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張氏源流

中華姓氏是中國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人文資源,也是推動經濟發展、建設精神文明和弘揚傳統文化的一大優勢。福建移民是臺灣人口主體和海外華人僑胞的重要構成部分,其閩南地區移民又佔福建移民總數的絕大部分。先賢拓荒,承襲中原、輻射海外,凸顯了福建作為祖國大陸東南門戶的重要地位,反映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奮鬥過程,為姓族的繁榮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譜寫了新的篇章。本文試圖就閩南和福州的有關史料,簡略地梳理閩臺張氏的淵源。

在宋代福建十大姓氏中,張氏佔2.74%,名列第十,陳、林、黃、劉為前四。2000年11月第5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全省張姓229萬人,佔6.60%,位居第三;福州630萬人口中,八大姓氏為林、陳、黃、鄭、王、張、李、吳,張氏為第六大姓。閩東南沿海地區人口密集,多是大姓聚居之地,姓氏分佈相對集中,但各地分佈不均衡。張姓為福建大姓,主要分支有清河、南陽、范陽、百忍、太尉、金鑑、儒林、孝思、鑑湖、永思、廉德、德遠、禋成等。

早在夏商周三代時,福建就有“七閩”或“閩族”之稱。秦漢之前,福建偏處東南蠻荒之地,林深叢莽,人煙稀少。戰國末期(前475年——前221年),“于越人”順水而行,進入閩中,與原住民或土著人融合形成“閩越族”。越國勾踐裔孫無諸崛起,在閩中創建“閩越國”,稱為“閩越王”。秦滅六國,僅虛增設“閩中郡”,以作象徵性管理。秦始皇帝八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嶺南後,就令數萬征戰將士留駐並與原住民及“百越”各族融合,後又派50萬秦軍赴嶺南開闢靈渠而南戍五嶺,中原文化才帶動南疆沿海區域快速發展。

漢初,高祖立無諸為閩越王,充附屬。元鼎七年(前110年),漢武帝平定餘善叛乩後,下令將閩越人“悉遷徙其眾於江淮之間”。相傳在新莽時期就有張氏入閩開基,據臺灣屏東縣《清河百忍族潛》載,“張氏祖脈在清河,後因生子眾多遷入徐州而逐漸南下,王莽當權,時元始元年(公元1年)9月13日,一祖帶領南婦族人眾多,過揚子江,分往下塔衢州、撫州、福州、韶州(關)、汀州(龍巖長汀縣)、贛州等處;一祖遷往建州(向平建甌市),一祖人湖州,一祖入演州,各成桑梓,四海散處。”所記有待考證。

漢末中原戰亂禍民,閩中仍為人煙稀少之地。三國時,孫吳政權割據江東,向南方逐步發展,從建安元年起(196年),先後5次派遣吳兵入閩拓展領地。孫吳經營福建前後數十年,北方漢人得以大批大量湧人開基。據《簡明小國移民史》載:“北方漢人移民規模約10萬一20萬人之間”,其中不乏張姓,因年代久遠和史料遺缺,名字與人數已不可得其詳。另據《三國志?吳書?賀齊傳》載:“侯官賊帥山越人張雅、詹疆等不願(商)升降,反共殺升。”漢末,張雅抗拒吳賀齊,敗死,後人仍留於閩。

西晉末,中原戰亂頻仍,北人大批南遷。據《閩中記》、《固始縣誌》載,“永嘉之亂,:中原士族林、黃、陳、鄭四族先人閩,今閩人皆私固始人。”《閩書》載,“永嘉二年(308午),中州(原)板蕩,衣冠姓氏入閩者八族,所謂林、黃、陳、鄭、詹、丘(邱)、何、胡是也。”北方地區大動盪之時,大批中原士族隨晉室南遷,大量平民百姓也不斷南遷入閩尋求生存新空間,先後達上百萬人次,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移民潮。東晉末年,盧循率領農民起義軍攻佔晉安達3年之久。侯景之亂時,福建也是移民避亂最佳之所。

儒林張氏人閩在東晉末年(約420年)庚申6月,即南朝宋武帝廢晉恭帝時,琅琊郎中令張柿之後遷徙人閩,開基泉州晉江五陵之張林開基儒林始祖鏡齋公,五季宋初人(905--965年),生九子,分蓮池、上倉、上庫、廳上、樓下、上方、同安、安溪、漳浦等九大房,今存有張氏家廟。

