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金融普惠乡村的“最后一公里”政和县“金融助理”服务乡村惠民工程成效初显

近年来,人行政和县支行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勇于探索“党建+金融助理”新路径,系统性地打造金融普惠乡村的“最后一公里”惠民工程。

自2019年该行推动农村“金融助理”服务乡村惠民工程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共选派30名驻乡(镇)、村级金融助理,覆盖全县10个乡镇、街道、60个行政村、8个社区、1个居委会,为政和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积极有效的金融服务。

政策驱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人行政和县支行和当地相关部门联合下发有关通知,引导政和县农信社“要沉下心、要摆正位、要尽职守、要口碑好”的“四要”为抓手开展金融助理进万村惠民工程。该行努力构筑组织联建、队伍联训、活动联办、实事联抓、难题联解的党建工作格局,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提升农村金融素养。自2019年4月启动“金融助理”服务工作以来,金融助理们共进村宣传金融知识次数11次,开展村主干培训次数8次。

金融助理利用“背包银行”进村入户,上门提供金融服务,深入了解农户信贷需求,更好地服务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致富。自2019年4月以来,驻村金融助理累计开展28场乡村振兴座谈会,完成整村推进30个行政村,精准建档农户数3025户,授信25475万元,用信16469万元。

产品驱动,发挥惠民引擎作用

该行针对农村不同劳动群体,农村金融助理大力推广利率低、可循环、使用便捷的普惠型金融产品,引导农村优秀党员、青年、妇女及农村品德优良的中青年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截至目前,发放“党员先锋卡”“青年创业卡”“巧妇贷”等189张(户)、1600多万元。政和县金融机构推出“茶易卡”普惠金融产品,为茶农提供免担保、随借随还、可循环的信贷资金。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金融助理推广无间贷、银税宝、商户宝产成品质押等信贷产品,主动在产品、服务等方面做升级,因户施策在授信金额、期限、利率及担保形式上为小微、民营企业给予优惠。

截至3月末,金融助理共发放茶易卡341张,授信金额达3292万元,同时大力支持澄源吊瓜种植、铁山火龙果等瓜果种植等特色农业发展,共发放涉农贷款16.61亿元,涉农贷款占比89.47%。金融助理共发放小微企业贷款53笔,金额达16721万元,其中白酒、茶叶等产成品质押贷款766万元,有力支持县域民企发展。

平台驱动,发挥科技桥梁作用

全县金融助理结合政和县各乡镇“农村淘宝”服务站,对小额便民点进行筛选升级优化。各村金融助理走村入户推广手机银行、手把手教学,做到开通一户、教会一户,着力打造机构网点“乡乡通”、便民服务“村村通”、电子银行“户户通”的乡村金融服务格局。

截至3月末,政和县已设立小额便民服务站124个,成为县域唯一一家做到网点机构乡镇全覆盖,金融服务乡村全畅通的机构。

模式驱动,发挥精准扶贫作用

金融助理积极与县小额助推协会、乡政府、村两委、扶贫户精准对接,以“垄上行”金融服务队形式,对贫困户进行全面建档。推广“信用社+村两委+合作社+贫困户”的帮扶模式,针对有项目缺资金的贫困户,快速匹配“助农贷”“扶贫贷”等信贷产品,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开辟“绿色通道”,建立贷款快速审批机制,提高办贷效率,截至3月末,累计发放扶贫贷款559户金额3458万元。

金融助理对应“造福工程”“易地搬迁”等项目,主动配套“安居贷”“保障安置贷”等信贷产品,截至3月末,30名金融助理共发放保障安置贷8300万元,发放“安居贷”18000万元,帮助627户顺利安居。

对于内涝、山体滑坡等灾害,使农民农业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灾后重建的信贷需求,做到应贷尽贷,让受灾群众第一时间拿到重建信贷资金,尽快恢复生产生活。截至目前,金融助理已发放灾后重建贷款70余万元。

作为助力精准脱贫,金融助理积极开展贫困学生推荐工作,通过实地调查等方式,帮助村里确实贫困的大学生申请“福万通慈善基金”,2019年以来资助16名贫困学生,金额8万元。

☉许斌 范智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