的事尚且如此,哪裡還談得上抵抗外來侵略,禦敵於萬里之外?一個人的悲劇透露了一個王朝的悲劇。

有批評的就有讚頌的,有人就認為和親是王朝興盛時的一種民族政策,唐朝和清朝是也。所以昭君出塞和親,和國家衰落無關,和民族屈辱無關,而是民族友好和解的假話。在他們眼裡,反對和親只是理學思想醬缸裡薰染出來的狹隘的民族自尊心理的體現。


十首憑弔《王昭君》古詩,抒發了不同抱負和感慨!令人不勝唏噓。

張仲素燕子樓詩


唐人張仲素的《王昭君》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仙娥令下嫁,驕子自同和。

劍戟歸田盡,牛羊繞塞多。

似仙女般美麗的昭君出嫁給“天之驕子”, 漢朝與匈奴和好了, 他們把刀槍劍戟這些戰爭兵器為農具,用於耕牧,使生產得到了發展,塞上牛羊成群,一片繁榮景象。這首詩,藝術地反映和歌頌了昭君和親的歷史事實及其產生的積極作用。

歷史學家翦伯贊說:“王昭君已不是一個人物,而是一個象徵,一個民族友好的象徵;昭君墓也不是一個墳墓,而是一座友好的歷史紀念塔。”在這裡,早已化為歷史塵埃的王昭君被徹底異化了。


十首憑弔《王昭君》古詩,抒發了不同抱負和感慨!令人不勝唏噓。

昭君出塞


詩狼不才,也作兩首吊昭君詩,共詩友一噴。

其一:

傾國不肯賄畫師,天子遺恨未早識。

出塞雖使胡塵斷,千載孤寂有誰知。

其二:

塞上秋高北風吹,雁陣橫空寂寞回。

青冢一堆掩荒草,紅顏千古輕峨眉。

君國無情終須恨,琵琶有聲總是悲。

香溪流盡昭妃淚,胡月依舊照秭歸。

其三:

入宮非本願,出塞自請纓。

青冢千古恨,黃沙一抔情。

羌笛咽胡月,琵琶悽曉星。

不惟毛延壽,哪得萬世名。


十首憑弔《王昭君》古詩,抒發了不同抱負和感慨!令人不勝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