一、肇 基

唐朝是中原漢民人閩並推動福建快速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隋時閩人僅1.2萬餘戶,開元盛世則劇增到近10萬戶,自此,閩地升格為福建經略使,“福建”之名首次正式出現,沿用至今。據史、譜載,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泉、潮間(閩、粵屬州)蠻獠嘯亂,高宗乃遣光州固始縣

陳氏入閩之時,同郡張龍、張虎兄弟即以府兵校尉俱為分營將之職隨同徵閩。紀念張虎的太尉堂,坐落於閩南漳浦縣城(綏安鎮)南門外溪南中營村。現存祠堂系趙宋紹興二十五年乙亥(1155年)重建之遺存,堂內至今供奉著仿舊制的考妣神龕牌位:

始祖考唐(開漳)太尉威武輔應上(大)將軍伯紀張公之神主、始祖妣弼德妙興夫人張媽塗氏之神主,宋高宗紹興十三年(1143年)追授或贈封上將軍;口傳“太尉堂”原廈乃宋高宗欽賜,已佚失,今是臺灣張廖簡宗親全國總會敬獻的仿古金匾,門柱聯對分別為“清河望祖根基永固,祥符榮昌世系長綿”,“大唐開泰漳州府,鹿水肇基太尉堂”,“念祥符先祖,威震百粵十州;冀太尉後昆,聲播五湖四誨”等.據傳,此處原為唐初平閩開漳分營將駐軍地(上、中、下)三營之一,時六分營將之一的遊騎將軍(銜)張虎派屯中營,而後肇基於此,後世尊奉為閩南張氏始祖,其墓葬地在漳州府風山鎮江邊.《陳元光家譜》載:“從元光人閩者,前鋒副將許天正、分營將馬仁、李伯瑤、歐哲、張伯紀、沈世紀等5人,府兵校尉盧如金、劉舉、塗本順、歐真、沈天學、張光達、廖光遠、湯智等16人”,另記“從唐侯來者58姓,又有許天正以下123員”。

舊譜載,虎公生有5於或6子,生孫16,子孫世襲將軍職。傳至十數世(另記為第5世)明山,育有5子,生孫27人。再傳至七世孫張浚及數孫回籍省祖,遂居河南固始、祥符諸地.復傳五世至宋度宗鹹淳二年丙寅(1266年),

張公字元甫(1227—1298年),諱論,系理宗開慶己未(1259年)進士出身,鹹淳中官拜參議大夫、中書省政事。舊譜傳,公率妻抱幼子宗來(字舉,約1278 1357,享82壽)隨帝昺於祥興二年(1279年)己卯南遁滯閩.公自南返至漳,卜居雲霄西林,再分遷詔安東嶠、廣東黃崗等地;胞弟字明甫,諱語,亦進士出身,官拜翰林學士,卜居廣東潮州,蕃衍大埔南山下、平和琯溪(平和安厚鎮)、馬塘(堂)村等地.馬堂村張氏“唐山過臺灣”,在彰化造就了一位閩臺英傑、現代民主領袖張克輝

開元元年(713年),祖籍光州固始縣鐵板橋第三家的“醫生”張大瑯,行醫入閩,久居今南平延平區峽陽鎮,自此開基,生5子,僅次子於昌守舊居,餘後裔不詳,開創“百忍堂”一支派,並尊奉大璃為閩北始祖。堂號傳為六下江南的乾隆帝親書,現有後裔3000餘人,為古鎮大姓之一,現存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張氏“百忍堂”宗祠和其刻本《張氏族譜)。

張氏始祖伯紀公衍裔地方略言》載,唐開漳太尉伯紀公七世孫(不知名)由漳浦往光州固始縣省祖,遂居故籍.傳至曾孫華公

,隨王審知(862—925年)來閩尋祖,旋住福州,生2子,長子吉安,生於世騏.世騏生2子,長於冀郎,遷井得裡,偕幹復遷悔澄(今漳州龍海),生6子,即得日、紹日、夾日、順日、揆日、中日;次子吉慶.{此係]932年國民黨第49師張貞師長副官張隆古抄錄,福建省圖書館特藏部今存有《漳浦中營張氏族諧》(1991年,1—1卷)手抄本一冊,內容雷同)

