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毅:美國國債200年 滯脹年代

60年代末至70年代,美國經濟呈現出兩個特點:一是“滯”,實際產出增長放緩。二是“脹”,通貨膨脹高企。

美國的“滯脹”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呈現出階梯式的演變路徑。1970年、1974年、1980年,美國共爆發了3輪滯脹高峰。

這一時期的美國經濟的增長停滯,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在內部,從二戰後開始的製造業電子化、自動化革命暫時告一段落,美國企業的產出效率放緩。另外,美國政府進行“新政”式的社會改革,也不利於社會效率的提升。在外部,美國工業的領先優勢逐漸縮小,美國商品丟失了部分國際與國內市場,最終導致了美國製造業的衰退。

在60年代末、70年代美國製造業供給增長停滯的大背景下,一系列內、外部衝擊,拉大了供需缺口,最終造成了3輪滯脹高峰。其中1970年美國第一輪通脹,來源於60年代末林登·約翰遜政府的赤字政策。1974年美國第二輪通脹,來源於第一次石油危機期間的國際石油供給短缺。1980年美國迎來第三輪通脹高峰,第二次石油危機期間,美國國內外石油供給的短缺,是推升第三輪通脹的主因。

受通脹的推動,60年代末、70年代美國國債利率也出現了三輪上漲和頂峰。1968年,約翰遜赤字引發了第一輪通脹,美債利率隨之上行;1972年下半年,美國政府的寬鬆措施推動通脹重新回升,美債利率第二次進入上行通道。1977年初,美國政府第三次財政、貨幣寬鬆引發了第三次通脹抬頭,美債利率應聲上行,並在第二次石油危機中加速。

風險提示

市場波動風險。

《美國國債200年》系列專題之七

美國國債200年:滯脹年代

一、引言

近期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持續發酵,全球股市暴跌,美聯儲緊急降息,美債收益率創下了美國建國以來的最低記錄。

如此低的美債收益率,反映出美債市場中存在哪些長期變化?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當下又處於什麼樣的歷史環境中?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梳理了美國建國後,其國債市場長達230餘年的歷史,試圖從利率的角度,解析美國人口、產業、政策、金融環境、價格等多方面的演變。在歷史的長河中,探尋未來美國經濟的行進方向。

以上梳理,形成了《美國國債200年》系列報告。本篇報告為這一系列的第7篇,探討了美國債券市場在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發展。

二、滯脹年代(1966-1980)

2.1、時代背景

二戰結束後,美國憑藉著強大的工業、軍事、金融實力,主導了戰後西方世界,並培育了經濟繁榮的“黃金20年”(詳情參看系列第六篇)。

然而到了60年代,美國的強大地位受到動搖。在軍事上,蘇聯與美國針鋒相對。1961年蘇聯率先完成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標誌著蘇聯的軍事實力與美國平起平坐,越南戰場上南越陣營漸處下風,冷戰的天平又逐漸倒向蘇聯一側。在經濟上,德國、日本等二戰主要參戰國的工業體系在戰爭廢墟上重建,各國商品開始湧入世界市場進行角力,導致美國商品不再一枝獨秀。

美國絕對地位的動搖,最終引發了國內外諸多動盪與變革,越南戰爭、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兩次石油危機。

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一系列大事件,即將推動著“滯脹”年代的來臨。

2.2、基本面:三輪滯脹高峰

60年代末至70年代,美國經濟呈現出兩個特點:一是“滯”,實際產出增長放緩。二是“脹”,通貨膨脹高企。美國的“滯脹”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呈現出階梯式的演變路徑。1970年、1974年、1980年,美國共爆發了3輪滯脹高峰。

美國國債200年:滯脹年代

2.2.1、經濟停滯這一時期的美國經濟的增長停滯,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

在內部,從二戰後開始的製造業電子化、自動化革命暫時告一段落,美國企業的產出效率放緩。以美國電子產業的領頭羊IBM為例,1964年IBM推出了劃時代的第三代集成電路大型計算機“IBM360”並大獲成功。但在此之後,IBM研發陷入瓶頸,美國製造業進步缺乏技術革新的支撐。直到70年代末期,“蘋果II型”等小型個人電腦橫空出世,信息技術革命才傳播至服務業領域。

