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專注分享成長和寫作乾貨,幫你少踩坑,多賺錢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第一次看《琅琊榜》的時候,還在大學校園。

那會兒我和室友端著一碗炒飯在寢室裡邊看劇邊討論,梅長蘇也太聰明瞭吧,不愧有"琅琊榜首江左梅郎"的稱號。


那時覺著他是主角,所以他做的所有事都是正義的,即便他自己都說是攪弄風雲的陰詭謀士,那也是絕對的正義,因為他是為了復仇。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五年來至少在我再次打開電視看之前,我一直都是這麼認為的。


直到前段時間,我重刷《琅琊榜》,看完後我發現拋去主角光環後,全劇最讓我心疼的竟然是譽王。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尤其是當他造反失敗後,質問梁王時提到:"你說我母親是棋子?那我呢?我算什麼,大棋子生的小棋子嗎?"


那一刻,經歷過幾年職場生活的我瞬間明白了,有些事情,就是那麼不講道理,甚至可能從出生時就已經決定了。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譽王蕭景桓是梁王和滑族玲瓏公主生的兒子,當初他們結合也是因為梁王看上了滑族的勢力,想加以利用。


後來滑族人拼盡全力助他登上帝位,國內男性公民大部分都戰死了,而梁王成為君主後,翻臉不認人,以德報怨的他下令把滑族滅族了。


譽王作為梁王和滑族公主的骨肉,梁王當然會多加防範,以免有一天他知道真相後,報復自己的國家。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所以,即便譽王是現存皇子中最優秀的那個,梁王也沒想讓他登上君主之位。


作為觀眾的我站在"上帝"視角,看身在局中的譽王真的是可悲的,傻白甜的他被好多人接連忽悠,最後落了個在獄中自殺的下場。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一起來回顧下他悲慘的人生:


10年苦心經營的老本,被梅長蘇1年忽悠的兩手空空


自從他從琅琊閣裡得知梅長蘇是麒麟才子後,沒事就去跟梅長蘇套近乎,那熱忱勁可比劉備"三顧茅廬"來的多。


壞就壞在他不是劉備,而且他還跟這個賽諸葛先生梅長蘇有過血仇,只不過他傻呵呵地不知道罷了。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梅長蘇作為麒麟才子自然是聰明的,你來拜訪我,我給你支招,但我就是不承認我是你的人。

結果全京城的人都知道這位麒麟才子是譽王的人,譽王也覺著他是自己的人,但只有才子自己知道他不是。


所以全劇大半部分都是譽王追著麒麟才子跑,才子拼命追著靖王跑,邊跑還邊表示自己的忠心,讓靖王的"情敵",也就是譽王幫自己辦事,這樣一想,梅長蘇好像有點渣(別打我)。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不信你看看兩個人找他辦事的態度,譽王奔到家裡找才子救慶國公,才子語出驚人,說為你好,還是放棄吧。


聰明的譽王覺著不對勁,但是聽過才子的忽悠後,覺著好有道理,然後就失去理智回去找自己的黨羽幫靖王辦事了。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當屬下抱怨譽王來府上時間太長,耽誤梅長蘇休息時,才子回答:"此人思維縝密,不那麼好對付,得多花點時間。


"也就是說他太聰明瞭,不太好忽悠,所以得多費些口舌,其實也是從另一方面肯定了譽王的能力。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再說這靖王,平日裡見到才子後,開口閉口就說討厭他,才子不但不生氣,還把一些能人異士送到他面前,明確表達自己的愛意:"我想選你。"


這麼直白的表達,剛開始連靖王自己都不信,但架不住才子送的物件多,心地誠,後來也就慢慢信了。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即便如此,梅長蘇對靖王的評價是:"你有情有義,怎麼就沒有腦子;我知道殿下的處境不好,但我已經別無選擇。"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聽一聽這差別,一個是赤膽忠心敢於進言的謀士良將,一個是打太極的忽悠大王。


可惜了譽王,用了10年的時間和太子鬥,握在手裡的勢力被梅長蘇握小牌牌的手一點點給搶走扔火盆了。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雖然都是各為其主,但是站在譽王的角度,確實被騙的有些可憐。

自己有能力有城府,偏偏抓不住重點輔助還不給力

話說這個劇中皇子中要論能力和城府,譽王絕對排得上第一,他優秀是一回事,主要是其他皇子不太給力。


太子雖為皇家正統繼承人,可遇到事情不是找謝玉就是找母妃的毛病,一輩子都改不掉。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四十好幾的人了,跟自個弟弟吵架,一旦沒話說了,最經典的臺詞就會出現:"你怎麼能跟皇兄這麼說話呢?"