泉州賢坂張氏,譜載其始祖張天覺,河南光州人,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以參謀削王仙芝之亂,授南劍州刺史,及朱溫纂唐(907—923年),棄官避亂人閩。居住泉漳2州,又分居各地.兄弟5人,長兄居住駟行鋪,次兄遷居興化,三兄遷岱登,四兄移處漳州;天覺擇居泉州燈檠山賢坂裡,其後昌盛,遍及閩地。(楊緒賢《臺灣區姓氏堂號考》,臺灣新生報社1981年版)

中原士民多次分批南遷入閩,蕃衍生息後再分支插遷八閩各地,大多數姓族的先祖皆是中原移民,其中以固始籍為最多。張氏也不例外,據光緒(侯官縣鄉土志》卷五(氏族》載,“張氏,唐季張睦自固始隨王氏入閩”。

唐僖宗光啟元年(885年),固始縣東鄉人王潮、王審知兄弟率農民起義軍自江西入閩,創建“閩國”。據譜載,

固始縣魏腔鄉祥符裡張睦,字太(泰)和,876年任光祿大夫(從二晶銜),中和中(881—885年)隨三王南下主閩,授三品官領榷貨務,封為尚書右僕射,909年封梁國公,933年贈諡太師,為人閩始祖,以居所成“風池張”,祀有“榷貨金華大王廟”(閩侯縣青口鎮梅嶺村蓮花山下風池張氏支祠)。

925年,王審知諸子爭奪王位,自相殘殺,閩國內亂。據傳,張睦所生的3於廡、膺、賡皆仕於閩,兄弟見勢不可為,遂聯袂脫身戎馬。廡公仍守舊居,護先人廬墓;膺、賡則溯南港而上,避居永福(永泰)山中二十九都月洲。膺公居前為前張,賡公居後為後張.另據譜載,隨二叔遷入者尚有廊公(早逝)遺子濬公,見九鯉湖下山水之勝,而徙居仙遊縣蕃衍發展。

另據民國《崇安縣新志?氏族志》記載,唐廣明間(880一881年?月),又有張威偕兄張感、弟張鹹由固始人閩,威居住建陽,感居住三山,鹹居住浦城。威孫義贅於本邑會仙裡,遂留居,其子孫散處於下梅花吳屯及大洋之西山。

宋靖康之亂時,又有大批中原人民遷居福建.朱熹(晦庵文集》卷八三《跋呂仁甫諸公帖》雲:“靖康之亂,中原塗炭,衣冠人物,萃於東南.”閩北是北方漢人遷徙人閩時最先到達之地,再沿江順河向下遊及濱海平原等生活條件較為理想的區域遷移,進而八閩大地則被移民視為求生存、謀發展的福地。張纂,固始人,扈駕南來,靖康之亂中,落籍於順昌。

張瑞(端),宋時入閩,始居寧化石壁鄉;孫輩化龍守祖居、化孫分遷上杭、化風分支福州,皆為分支始祖。譜載張化孫生18子傳108孫。

高宗時,抗金名相浚公曾謫居福州。隆興二年(1103年),張浚再次拜相,督師抗金,旋被主和派劾罷,憂鬱而死。長子拭之次子炳之子明謙,官任貴州都勻府尹,判江西,謁天師墓,遂南下人閩,遷徙寧化,生6子,其第3子松徙居永泰小竹園。後浚6世孫張遺字繼宗,從父勤王,抗元兵敗,元急搜捕,即東逃人閩,匿名隱居永泰,人呼之為六郎。娶廖氏女為妻室,生4子,長次守居,三於東山字魯宗,其子觀公字希賢,遷居福州臺江復祖業,是為居閩始祖,後裔分居於榕、滬、魯、湘、臺(民國25年(1936)張紹曾撰福州《清河張氏家請》載)。