另外,美國政府進行“新政”式的社會改革,也不利於社會效率的提升。

60年代,林登·約翰遜政府進行了一系列旨在結束貧困、縮小貧富差距的社會改革,統稱為“偉大社會”計劃。該計劃通過“劫富濟貧”的方式,提升底層民眾的福利水平。類似於羅斯福“新政”,此類改革雖然促進了社會公平,但打擊了私人部門的生產積極性。

美國國債200年:滯脹年代

在外部,美國工業的領先優勢逐漸縮小,德國、日本等二戰參戰國的工業部門已經從戰爭中完全恢復,在汽車等部分領域甚至趕超美國。同時,70年代的能源價格的高漲,也放大了高能耗的美國企業和商品的競爭劣勢。美國商品丟失了部分國際與國內市場,最終導致了美國製造業的衰退。

美國國債200年:滯脹年代

2.2.

2通脹高企

在60年代末、70年代美國製造業供給增長停滯的大背景下,一系列內、外部衝擊,拉大了供需缺口,最終造成了3輪滯脹高峰。其中:

1970年美國第一輪通脹,來源於60年代末林登·約翰遜政府的赤字政策。當年美國實際GDP負增長,CPI一度達到6%以上。

1963年,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肯尼迪遭到刺殺,副總統林登·約翰遜遞補為代總統。在約翰遜的領導下,美國大舉介入越南戰爭,在越美軍人數從1962年的1萬人增加至1966年的40萬人。同時在國內,約翰遜發起了旨在結束貧困的“偉大社會”計劃,低收入群體與少數族裔獲得了公費醫療、教育補貼等社會福利。羅斯福“新政”以來的福利社會理念,在約翰遜任內達到最高峰。

然而在約翰遜執政末期,美國政府在越南戰爭與“偉大社會”計劃上的開支日益膨脹,導致了美國財政平衡的失控。1968年,美國聯邦政府赤字達到了251億美元,較1年前上漲了2倍。60年代中期美國經濟尚處繁榮,政府赤字的突然擴張,拉大了供需缺口,最終加速了通貨膨脹。

美國國債200年:滯脹年代

在佈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國高企的通脹削弱了美元的購買力,加劇了其他國家對美元的不信任,美國黃金流出加快。為了維護美元價值和金本位體系,1969年,約翰遜的繼任者理查德·尼克松總統進行了痛苦的財政、貨幣緊縮措施,1970年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第一輪滯脹達到高峰。

為了擴大財政、貨幣寬鬆託底經濟的空間,並以貨幣貶值促進出口,解除金本位制度施加的桎梏,1971年尼克松單方面宣佈放棄金本位,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

1974年美國第二輪通脹,來源於第一次石油危機期間的國際石油供給短缺。當年美國實際GDP負增長2%,CPI同比一度超過12%。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了報復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集團,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聯手對美國等西方國家採取石油禁運措施。1971年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後,美元的貶值已經在推動石油價格進入上升通道,本次禁運和隨之而來的石油短缺,更是導致國際原油價格突然跳升。

儘管1974年3月中東戰爭結束,歐佩克終止了對美國的石油禁運。但在石油危機期間,歐佩克集團從西方石油公司手中奪取了石油定價權,改變了石油價格被西方長期壓低的狀況。禁運結束之後,歐佩克依然採取減產手段維持高油價,最終延長並加深了美國的滯脹持續時間與幅度。

美國國債200年:滯脹年代

1980年美國迎來第三輪通脹高峰,第二次石油危機期間,美國國內外石油供給的短缺,是推升第三輪通脹的主因。當年美國實際GDP負增長,CPI飆升至14%以上。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後,為了管控石油價格,美國尼克松政府出臺了國產石油限價措施(1981年該措施被裡根政府撤除)。國產石油限價,導致美國本土石油企業增產動力不足,70年代高油價期間,美國石油產量不升反降,美國對進口石油的依存度快速上升。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本國石油產業遭到重創,石油生產幾乎停滯。第二年,兩伊戰爭爆發,伊拉克的石油生產也大幅下滑。伊朗與伊拉克的供給下降,再次推高了中東原油價格。由於美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提升,第二次石油危機對美國通脹的衝擊,更甚於第一次石油危機。

美國國債200年:滯脹年代

2.3、政策面:金本位的崩潰與政策的糾結

國際貨幣制度方面,二戰之後,美國一直憑藉領先的工業優勢與強勁的對外出口,迴流美元,維護佈雷頓森林體系。但隨著歐洲、東亞工業的復甦,美國製造業優勢不再,美元逐漸失去了價值支撐。各國央行對美元投下不信任票,要求兌回黃金,致使50、60年代美聯儲的黃金儲備流失2/3,美元危機發酵。

