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毒友誼”,比早戀更可怕

人們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人什麼樣,看他的朋友就能判斷出來。


對於孩子,也是一樣,千萬不要忽略朋友對孩子的影響力。


孩子的“毒友誼”,比早戀更可怕


還記得幫幫初中時,班上有個姐妹團,四個女生在班級裡關係特別親密,直到班裡轉來其中一個女孩的發小,其他三個人立刻覺得她們之間的友誼被拋棄了,於是三個人開始排擠轉學生,故意汙衊她們,甚至還廝打在一起。


孩子間的友誼,除了單純和美好外,和大人世界一樣,也會有爭吵和衝突,甚至還會有孤立和排擠、嫉妒和傷害、欺侮和霸凌......


朋友間偶爾爭吵沒什麼,但“毒友誼”就不行了,不僅不能讓孩子體會到友誼的美好,反而會讓孩子消極和自卑、傷心難過,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友誼很重要,但毒友誼就算了


友誼,是孩子成長路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教養的迷思》的作者哈里斯更是認為,同輩群體往往才是塑造兒童行為和改造孩子性格的地方。


但在現實生活中,孩子有可能會遇到“有毒”的友誼,從而讓“同伴效應”對孩子產生負面和消極的影響,遠比我們擔心的早戀嚴重的多。


孩子的“毒友誼”,比早戀更可怕


怎麼判斷哪些是“毒友誼”呢?


在美國的《今日心理學》,艾琳倫納德博士總結了“毒友誼”的幾個特徵:


孩子經常不開心甚至哭泣

自信心萎靡對以前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

為了讓朋友開心一味討好對方被嘲笑、輕視

提出的想法總是得不到重視

在一段友誼中一直沒有進步產生了厭惡自己的想法


比如:


最好的朋友突然有了“新歡”,於是就將“我”拋棄,“我”小心翼翼地去挽回,卻無功而返;


和朋友一直相處很好,但有次考試超過了他,他就開始疏遠“我”,並在背後說“我”的壞話;


朋友總是對“我”挑三揀四,總讓“我”感到無地自容,為了維持友情,“我”總是討好他……


總的說來,就是孩子在這段友誼中,受傷多,歡喜少,常常情緒沮喪、愁眉苦臉。
我們平時要多多留意,及時發現孩子的異常,如果孩子陷入“毒友誼”,要及時給予孩子引導和疏解。


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