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发布双一流建设大学百强榜(2020)

​4月14日,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发布“‘双一流’建设大学百强榜(2020)”(下称“‘双一流’大学榜”),以人才培养指数、科学研究指数、社会服务指数和综合声誉指数四个一级指标构建综合指数,对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含军事院校,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实行“一个校名、两地办学”,分别进行评价)进行评价,同时推出“人才培养TOP100”、“科学研究TOP100”、“社会服务TOP100”和“综合声誉TOP100”等四个子榜单。“‘双一流’”大学榜”重点关注大学的内涵发展,而不着重其发展的规模,这在国内外大学排行榜中特色鲜明。


长期以来,GDI智库不断拓宽和完善大学评价覆盖领域,特色鲜明的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趋于成熟。“‘双一流’大学榜”的发布,标志着“广州日报系列大学排行榜”已形成成熟的“3+1”的评价格局,即三个综合性榜单和一个单项类榜单:“‘双一流’建设大学百强榜”、“应用大学排行榜”、“高职高专排行榜”和“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


广州日报发布双一流建设大学百强榜(2020)

广州日报发布双一流建设大学百强榜(2020)


广州日报发布双一流建设大学百强榜(2020)


广州日报发布双一流建设大学百强榜(2020)


广州日报发布双一流建设大学百强榜(2020)


四大一级指标综合评价“双一流”建设高校


通过听取归纳高校、教育专家等多方意见,在遵循数据可采集、易采集、具权威性的基础上,“‘双一流’大学榜”通过设置人才培养指数、科学研究指数、社会服务指数和综合声誉指数四个一级指标,对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含军事院校,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实行“一个校名、两地办学”,分别进行评价)进行评价。


“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校办学的重心应放在人才培养上。人才培养指数的评价原则是“产出为主,投入为辅”,通过高校高考录取分数、考生向往度、毕业生薪酬、雇主满意度、人才卓越度和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等二级指标,评价“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

科学研究指数以“知识生产深度为主,广度为辅”作为评价原则,聚焦高校的科研成果,在对高校学科基础水平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分类评价文科、理工科高校科研产出指数,研判高校知识生产的深度和广度。

“双一流”建设强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更加关注大学是否为国家尖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否为创造知识和产生新思想的主要源泉。社会服务指数理工科与人文社科并重,强化分类评价,衡量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引领和服务功能。

高校的社会形象影响优质生源的吸纳能力,综合声誉指数所反映的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社会认可度,从国内声誉与国际声誉两方面分析和展示高校的社会声誉。


广州日报发布双一流建设大学百强榜(20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