1961年,為了維護公開市場的黃金價格穩定,美國與歐洲7國組建了倫敦黃金池,參與倫敦黃金市場的早盤定價,這是各國維護金本位制度的第一次努力。但是在1968年,法國宣佈撤出黃金池資金,倫敦黃金池制度走向終結。

黃金池制度結束之後,國際黃金市場劃分為“官方-私人”二級市場。各國央行在官方市場以較低的官價交易黃金,同時在私人市場進行公開操作,平抑金價波動,這是各國的

第二次努力。但隨著1970年美國通脹的上行,黃金官價與私價漸行漸遠,美國黃金流失速度加快。最終1971年尼克松宣佈停止黃金兌換,黃金官方市場崩潰。

“尼克松衝擊”之後,各國於1971年底簽訂了《史密森協定》,規定重建黃金官方市場,同時美元較歐洲主要貨幣貶值10%,並擴大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波動空間,這是各國挽救佈雷頓森林體系的最後一次努力

但因為美國國內的通脹形勢不斷惡化,1973年史密森協定也走到了盡頭,佈雷頓森林體系徹底終結。1976年,各國達成了《牙買加協定》,以官方文件確立了已成為既定事實的浮動匯率制度。

金本位被廢除後,為了維護美元的國際地位,美國同沙特等阿拉伯產油國達成協議,以美國提供軍事保護為代價,換取中東石油獨家採用美元結算,同時要求石油國用盈餘美元投資美國證券市場。一個新的美元循環體系形成了。

美國國債200年:滯脹年代

美國財政、貨幣政策方面,70年代美國的財政、貨幣政策依然遵循凱恩斯理念,以擴張拯救衰退,以緊縮解決通脹。但由於產能增長的停滯,財政、貨幣政策的擴張,並不會推動產出增加,而僅會導致價格的膨脹,美國經濟陷入了“政策擴張-通脹-政策緊縮-衰退-政策擴張”的“滯脹”怪圈。

伴隨著70年代的三輪通脹高峰,美國的財政、貨幣政策也發生了三次轉向。60年代中後期,約翰遜赤字引發了1970年第一輪通脹高峰,因此當時的尼克松政府採取了財政、貨幣緊縮措施,經濟陷入衰退。1971年,美國財政、貨幣政策重新寬鬆,以託底經濟。

1973年底,第一次石油危機引發了1974年第二輪通脹高峰,尼克松政府再次採取財政、貨幣緊縮措施,疊加石油短缺造成的衝擊,經濟第二次陷入衰退。1975年,石油危機結束後,美國政府第二次進行政策寬鬆。

第二輪寬鬆導致1978年開始,美國通脹再次上行。美國政府不得已第三次緊縮,但1979年末第二次石油危機的到來,並沒能讓通脹問題得以緩解,美國徹底陷入了拯救衰退和解決通脹兩難,美國的財政、貨幣政策到了亟需改革的時刻。

美國國債200年:滯脹年代

三、國債市場:受通脹推動的美債利率

受通脹的推動,60年代末、70年代美國國債利率也出現了三輪上漲和頂峰。

1968年,約翰遜赤字引發了第一輪通脹,美債利率隨之上行,截止至1970年初,美債利率已經由5.5%上行超過230BP。隨著尼克松政府的緊縮以及美聯儲加息,美國經濟陷入衰退,通脹有所緩和,美債利率半年內回調200BP。

1972年下半年,美國政府的寬鬆措施推動通脹重新回升,美債利率第二次進入上行通道。1973年10月份中東戰爭與石油危機爆發,美國通脹加速上行,美國政府再度進入緊縮週期。在通脹上行期間,美債利率上漲超過250BP,並於1975年9月達到頂峰。在緊縮政策的影響下,1975年下半年美國CPI大幅回落,帶動美債利率隨之回落了160BP。

1977年初,美國政府第三次財政、貨幣寬鬆引發了第三次通脹抬頭,美債利率應聲上行。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美國通脹和美債利率上升速度同時加快。1979年8月至1980年2月,短短半年,美國CPI由11.8%上行至14.8%,上漲3個百分點,同時美債利率也快速上行了370BP,達到了歷史性高位。

美國國債200年:滯脹年代

四、風險提示

市場波動風險。

本文源自金融界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