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花:铿锵玫瑰 别样警花

过去的一年里,全区广大政法干警工作在基层、奋战在一线,为助发展、保平安、护稳定、促和谐、安民心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涌现出一批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作风过硬、能力突出的优秀政法干警。他们是政法各单位的典型旗帜,也是广大政法干警的看齐标杆。为激励士气,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全区政法系统以榜样为镜,向先进学习,“朔城政法”微信公众号将开设“朔城政法群英谱”栏目,对先进政法干警事迹进行展播,敬请关注~

程晓花,女,1977年9月出生,现任朔州市公安局朔城分局刑事技术大队长,副主任法医师,三级警督警衔。

从警20年来,程晓花先后参与勘验刑事、治安及其它各类案(事)件现场1500余起,检验各类尸体1400余具,进行活体损伤鉴定1500余例,为还原事实、证实违法、打击犯罪提供了客观、及时、科学、准确的证据,有效保障了各类治安案件办理和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为维护朔城区社会治安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安法医是一项极为特殊的工作,经常要直面死亡和血腥,要胜任工作,首先必须闯过惊恐、恶劣环境和尸臭三关。就在刚参加工作那年的盛夏,脸上的稚气还没有退却的程晓花第一次出命案现场,尸体高腐,布满蝇蛆,恶臭难闻,当时戴着口罩,风一吹过,仿佛就有蝇蛆在脸上爬过的那般痒感。尽管早有思想准备,但眼前的情形还是让程晓花感到了惊恐和恶心,但当她想到法医就是要随时面对的会是各种未知的现场,如果不克服恐惧和嫌弃,以后的工作就无法开展下去。于是程晓花迅速戴上手套,在老法医的指导下进行解剖检验。法医工作不好做,尤其对女性。程晓花曾犹豫过、也曾退缩过,但一想到受害者家属痛哭流涕的样子,她只能强忍恐惧,摒弃软弱、勇敢面对死者的一切,把人民装在心田、把大爱放在心间,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用科学准确的结论还受害者一个公道。她狠下决心,尽量多接触实例,多与老法医学习和实践。用不长的时间,就克服了心理上的胆怯和感官上对脏臭的抵制。程晓花迅速进入工作角色的状态让市局和分县局的同行竖起了大拇指,大家对这个外柔内刚的女子无不心生敬佩。

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法医除了在办案区对活体损伤程度进行伤情鉴定外,还得跟着侦查员往案件现场跑,无论白天黑夜、严寒酷暑,还是山高路远、环境险恶,只要案情需要,就得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案发现场。工作这些年,程晓花经历了太多绝大多数人一生都不会看到的惨烈场景,也让她多少次茶饭不思、辗转难眠。但程晓花坚持奉献的无私,造就了她奋勇向前的无畏;她默默付出的无华,积淀出她对法医这份职业的无愧。她以自己的青春热情和对法医事业的忠诚不断强大内心,磨砺毅力,一次又一次战胜自己后,她收获了领导的认可、同志们的赞许和群众的信任。

2002年腊月,朔城区发生了一起抢劫出租车杀人案,警方随后在朔城区一处野地里发现了已经遇害的司机夫妇的尸体。当时程晓花离预产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在警情面前,她没有任何推诿,立即随队赶赴现场并开始解剖检验工作。当时的解剖环境条件有限,程晓花只能蹲在地上干活,就这样挺着大肚子在野地里一蹲就是一下午,工作结束时,她的双腿都没有了知觉,只得让同事搀扶着坐到土堆上舒缓了好长时间。

作为朔州市区数十年里唯一的女法医,程晓花的能干众所周知,她的勤勉好学也是出了名的。多年来,程晓花发表了多篇有价值的国家级论文。

因工作出色,程晓花同志被市公安局荣记个人嘉奖一次、个人三等功两次,2008年程晓花同志被共青团山西省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18年被评为朔州市“十佳女警”、山西省“优秀女警”、 入选全国第九批青年人才库;2019年被山西省文明办评为“山西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