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头顶冰花,是光环还是紧箍咒?

少年头顶冰花,是光环还是紧箍咒?

不是社会太寂寞,就是我们太自我

1月9日,云南鲁甸“冰花男孩”刷频走红。他冒着零下9度严寒上学,头顶白霜,两颊通红,双手皲裂。到校后一个鬼脸,引来一阵欢笑。各路媒体和媒体人更是发出一片赞美之声,给社会塑造了又一个精美的雕像。白里透红,与众不同,精神可嘉,不红不行。

我今天不想来精神嘉奖,更不想在那浩浩荡荡的“美好希望”的文海里锦上添花。这个事情应该也沉淀下来了,不会再有“红黄蓝”那样的闹剧了,我才好意思说说。今天,我假装我是个孩子,我只想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谈谈这个事情。

1我首先想到一个故事

1998年11月9日,美国犹他州土尔市的小学校长——42岁的路克,在雪地爬行1.6公里,历时3个小时去上班,受到了过路人和全校师生的尊敬。

原来这学期初,为了激励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路克公开打赌:如果你们在11月9日前读书15万页,我就在9日那天爬行去上班。”全校师生猛劲读书。连下班幼稚园大一点的孩子也参加了这一活动。终于,在11月9日前,全校师生读完了15万页书。

与每天一样,路克于早晨7点离开家门,所不同的是他没有驾车,而是四肢着地地爬行上班。为了不影响交通,他不在公路上爬行,而是在路边的草地上爬。过往车辆向他鸣笛致敬,有的学生索性和校长一起爬。

经过3小时的爬行,路克磨破了5副手套,护膝也磨破了,但他终于到达了学校。全校师生夹道欢迎这位令人尊敬的校长。当路克从地上爬起来时,孩子们蜂拥而上,吻他......

再回到我们的“冰花男孩”。号称是“人民日报”写的爆文宣扬:看了他,你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引来网友感叹:看着心疼,想哭!大家纷纷回味那“艰苦求学之路”。这些感叹的网友,我推测大多数是有过这样的经历的。幸运的是,我们的主人公身处这个“媒体资讯”发达的年代。

也许,我们的世界实在是太寂寞无聊,只得从“孩子”“老人”“老师”“医生”“戏子”那里寻找一些“精神刺激”来标榜这个时代的认真、精彩。

2孩子是精神支柱?

我们的教育一直讲的就是“勤奋刻苦”“争分夺秒”“挑灯夜读”“寒窗苦读”“程门立雪”“囊萤映雪”的故事,这些都是“强脊梁”的精神食粮。但是,这些故事都与“早睡”没有关系,与“孩子”没有关系。于是我们在“多睡好睡长身体”“少睡苦读强意志”“现在吃苦是为了以后不吃苦”中慢慢淡化了“睡”“读”“吃”这些实在东西,只看得见“多好”“意志”“苦”这些虚词,似乎“精神力量”永远强于“身体质量”。

大概也就是鲁迅先生那个“早”字先刻在了桌子上,然后刻进了课本,最后刻进了教育者的心理?或许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精神深入人心?更有可能“早睡早起,精神百倍”的观念根深蒂固?我们不能忘了,鲁迅先生的小时候的“早”是因父亲病重,为独挑生活大梁而早;梅花的“凌寒而开”那是它需要的生长环境;而早睡早起的前提,也是早睡。

学生就是学生,学生首先是孩子,其次是生命,学习只是“生”的一种方式。不管如何,对于孩子来说,精神长存替代不了血肉之躯的常存的。

3我们真的知道他的“笑”?

是的,黑发都凝成霜了,小手也冻出疮了,小孩子还能乐呵呵的。乐啥呢?因为众乐乐,因乐而乐。他不是“五道杠”的孩子,没有那么多深刻的道理。就是觉得与众不同了而笑;或者又因为和大家一样准时到校了考试没有迟到,“和而与众不同”而笑。我相信,事实就是那样,没有必要过分解读。

我也是有过类似的经历的人之一。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我就到距家5公里远的镇上中学上学,每到冬天我的手脚都会龟裂冻疮。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我冒着细细的冬雨放学回家。没有伞,北风凛冽,我一个人冒雨赶着回家。一路上,不断有家长带着雨具和御寒衣物前来迎接自己的孩子,而我却迟迟等不到我的父母——我的父亲外出务工,我的母亲有一堆事要做。回到家,我浑身湿透,浑身发抖,四肢僵硬不能动,说不出话来。我却没有笑,生平第一次因为上学而哭泣。大概,我没有这位“冰花男孩”这般坚强乐观。

但是,我们总喜欢用我们的方式去挖掘那率真的眼神和单纯的微笑;我们从孩子那里得到精神力量来宣扬我们对生命、对世界的理解,何必呢?好像,我们一直在压榨着孩子的时间和经历,从中刨挖着孩子潜能——精神力。

4孩子都是可塑的楷模?

很多学校,早晨上学的时候,校门口两旁都站着披着绶带的孩子,不管夏日冬季,还是烈日寒风。但是我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不愿意站在那里对所有的小朋友说彬彬有礼地说“早上好”。我只能认为他“不愿意低下高贵的头”“弯下坚强的腰”,但是好说歹说希望他能去。我的态度就是这么模糊。

而苏霍姆林斯基每天早上都会站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也许我的深圳也会有这样的校长或者老师。百合的很多班主任跟学生能同时出现在教师,我见过我知道;据说“明德校长”是这样,我没有见过但我相信。我自己坚持不了,我承认。

“楷模”本身就不同寻常,头顶冰花更不应该成为楷模,那只是一段经历。把孩子塑造成楷模,那个楷模成人都难以做到。我们除了用“过来人身份”“未来是孩子的”来辩解,还能有什么理由?

5弹性上学放学?

我所在的深圳,除了夏天就是秋天。如果有遇到10度以下的日子,那都算得上奇迹。即使这样,依然有很多孩子起不开,依然有很多父母不忍打碎可睡的孩子的梦愿意让孩子多睡一会。我想,那些生活在一到冬天就冰天雪地的北方的学生怎么办?同样是7点,北方应该还是漆黑一片。全国一盘棋的上学时间,他们该全副武装上路了。如果遇上这些孩子“值日”或者“迎宾”,那就得“闻鸡起舞”“风雪夜上学”了。

2017年2月20日起,南京所有小学率先实行“弹性离校”,这不得不说是一项人性化措施。但是,孩子“头顶冰花”上学,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弹性”上学?更进一步,弹性上学放学一起施行。因地(南方北方)制宜,因时(冬季夏季)制宜,因段(小中高)制宜。也许,放学后的时间是孩子自己的了。但是上学的时间早,就意味着学生可以多一些学习时间。教育要“保质保量”,“保量”似乎更容易操作,更容易培养孩子精神,更容易体现教育的责任。一旦弹性上学,量没有保住,质本难保住,没有领导会愿意背这个锅。

艰苦求学值得肯定,到的品质宣扬无可厚非,但是精神意志的强加就比必要太肆意妄为了。那个孩子知道吗?

最后再回到开始那个故事。我觉得,那才是孩子的精神支柱,那才是社会楷模,那才是有质有量,那才是值得宣扬和尊敬的。孩子头上的冰花,在我们眼里,在我们笔下,在我们的世界成了光环,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精神枷锁,不得不说,也惊醒着我们成人所支配的世界——不要让这头顶的冰花催生成早生的花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