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草书是如何解决书法的稳和力度的问题的?

本文主要以明代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徐渭和清代王铎、傅山为例,看看明清的一些草书大师是如何处理作品中的力度和稳定的问题。

书法有很多法则,即所谓的法度,这些法度是古代文人之间的一种暗语,是文人身份的一个密码。总结书画法度,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古代书画的法度,很多是不被国际美学承认的,但是奇怪的是,也并不会对美有所伤害。稳和力度这两个“法度”,稳即是美学里面的均衡,调节视觉平衡,在国际美学里面也有,但是不是必不可少,处处不可少,而在中国书画里,几乎是处处不可少的,至于力度,则不是国际美学的必须,美术作品可以有力也可以柔弱,没有一定,力度对于国际美学而言,属可有可无,但在中国书画中,力度却是每个字必须要有的法度。

明清的这些草书大师几乎都学过宋四家,其中对黄庭坚和米芾的学习痕迹似乎更明显一些。苏轼的字在奇崛上非所长,打破平衡而大奇大稳的主要是黄庭坚和米芾,其中黄庭坚主要是打破布白的平稳,而米芾主要是打破字的平稳,因此,米芾是明清草书大师的核心骨架。打破平衡求均衡,是这些书法家的共同法度。所谓平衡就是天平两边一样重,所谓均衡就是四两拨千斤,左边四两,右边千金,四两虽小,但是位置很重要,而且必须要有,没有就是失去了均衡,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倒了。

明清草书是如何解决书法的稳和力度的问题的?

黄庭坚的《诸上座帖》第一行,曾字严重偏离前面两个字的轴线,而启用新的轴线,这个轴线就是曾字那一从右上向左下的斜画,而压住右边笔画的第一笔那个点,就显得必不可少,且位置必须十分精确,第六行的未字也是,左边那一点也是必不可少的秤砣,且位置十分重要,不仅位置十分重要,还要能突出笔势,且使映带连贯,这个点的位置和形态几乎是固定的,临写不好黄庭坚主要就在这些细微的地方,弄不好很僵硬,或者就是倒了,或者就是断气了。黄庭坚的这个手法在傅山和王铎那里得以发扬光大。

明清草书是如何解决书法的稳和力度的问题的?

王铎这幅字第一行的这个者字最后那一点之所以要写得粗重,也就是这个原因。王铎书画的轴线切换很频繁,若不懂得均衡的法则,必定临不好。

再说力度。力度是书法家毕生追求的目标,因为力度有很多层次,书画的练习,不仅要逐步提高力度,还要防止力度过猛形成刚燥等毛病。书画家,不仅要把笔下的线条写厚,弄成圆柱形而不是扁平的叶片形,这是力度的前提,但是光这样还不足以形成支撑整个字势和行势的力度,因为即使写成圆柱形,还会出现蜂腰的无力和写肉了等无力度的情况。因此书画家还要考虑把一部分线条弄成结实、果断、圆柱形、饱满的线条,而另一部分则加强跳跃起伏来体现轻捷的笔势(当然免不了有点蜂腰的感觉),达到刚柔并济,互相衬托,唇齿相依。米芾的做法是将一个字中与竖直线接近45度角的斜线条写成圆柱、饱满、果断、结实,而将水平或竖直的线条写成柔型的线条,体现轻盈的起伏跳跃。黄庭坚也一样,其撇和捺,斜向的横和竖都写得非常厚实饱满,而纵向和横向的线条则充分体现其波荡的特色,达到刚柔并济。过于刚,则紧张呆板过于柔则软弱无力,只有二者结合才能体现出刚柔并济之美。米芾因是刷笔,刷笔最易薄,线条的立体程度不够,但是在斜向的线条上,米芾毫不含糊,写得粗重浑厚饱满,米芾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这么干的。其斜向线条绝无蜂腰,反而中部特别饱满,整个线条也相对厚重一些。

明清草书是如何解决书法的稳和力度的问题的?

而傅山学米芾这点算是得了精髓。傅山的线条很多人觉得太软,其实,傅山的斜向线条是非常硬的。

明清草书是如何解决书法的稳和力度的问题的?

傅山喜欢将横画斜着写,写得很厚重,撇也一样,然后左右结构的斜向映带的线条写得厚实粗重,竖画和缠绕的线条则多写得很柔,显得绵里裹铁,十分耐看。但在外行看来,傅山的字没有力度的线条太多,显得软弱。

还有张瑞图和黄道周也是擅长将斜向的线条写得厚实,其余线条作柔处理。

明清草书是如何解决书法的稳和力度的问题的?

张瑞图的竖向线条有一小部分仍作厚重饱满处理,斜向线条则无不浑厚饱满,是的张瑞图的线条呈现了一定的紧张感,但是柔的线条占了相当比率,因此紧张还不至于刚燥的地步。有人不理解为什么是斜向的线条而不是水平和竖直的的线条呢?因为斜向的线条有着侧面支撑行势和字势的作用,如果行势弯曲,轴线左右摆动大,则斜向的线条有四面支撑的作用,其力度就显得非常重要。而水平和竖直的线条,竖画有支撑本字的作用,但是行草书字距都很紧密,如果竖画都写得粗重紧张,则束薪的感觉会非常明显,水平和竖直的笔画力度过大过于紧张,不仅会形成束薪,还会使得字势僵硬,不协调,阻碍笔势尤其是行势的流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