自己貪財偷做私炮坊賺黑錢,被人發現後想到的就是靠自己的地位強壓下去,後來身邊人說此事太大,壓不下去的時候一下慌了神,連想都沒想就進宮去尋自己的母妃。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真的如彈幕上所說,是個草包太子,可就是這麼草包的一個人,譽王拼盡全力也沒鬥過,因為草包太子身邊至少有倆人是真心為他好的,一個是他的母妃,另一個就是謝玉。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再說回靖王,先天奪嫡條件就不足,他的母親是醫女出身,多年不受皇帝寵幸,再加上他一昏頭就耍橫的倔牛脾氣,和在朝中沒有一點根基的條件。


就連梅長蘇都說,雖然他不願,但是沒有更好的選擇了,就足以說明靖王的條件真的很難,這也是譽王從一開始忽略他的原因。


但靖王有一個愛他的母親,還有一個對自己忠貞不渝的謀士撐腰,可謂是打遍天下為敵手。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譽王有什麼呢?他自己是有謀略,這一點在他處理事情的時候就可以看的出來,但手下的人太不給力。


劇中剛開場自己的一大臂力慶國公就被人家斬斷了,還剩一個秦般弱,滑族璇璣公主的繼承人,聰明是聰明,可惜的是她剛開始輔佐譽王只不過是想攪亂梁國的政局,而不是真心的想要幫他。


身邊幾個大臣,在梅長蘇的慫恿下,也都自顧不暇,還不時的尋求他的庇護。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最後還有一個神助攻夏江,他為了自己的命,忽悠譽王成了反叛的罪犯,也從另一方面成就了靖王。


鬥完草包太子鬥靖王,想放棄卻最終給別人做了嫁衣


後來草包太子下線,譽王本來感覺自己終於要熬出頭了,結果沒想到遇到了更強勁的對手靖王,面對對方強大的攻擊後,他終於是累了,說自己想放棄,不想幹了。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但奈何他身邊的人不同意呀,秦般弱搬出譽王的身份,忽悠他說要爭回屬於自己的江山,不讓讓母親白死,這一點直戳譽王軟肋。


因為他自小就被很多人說當不上太子的原因是因為自己母妃身份卑微,但後來知道隱情,母親是滑族的公主後,瞬間對皇位有了底氣,堅信自己身體裡流的是高貴的血統,皇位就應該屬於自己的。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既然自己的父親不給,那他就學自己的父親,把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奪回來。卻沒想到自己的拼死反撲,卻為別人親手做了嫁衣。


你說一切都是他的錯嗎?不見得,梁帝當初為了一己私利,自己的女人都殺,這些年明知譽王更優秀,卻為了自己江山穩固拼命打壓,疑心病嚴重的他也為後來的兒子的反叛埋下種子。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說到底,自古帝王皆無情,皇帝為了自己的權利防他,還是因為他的出身。雖然他很可憐,也很讓人心疼,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對權力過分的在乎讓他走了不歸路。


同樣是受出身所累的,其實劇中不止他一個,不過與譽王的權謀不同的,是另一個孩子不但仗義還熱心,那就是蕭景睿。


用梅長蘇話來說:"景睿這孩子,又豈止是可惜二字呀。"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出生於睿山上的景睿因為一次暗殺成為了謝卓兩家的兩姓之子,再加上樑帝的賜名,身份更顯尊貴。


可潮水過後,真相浮出水面才真正可怕,他變成了敵國之子,自己叫了20多年的父親和爹爹都不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反而自己從出生開始就討厭的敵國人,是自己生父。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而且當他得知這些變化之時,僅是一夜之間,這一夜還是在自己的生日宴上,自己尊敬和喜歡的人都在宴會上,卻給了他最難忘的一個生日,他也在這一晚被迫成長,變成了一個大人。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不過還好的是,這個過程中他守護了本心中的善良,才沒走彎路


譽王蕭景桓就是在追逐利益的時候迷失了本心,加上所處於帝王之家,有個疑神疑鬼的父親和隨時想致自己於死地的哥哥。


時隔5年再看《琅琊榜》,我發現這倒黴孩子比林殊都慘,不信你看

環境被迫,外加自己的不甘心,一步步把自己逼到了深淵。

雖然讓人心疼,但如果他像草包太子一樣,想開點,最後沒有在夏江的忽悠下走上不歸路,你說會不會是另一種結局?

作者:苗萌,前電視臺美食編導,愛美食不愛八卦,專注分享成長和寫作乾貨,記得點擊關注共同成長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