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常德市民週末度假地?

桃花源——常德市民週末度假地?

桃花源能否成為常德市民週末度假地?

碧翰烽/文

1、多地推出2.5天休假制度,助推周邊遊。目前已經有浙江、河北、江西等多省出臺措施,鼓勵推行每週2.5天假期。江蘇南京、甘肅隴南、湖北利川等多地也陸續發文鼓勵2.5天假期行列。

關於這個休假之影響,誰跑在前頭,誰有可能搶得先機,率先升級。或許有的地方、有的人不以為然,殊不知這個假期,正是擊中了當下旅遊之痛點,那就是不少景區對於周邊人群缺乏吸引力,要麼時間不夠,要麼體驗欠缺。

2、落實休假制度仍是硬傷。無論是帶薪休假,還是2.5天休假制度,對於機關事業單位幹部職工來說,落實可能不是多大難事。但是對於企業,就可能是硬傷。

當大家都在討論2.5天假期時,有網友就直呼:還是先把雙休日還給我。這的確是個兩難問題。員工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企業的成本又如何降下來?

即便是機關事業單位,不少幹部職工也不能真正享受完帶薪休假,這其中的執行機制令人堪憂。

3、旅遊體驗越來越重要。現在不少景區旅遊仍然停留在粗放式階段:一是排不完的長隊,人多人擠;二是坐不完的車,把個景區無限制擴大,讓遊客坐過一車又一車;三是購不完的物,就像電視裡插播的廣告,又臭又長;四是體味不了的景,快餐式的觀光,蜻蜓點水式的來過,大家從一個景點到另一個景點,時間被壓縮,人人看熱鬧;五是受不了的服務,主要是質量差、價格高,隨便一個景點門票就是上百元,還美其名曰:出來玩就是要遭罪的,就是要花錢的。

至少從我的感受開始,我已經不喜歡這種快餐式、粗放式的旅遊了。我希望能夠慢慢停下來,享受旅行的生活,體味旅行的風景,可惜這樣的體驗,只能到那種不是景區的景區了。

如果有些景區還不反思轉變,未來可能更多的被拋棄。

4

、尋找那些沁人心脾的風景。我不想用景區這個概念,因為對於一個真正的旅行者來說,只要能夠放飛自由、放鬆心靈,就是無處不在的景區。

而在某些商業者那裡,把一個地方圈起來,收門票,就是景區。

顯然,有些景區已經有所限制。我想要的,是一種風景,沁人心脾,自由快樂。

除了每年一次的外出旅行計劃。我的目光更多的投向廣大的鄉村山野,追尋兒時的記憶,捕捉時代的變遷,體味人生的感悟。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田一壑,都能折射我們心中多少的靈動。

所以,每一個鄉鎮,每一個山村,都應該是我們的風景,任我們馳騁。但理想終歸理想,世俗還是免不了的,或許找一個讓你舒服滿意的景區,依然是現實所在。

5、桃花源能否擔當此任?至少先給常德市民一個度假目的地。桃花源景區自從升級改造之後,迎來了一些遊客,開始邁入新的階段。

既然是世外桃源,我以為,就要與城市生活的體驗有所不同,至少要讓城市市民進得桃花源,能夠找到不一樣的感覺。

城市的節奏就是“快”,就是“躁”,就是“擠”。那麼,桃花源呈現的應該是一種“慢”,一種“靜”,一種“淨”。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能只在詩中尋,還得桃花源裡聞。

值得關注的是,據桃花源景區工作人員表示,景區復工開放後,民宿熱日漸攀升,越來越多的遊客樂意在“世外桃源”享受慢生活。目前,“五一”期間的民宿預訂量已達到了70%以上。

還有,桃花源擬將湯家山、桃花源、清江鋪、黃土坡這4個村作為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打造,力爭成核心景區的拓展區、鄉村振興的示範區、全面小康的樣板區和農宅改革創新試驗區。

這是一個不錯的舉動:一是引入全民旅遊概念,大家都來參與,而不只是商業來參與;二是周邊鄉村可以讓體驗升級;三是彌補核心景區的“鬧”。因此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這些鄉村的發展,一定要堅持田園生活,不能被商業公司所運作。

當然,“靜”與“鬧”是相對的。沒有一定的“鬧”,也難以讓人體會到“靜”,關鍵在於“鬧”“靜”相宜、相互襯托。

所以,桃花源裡的那些文化生活,不妨可以更加有味一些,鄉味、土味、人氣味。

6、週末度假目的地的要素是什麼?一是不能搞一次性消費,不能搞短期效應,而是要成為人們長期選擇的週末目的地。所以,服務品質真的就是關鍵所在。

二是景區經營應該善待本地人。比如有些景區出臺的優惠政策,是那些外地來的團客,對於本地的散客,反而不太重視,是不是覺得賺不到多少錢?這是一種短視行為。

三是做足休閒、安靜、舒適之要素。這是市民來休閒的地方,吃喝玩樂、世外桃源,都要實現完美的結合,就像回到老家休息一樣。

四是非常重視經濟實惠的要素。錢不可能太貴,必須要價格實惠,而且景區門票要免費。對於休閒度假的市民來說,主要的消費在於周邊服務的配套。

想要靠門票賺錢,最好死了這條心。這不是休閒體驗之思路,而是快餐觀光之做法,休閒市民不感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