三明沙縣張氏高祖張照,仕南唐,攝汀州幕官,遭亂退居沙縣,故今為南劍沙縣人。康熙(沙縣誌》雲:“沙縣自南唐張確魁多士,入宋太宗雍熙(984--987年)而陳世卿趾美登第,當時五步一私塾,七步一庠,士以詩書相勸,故鄧、羅、曹、陳四姓之子孫接踵升朝,乘朱輪曳金紫者不知几几也,其他姓勃勃而起者又不可指計。”

福清龍田鎮上一村清河張氏“敦睦堂”宗祠,據載,始建於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龍田張氏人閩始祖為唐末的張睦,北宋末,張睦第14世孫魯芸支派張基生3子:長子若忠遷移閩南;次子若恕遷移湖北;三子若水帶武職入閩,擇居龍田,為開基始祖,歷經800餘年之蕃衍了28世代,現有4000多人口,支系總計約4萬人.知名人士今有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張鈸教授等,村裡還成立“清河教育基金會”和興辦融僑義姑幼兒園。

二、興 盛

據統計,兩宋時約有500萬人移居江南地區,人數之多為歷次歷代移民之最。1276年,元軍南下,南宋帝昺南下逃避,從溫州沿海路進入福州。據不完全統計,當時約有50姓氏入居福建,而且相當部分姓氏為首次人閩。據中華書局1996年出版新修的《大田縣誌》卷四《人口》調查統計,全縣50大姓氏中,宋代以前遷入的只有13姓氏,其中張氏在南北宋前後皆有入遷支派。

(張氏始祖伯紀公衍裔地方略言》記載:“宋末,漳泉繹(驛)騷亂,

贊唐(或同)將軍張均正(約1254年)受命行兵平亂(即義兵勤王),後卜居金門青嶼。”據傳,均正乃華公之四世孫,生5子,即朝輔、朝奎、朝敬、朝永、朝修(同安譜記作朝順)。均正長子(朝輔)派下的乾育(不知幾世),生3子,分衍同安馬巷、龍海東園、漳浦綏安山(三)房巷、赤湖前張、湖西外張、葛後、四方、九曲山下新亭、盤陀葛埔、埔頂等地。二、四、五三子派衍漳州平和、洋美、下學、南靖山城、曲江、塔下,漳州城內、東山、長泰武安鎮京元、和興、青浦、後安、西塘、龍海石碼、廈門同安、鷺江、同安洪塘,泉州南安、安溪、南安板橋、南平順昌、福州福清、北京等處.同安譜記均正為晉江“九家張”之後,始祖盈公髓“三王”入閩,其孫延魯生鏡齋,鏡齋生九子,九兄弟自此蕃衍“九家張”。

張伯源,世居廣東曲江韶關,元順帝至正年間(1341--1368年)人閩縣任教諭,定居候(侯)官,洪塘為聚居地,明抗倭將領張經為其裔孫之傑出代表。

新修《泰寧縣誌》載,元末明初,張壽昌由建寧北鄉安寅保荊樹源遷居泰寧縣福興上保雄坊

興化石蒼大妹橙塘張氏入仙遊初祖福庵公,系睦公第3子膺公第14代孫,於明永樂3年(1406年)由永泰嵩口月洲前張徙居此地(2001年仙遊縣張氏族譜編委會編《仙遊張氏族譜》)。永樂2年,實行解甲屯田制,從福州府衛左右所調入仙遊屯田的有220人,駐軍人籍仙遊有6衛共計1451人.經考證有6支派,即:鐘山霞廳張世斌,字文質,其父興信任福州後所百戶侯,1404年就職於興化府興太裡,遂卜居於此;張八哥,於1404年奉帝牒屯田卜居鐘山東溪鄉梨山村;張關保,祖籍南京直隸府汀溪場,因父親張九三任職福州府都左衛所,於1404年隨屯眾落戶;張先啟,屬曲江始興堂張九齡派系,於1404年奉帝牒偕屯眾卜居興太裡嶽帝廟山兜;張安實,諱豹佐,官任指揮使,1404年解甲屯田,卜居興太張宅;張智廣,1404年隨屯眾卜居卓泉佩厝村。明正德年間(1506--1522年),仙遊大濟南塔峰第18世秉積長子世玉,又名十郎公,因避難入贅南安黌後李氏,至第3代開族立祠,以“鵬溪”為堂號,後遭遇匪患,部分宗親遂返遷楓亭蒼廳等地。張綿夫,於明嘉靖五年(1526年)從漳州海澄縣(龍海市)江口街徙居仙遊郊尾沙溪;張欲成,於明嘉靖年間從永春石鼓少卿村遷蓋尾聚仙內坑張;張均用,諡名進卿,於1535年從永春石鼓少邊村卜居榜頭溪尾大望張;張齊質,於1642年從泉州遷徙何麓莊林張定居;張易洲,於嘉靖年間攜手長昌吾、次直吾2子從南安洪瀨遷入仙遊城東土寨。明清時從惠安張坑遷移入仙遊的有楓亭蘭友、園莊東坪,嶺北內宅、蓋尾湖裡等6支派;南安張升臺遷移龍華平原青山、建新頂張等村落。

