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7164件、商標註冊超8.9萬件,煙臺打造國家知識產權強市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4月24日訊(通訊員 孫洪安 田雪蓮) 4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知識產權日,今年的主題是“為綠色未來而創新”。昨日,從煙臺市市場監管局傳來喜報:截至2019年,全市發明專利擁有量7164件,商標有效註冊量超過8.9萬件,累計獲得中國專利金獎7項。“數據足以說明,煙臺企業、高校等創新主體的知識產權意識大幅提升,公眾參與知識產權創造也在不斷升溫。”煙臺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縣級幹部高冬說。

知識就是財富,創新驅動發展。自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創建以來,煙臺市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切實提高知識產權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加大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保護力度,跑出了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加速度”,也為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眼下,煙臺發明專利創造正處在一個新的歷史高點,創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更是踏上了一段新的征程。來自市市場監管局的有一組數據: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商標有效註冊量超過8.9萬件,馬德里國際註冊商標總數212件。去年全市新增發明專利申請4559件,發明專利授權1407件,新增萬華集團、榮昌藥業2項專利組合入選山東省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知識產權,8個項目獲得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獎。

知識產權保護是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標配”。自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創建以來,煙臺市先後印發了《煙臺市加快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工作方案》、《關於推進省“春筍行動”助推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的通知》等文件,確定重點幫扶企業77家,開展知識產權創新主體重點培育工作措施29項,去年共有94家企業獲得首件發明專利授權。對新認定市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截至目前共培育國家知識產權示範企業15家(新增7家),居全省第一,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63家(新增14家),居全省第三。

知識產權保護也是企業創新發展的“剛需”。為加快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推動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煙臺市不斷鞏固完善司法保護、行政保護、仲裁調解、社會監督“四輪驅動”模式,加強部門聯合創新執法模式,先後開展服裝、葡萄酒和煙臺綠茶專項整治活動3項,查辦商標侵權假冒案件66件。先後建立山東省第一家跨地域知識產權糾紛訴調對接綜合服務平臺、山東首家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和煙臺市知識產權仲裁中心,調解知識產權糾紛20餘起。將侵犯知識產權、馳名商標等相關案件信息及時、準確、完整錄入“協同監管平臺”信息系統,實現靜態的企業基礎信息與動態的監管執法信息的相互關聯。

如今,煙臺市的知識產權管理已經從“企業跑腿”變成了“服務上門”。“煙臺市去年開展食品和機械兩大領域的專利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業務,打造創新綠色通道,幫助企業創新成果快速進入市場。”高東說。2019年煙臺市共受理專利申請842件,預審合格235件,已授權203件,授權專利審查週期壓縮2/3。山東商務職業學院申請的《一種麵糰捏合機》專利自申請到授權,僅歷時7天,創造了煙臺市最短專利授權週期記錄。在重點行業和產業,遴選知識產權保護需求迫切的企業,主動為企業上門送服務,先後為華東電子等20餘家企業提供“一對一”的維權援助定製服務。

有了知識產權僅是第一步,關鍵還要看怎麼運用。專利再多、再好,也得及時轉化。近年來,煙臺市大力推動平臺、機構、資本、產業“四位一體”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把“知產”變“資產”。發揮國家專利技術(煙臺)展示交易中心的平臺作用,幫助企業把專利技術變成真金白銀。煙臺大學獲中國專利金獎的“用甲乙酮系列混合溶劑分離丁烷與丁烯的方法”專利,應用於37家石化企業,建設工業裝置44套,市場佔有率達到90%以上,專利技術許可費達到4000萬元,碳四處理能力達到約每年860萬噸,促進實施單位年新增產值約50億。

“煙臺市成立了知識產權金融服務聯盟,紮實推進國家專利保險試點、山東省專利質押‘政銀保試點’,加強政策宣講,推動了銀企對接。”高冬說。去年,煙臺市全年專利質押登記達50件,融資金額5.6億;商標權質押融資取得重大突破,3家企業融資金額高達42.53億元。煙臺物產豐富,擁有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9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54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17個,地標產品數量居全省前列。龍口粉絲被認定為首批中歐“10+10”地理標誌國際互認產品。

年內有效發明專利有望達7800件

“今年,煙臺市將在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上取得突破,全面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創建市建設,確保通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知識產權強市驗收。”高冬說。今年,煙臺市將調整優化知識產權專項資金管理、專利獎評定、專利導航等工作辦法,形成完備的知識產權政策體系。

探索建設“知識產權信息統計分析辦公自動化系統”,統籌推進商標、專利、地理標誌等知識產權綜合管理與服務。深入開展“春筍行動”助力企業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推進專利創造清零、大戶培育、企業貫標、優勢企業培育等工作,積極爭取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試點項目、中國專利獎項目、省關鍵核心技術知識產權項目和省專利導航試點項目,不斷推動知識產權強企。年內,全市發明專利申請量努力實現10%以上增長,有效發明專利要達到7800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11件,PCT專利申請和馬德里商標註冊量等海外知識產權數量實現較大增長。以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為重點,加快建成首家自貿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為自貿區創新主體提供優質服務。紮實推進國家知識產權軍民融合試點、侵權糾紛檢驗鑑定試點,推動建成知識產權代理協會及醫藥知識產權保護聯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