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兰:那个逐鹿少年,靠什么金榜题名?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由于#苟晶案处理结果#

有了新进展,恰逢高考第二天,其热度居高不下。

高考由古时的科举演变而来,尽管高考顶替犹如古时的科考舞弊案,时有冒出头,但依然是同时代最公平的阶层跃迁之路。

以《红楼梦》的贾府为例,其赫赫扬扬一百载,府上千金气度非凡,公子爷们安富尊荣,筹谋未来者无一,因此也只能花钱捐官,无法以科考入仕途。

贾琏年纪轻轻捐了五品同知,贾宝玉才情兼具却最厌仕途经济,贾珍贾蓉更是花了1200两买了一个五品龙禁尉的官职。

凡事皆有例外,贾府中唯一科举出身的是贾珠的遗腹子、宝玉的侄儿贾兰。

贾兰:那个逐鹿少年,靠什么金榜题名?

贾珠乃贾政的长子,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

撇开道德评价,作为官N代少年,贾兰能一举中第得功名,使母亲得封诰命,源于他的自尊、自律和自强。

一、自尊自爱

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罗马,贾兰正是这类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

投胎是门技术活,贾兰乃贾政之长孙,不可谓不受宠。

美中不足的是,他年幼失父,在一个体面心两只富贵眼的贾府,地位一落千丈。

母亲李纨年少守寡,抚孤成才,受人钦敬,与实权无缘。

形势比人强,皆因他父亲贾珠早逝,荣国府的爵位将由叔叔宝玉承袭,因此宝玉的待遇如众星捧月。

贾兰要想出头,惟有考科举出仕途。就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顾廷烨,依附在盛家苦读,以求金榜题名。

同是官N代子孙,贾兰承载的是其父遗志,母亲李纨的梦想。

贾宝玉身上担着贾府的兴衰成败,受宠极甚,挨打也最重。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宝玉分分钟受关注如贾府的活凤凰,离不了人。

而贾兰得到的,乃是例行公事式的关心,好比顾廷烨得到的父爱,是父亲关爱兄长漏出来的那一丝半缕。

纵然祖母极少呵护,曾祖母与祖父偶尔关心,贾兰仍然自重自爱。

比如过中秋节时,贾政明明安排下人去请他合家团聚,下人并没请。

于是,贾兰便待在房中不去。《红楼梦》第22回中,原文写道:

贾政因不见贾兰,便问:“怎么不见兰哥?”地下婆娘忙进里问李氏。


李氏起身笑着回道:“他说方才老爷并沒去叫他,他不肯来。”婆娘回复了贾政。


众人都笑说:“天生的牛心古怪。”


贾政忙遣贾环与2个婆娘将贾兰唤来。


贾母命他在身旁坐了,抓果品与他吃。大家说笑取乐。

贾政之问,脂砚斋评点:看他透出贾政极爱贾兰。而贾兰虽是少年心性,终究自尊自重,不曲意逢迎、讨好他人。

贾兰正如茂兰,高贵不失其志。

二、高度自律

顶着亡父学霸的光环,贾兰高度自律,他一心求学,专注于科举,以便扬眉吐气。

贾宝玉与秦钟大闹学堂,族中子弟贾菌如何依得,便骂:“好囚攮的们,这不都动了手了么!”


骂着,也抓起砚砖来要打回去。


贾兰是个省事的,忙按住砚,极口劝道:“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


贾菌如何忍得住,便两手抱起书匣子来,照那边抡了去。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比起贾菌热血仗义敢作敢为,贾兰行事稳妥,不冒进不惹祸,为立身之本。

作为亲侄子,贾兰更有理由参战,为宝玉打抱不平。然而,他不但明哲保身,还试图劝阻发小,可谓老到。

严以律己,是贾兰为人处世的根本。

他与顾廷烨相似,与命运抗争,一心为自己和母亲争气。他比顾廷烨处境好,终究有慈母作伴。

红楼梦曲中有一句: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甲戌侧批:贾兰、贾菌一干人。甲戌眉批:一段功名升黜无时,强夺苦争,喜惧不了。]

高考确实不能决定一切,但如果你想要更好的生活,它确实是代价最低、回报最高的一条路,科考更是如此。

想当初,贾雨村“读书人不在黄道白道,只以事理为要”,带着甄士隐资助的银两,五更天只身赴京,一举中第入职为官,凭的正是寒窗苦读上了科考。

贾兰未必深谙此理,但他却是这么做的。

后四十回写他的话:“妈妈睡罢,一天到晚人来客去的也乏了,歇歇罢。

我这几天总没有摸摸书本儿,今儿爷爷叫我家里睡,我喜欢的很,要理个一两本书才好。别等脱了孝再都忘了。”

极度自律,拿出冲刺高考的这股劲,中国这片大地上就没有你拿不下的考试,当不了的学霸。

贾兰:那个逐鹿少年,靠什么金榜题名?

三、自强不息

有志不在年高,贾兰不但勤读科举文,诗词功底也不寻常。

第七十五回中写道:当下贾兰见奖励宝玉,他便出席也做一首递给贾政看时,写道是:……

贾政看了喜不自胜,遂并讲与贾母听时,贾母也十分欢喜,也忙令贾政赏他。

贾政官位不高也不理俗务,礼贤下士最温厚,颇有识才之明。

对宝玉的诗才他是肯定的,然而贾兰年纪轻轻便如此才高,乃意外之喜。

所有的成功,不过是蓄谋已久的努力有了展现的机会。

贾兰的努力,不仅仅在文才。李纨虽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管教儿子却文武双全。

贾兰:那个逐鹿少年,靠什么金榜题名?

比如第26回,宝玉挨打后养伤初愈,拄着拐杖出门,只见那边山坡上两只小鹿箭也似的跑来。

宝玉不解其意,正自纳闷,只见贾兰在后面拿着一张小弓,追了下來,一见宝玉在前面,便站住了,笑道:“二叔叔在家里呢,我只当出门去了。”

宝玉道:“你又淘气了。好好的,射他作什麼?”

贾兰笑道:“这会子不念书,闲着作什麼,所以演习演习骑射。”

宝玉道:“把牙栽了,那時才不演呢。”

贾兰年幼,但他既不参与闹学堂,也不与丫鬟厮混,平日里温书求知,连书房放假他也抓住机会练骑射。

同是国公之后人,贾珍等以骑射之名聚赌,纵得家下人等以赌为乐,院内乌烟瘴气。

如此,更显得贾兰文武双全,是一股清流。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纨年轻丧夫遵礼守节,抚孤成才,其品德如冰水般洁净美好。

贾兰的自尊、自律与自强,使李纨在贾府衰败之后,人生不受老来贫,得封诰命。

评:贾兰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