明永樂3年至宣德8年(1405--1433年),鄭和七下南洋中多次駐紮福州長樂太平港,興化航海技士張資等被招聘之跟隨出使番邦。

雲霄縣莆美鎮張氏家族建有“英濟宮”,祭祀張氏4世祖姑張雲,廟宇始建嘉靖年間,幾經修建。後世撰寫的《四世神姑狀略》載:“英濟夫人,我莆三世祖俊元公之女也,諱雲,字英敏。明成化(1485年)年9月16日誕降焉,瞑坐而逝。時弘治(1502年)正月13日也,18歲。族裡乃議擇地立祠,專祭祀神姑,遂有廟。至嘉靖間(1565年),進士張純以神姑事請敕得封‘英濟夫人’。”後分香分爐臺灣有數十處廟宇。

新華出版杜1992年出版新修《德化縣誌》載,張氏,明憲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自延平府永安縣上石拔柴嶺遷德化大銘。

康熙《平和縣誌》:明清之際,浙江奉化張邦豫、廣東龍川舉人張兆行等臨省名賢逸士寓居平和。民國《龍巖縣誌?氏族志》:明清之際龍巖縣主要姓氏人遷來自莆田、泉州、上杭、連城、水定等地。興化民系遷入有葉、林、張等,閩南民繫有29姓氏,汀州客家民繫有40姓氏,外省直接遷入有46姓氏,皆有張姓。

民國《閩侯縣誌》記載,浙江仁和商人張某於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遷移往福州南街,創辦浙江回春藥局,父創子承,到1830年後因故轉讓同鄉吳姓經營。

明清之際,福建結束了1000多年來以吸納人口為主的移民史,轉向以輸出人口為主的再移民運動,一般是先向四周展開,再越洋跨海拓展新空間。

福建是中國第二大僑區,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佔全國華僑總數的25%,華僑之多僅次於廣東省。2300萬臺灣同胞絕大部分是閩粵先民的直系後裔,並藉此為中轉站而散居於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各地。

宋元之時,閩南人早巳移居澎湖,元廷特設巡檢司管轄。鄭芝龍佔據臺灣時,曾招募閩南上萬饑民人臺墾荒,這是臺灣歷史上第一次有組織、大規模移民潮.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又新納移民2--3萬人,移民總數有10萬多人,數目幾近土著居民。連橫《臺灣通史》載,“延平定入臺後,士大夫之東渡者蓋八百餘人”,其中福建籍的有惠安張士、同安張灝兄弟等各地10余姓氏士人。乾隆54年(1789年),清廷取消誨禁,到1893年,正式廢除海禁,閩粵移民人臺再度復興。

明萬曆24--28年(1596 --1600年),漳州府海商張吉泉航海經商流寓日本長崎.1602年,與同府歐陽華宇倡議,將長崎稻佐鄉佛教淨土宗悟真寺改為菩提寺,作為華僑佛事及集會之用場所,並租得附近土地一塊作為華僑公共墓地。清初,有福州府福清縣人張孝充東渡長崎,1746年病逝,墓葬今仍在崇福寺後山。

1953年初,榕、漳、廈三地市的450戶1500農民樁遷移到閩西北等地生活。1957年,17沿海縣市約4萬人遷移到閩西北24縣.1955--1972年,莆田市組織4.7萬人向內地山區移民,泉州市組織27餘萬人遷移.改革開放後的1979-1996年間,全省約有50萬人移民海外各地。

本文還須增補史料和有待修正,懇請專家學者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