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到底還是把時間和空間軸耍個遍……

這禮拜四的美術課上,老師談到”抽象藝術“時給我們看了一張圖:


諾蘭到底還是把時間和空間軸耍個遍……

這是達利的經典之作《記憶的永恆》。圖中,三隻融化的表分別掛在三個不同的物件上,乍一看它們好像毫無關聯。正當班裡十幾個同學陷入沉思時,老師指著畫說:“看這三個表的指針都朝著同一方向。”這邊話音剛落,我隨即舉手:“電影《敦刻爾克》講的也是同樣的事情呀。”

看過諾蘭導演的新作《敦刻爾克》的朋友們或許還記得電影裡那一架又一架的飛機呼嘯而過天際的場景。影片於7月在北美首映,9月引進中國大陸。IMDb上打出8.4分,豆瓣網友們給出了8.6分。縱觀各方評論,叫好派和失望派各唱各調,雙方的爭論矛頭都指向了那條不管究竟是否富有新意的故事主題線上:1 week——1 day——1 hour,正如達利在畫中所隱喻的點一樣,通過三個層面營造出的現實版夢境,無意有意間進行協作,形成一個似有似無的邏輯。

諾蘭到底還是把時間和空間軸耍個遍……

宏觀上,撐起諾蘭式電影最重要的二者元素便是時間與和空間,更進一步說,它們之間的摩擦交錯比電影本身主題的立意更為明顯。微觀上,影片故事線“week/day/hour" 三點可以代表天上/地面/水下——勞斯萊斯的飛機/富有魚雷心裡創傷的陸軍/被炸翻倒的輪船;《星際穿越》的片末講到庫伯遊蕩在“五維”宇宙中,他被自己和女兒墨菲時間兩人往昔的時間與空間記憶縈繞著;《盜夢空間》的六層夢境更是如此,由現實世界向迷失域慢慢遞進,唯有那隻陀螺橫跨著時間與空間的力量……

因此,如果單純從一部傳統戰爭片來判斷,《敦刻爾克》的確過於懸念化,缺少時打時歇型戰爭片中帶有的動靜結合。但另一方面,影片正是通過簡單的劇情敘事和平行剪輯,借時空正面突出了一種歷史紀念性的基調與氛圍,再運用斷斷續續的配樂,側面讓觀眾感受戰爭的殘酷,這種觀念傳達的意願也是他夏天來中國做電影宣傳時接受採訪時所提到的。

諾蘭到底還是把時間和空間軸耍個遍……

《十三邀》第二季第二期:許知遠×諾蘭

戰爭或求生,時空的結合,無非是諾蘭。他還是他。

(原創文字,圖片截取於影片)

文/佳璇兒 佳璇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