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來襲,鑑別判斷很關鍵!

近一段事件,身邊很多朋友都說自己已經確診為流感。今天我們來介紹一期流感的相關知識,希望大家可以轉發給身邊的朋友,讓你我他遠離流感。

流感來襲,鑑別判斷很關鍵!

流行性感冒是一種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傳染病,是我國法定的丙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人類的病原體有3種類型的病毒,為甲、乙、丙型。其中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有極強的變異性,乙型次之,丙型較穩定。由於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易變異性,人群普遍對其缺乏免疫力,普遍易感,因此容易發生並可引起流行。


流感來襲,鑑別判斷很關鍵!


流感來襲,鑑別判斷很關鍵!


流行性感冒臨床常見類型

流感來襲,鑑別判斷很關鍵!


Q:

單純型

A:

最為常見,患者寒戰發熱,體溫可達39~40℃,同時伴頭昏、頭痛、咳嗽,鼻黏膜、眼結膜、咽部黏膜充血,一般3~5天逐漸消退或減輕,熱退後全身乏力可持續1~2周。


Q:

肺炎型

A:

患者高熱不退,咳嗽嚴重,咳痰帶血絲,呼吸急促,有溼性囉音,X線檢查可見散在絮狀陰影,病情可延長至3~4周,少數導致死亡。


Q:

中樞神經型

A:

高熱不退,中樞神經症狀明顯,頭痛、頭昏、震顫、譫語、虛脫甚至昏迷,可出現腦膜刺激徵,如劇烈頭痛、噴射狀嘔吐、頸項強直及腦炎體徵,有意識障礙、抽風等,病情危險,愈後差。


Q:

胃腸型

A:

患者除全身中毒症狀外,還有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胃腸道症狀。


流感來襲,鑑別判斷很關鍵!


流感來襲,鑑別判斷很關鍵!


流行性感冒與普通感冒的鑑別

流感來襲,鑑別判斷很關鍵!


流行性感冒與普通感冒對人體的危害不同,流行性感冒對人們的健康危害更大,因此要把它們二者區別開,更應重視流行性感冒。

1

流行性感冒與普通感冒的病原體不同

普通感冒是由上呼吸道自限急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傳染性疾病,而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性較強的疾病。通過採集患者的咽拭子可做出鑑別。

2

感冒的症狀不同

普通感冒是鼻塞、流涕、咳嗽、頭痛、乏力、發熱者少見,有的兒童可見發熱或高熱,並伴有咽痛、耳痛、眼痛、流淚,成人少見。流行性感冒起病急,症狀較普通感冒重,常以高熱起症,呼吸道症狀輕、全身症狀重,體溫高達39~40℃,2~3d後熱退,呼吸道症狀轉為明顯,有乾咳、鼻塞、流涕加重,咳痰,痰中帶血絲,易繼發細菌感染,繼發細菌感染者痰轉為膿痰,部分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發紺,有少數患者會出現鼻出血、噁心、納差、便秘或腹瀉,面部呈急性病容。

3

兩種感冒的治療與護理的區別

普通感冒為自限性疾病,一般注意休息、多飲水,1周左右可自愈,對它的治療為對症治療,主要應用解熱鎮痛劑、抗病毒藥利巴韋林等,中藥板藍根、四季抗病毒沖劑等,護理上以休息、多飲水為主,清淡飲食,注意相對隔離,併發症少。

4

兩種感冒的併發症不同

普通感冒的併發症少見,但流行性感冒的併發症多見,最常見的是肺炎、腸炎、扁桃體炎、心肌炎、心肺功能急性衰竭等。流行性感冒可使心臟疾病惡化,在流行性感冒季節,死於心臟病發作的患者明顯增多。

冬春季節是流行性感冒的高發季節,一定要加強預防,尤其是年老、體弱、嬰幼兒、孕婦人群、慢性疾患和手術後的患者以及使用化療藥物治療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更應該注意在冬春之季預防流行性感冒的發生。對群居生活的人,出現相同類似症狀的發熱、咽痛、頭痛、肌肉痠痛、鼻塞、流涕、打噴嚏的患者,一定要早期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及時護理,防止流行性感冒大爆發,同時也要預防其併發症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