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法学院包丽因情自杀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四)


北大法学院包丽因情自杀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四)

包丽与牟林翰的一个微信内容

(杜点评:其实,从这张微信截图中可以看到,我完整地抄下微信的内容:

男:你把最美好的东西奉献给了另一个人。

女:我不想跟你解释了。

男:而我却要为了你的决定不断的麻痹自己。

女:我说过我最美好的东西是我的将来。

男:不断的在痛苦中轮回。

女:你始终不肯相信

我们完整地看这段对话,跟这个记者之前的文字中表达的,其实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事实上关于处女问题,已经让男友非常难受了。而根本不是所谓的一般辩论了。而且从共情的角度说,女方根本没有跟男方共情到:哎呀,你怎么是麻痹自己的呢?你怎么会那么痛苦呢?我真的不明白你还在轮回中痛苦?要不我问问其他男生?对于处女问题,一个男人到了这种程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我毫不吹牛地说,如果这个男友听到女生这么共情的话,气大概消了一半,甚至有可能主动求助,再问问其他男人?或者这个女友既然都问了其他男人,那我是不是太矫情了?---这里包丽根本未曾想到,那个告诉陶务的女生在离间,作为反离间,包丽完全可以通过问其他男生:一个男人怎么那么在乎女人的第一次?这是爱吗?----如果包丽知道这个技巧,其实就是在帮陶务纠正错误观念,也是在搞反间计。

我这里并不是在指责女方,女方都走了,我干嘛指责这个女方呢?问题的关键是很多时候,两个人交流不在一个层面上,所谓鸡对鸭讲,就这种说话水平,记者朋友说,这两个人达成了协议,我真的觉得好笑。这两个人相当于各自吃了一个带刺的鱼,两个人都被鱼刺刺破了喉咙,一开始彼此指责:你让我刺了喉咙。到最后,双方还是没有找到一个把刺拔出来的方法,而是说:得,天不早了,我们俩继续喝酒吧。---这种鸡对鸭讲的例子,在我们的周围是不是天天上演着,而浑然不觉?)


2019年春节前,陶务还买了上万元的礼物,去了包丽家。林秀珠当时对他印象不错,嘴很甜,总是抢着帮林秀珠做事,甚至表示要全程操持,为林秀珠做一顿饭,但最后被包丽阻止了。林秀珠冷眼看去,他对包丽也不错,总叫她“宝贝”,毫不避嫌,给她夹菜,时刻关注她的身体。林秀珠唯独讶异的一点是,陶务做客期间,林秀珠让包丽跟自己睡,但有两天晚上,陶务要跟她一起睡。这并不礼貌,但林秀珠性格柔顺,就由着两个年轻人去了。

(杜点评:估计记者看了一这段就觉得这两个人真的好起来了吧?但其实根本不是。

“2019年春节前,陶务还买了上万元的礼物,去了包丽家。”---一个学生凭什么要花一万块钱给未来的岳母?这个岳母不奇怪吗?不奇怪,才是让人觉得奇怪的吧?

这样的学生即便家里有再多的钱,也不该这么花钱大手大脚吧?我为何这么看?这恐怕跟我做过的个案有关。

有个人民大学的学生来咨询,他谈了恋爱,对象是北影的,说实话,算不上漂亮(但是在很多人眼里也许是个美女,每个人的见识面和审美观不同),但是肯定有气质。结果他为她打胎花了一万多,这真的让我目瞪口呆。为何花了那么多钱?一个是这女生觉得自己这个怀孕值钱,要找私人解决,一个是通过花男友的钱来证明女生在其他人眼里是尊贵的,再其次,才是那个隐私的问题。

而这个来访者也是心甘情愿的,因为家里人每个月都要给他一万块钱花费,最重要的是他觉得只有花钱买北京的二环才能娶这个高价姑娘(这其实也是北影女要求的,说自己家在二线城市住的是市中心,那你娶我就该住北京的二环里,这一下子就激活了这个曾经得过双向情感障碍的孩子的内心世界!)。而要靠自己实在是太费劲了,相当于这个高价有点把自己逼疯了,而他自己呢?也把自己逼到一个没有回旋的角度,他最常说的一句是,你们那里(山东)算个啥,我爸爸(江苏)才是牛逼呢。女方说了:我家可是当地的市中心啊,想要留北京,必须二环内住,其他的都是农村!----这说法风格,简直了!----呵呵,像我这样的不在北京二环居住的都是村里人了。这就是两个人的典型沟通模式。所以说这个男生真的把自己都逼疯了,况且他之前还得过双向情感障碍!只不过是在大学恋爱时爆发而已。

其实,说白了,我们每个人都在算计着我们的付出和成本。这个人大男友花钱这么大手大脚,一方面依赖于父母所得(父为上市公司董事,母为公务员),另一方面也是逼迫自己认为:哎呀,我花了这么多钱(相比于大学生这个阶层),我找到的肯定是高价值的。但是说实在的,我还真的不觉得这些人就是高价值的,包括那个北影的女学生,我通过跟她沟通(她有几次一起来咨询,帮助他),我就觉得这种所谓的高价全是市场炒作起来的。所以说,这个社会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全世界的疫情更是让人们的心理越发的脆弱了。

“但有两天晚上,陶务要跟她一起睡。这并不礼貌,但林秀珠性格柔顺,就由着两个年轻人去了。”

----一个女孩子家,如果换作女孩子去未来的婆婆家,尤其是一个大学生,不管从什么角度看,婆婆对于两个大学生住在一起,肯定有看法的,况且是男友去女方家,说句不好听的,这个妈妈都要假模假式地告诉自己的女儿千万不要在自己的家里面睡在一起吧?但从现实看,这个妈妈根本未加阻止,只是事后说这并不礼貌,我觉得很虚伪。这个时候需要的是父母辈的教育,而我们看待这样的家庭根本不对女儿进行教育。这是不是当代父母的一种教育迷思?我为何说这个母亲虚伪?因为这么个男大学生,完全靠父母,却要花上万块钱的礼物,这个母亲不要教育一下吗?哪怕我儿子这么对待一个女友,如果我知道这个未来的岳母都不说一声,我肯定对这个亲家是有看法的。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个女友出了这事之后,这个男孩的家长出面了吗?恐怕后悔都来不及吧?

这话很难听,但其实,难听的话,恐怕才会让作为家长的,要懂得自律,而不是纵容。这是我做了很多咨询个案后的一个很大的感受,那就是家长对于孩子们的情商教育完全放任,只看那些表面的东西。想想北大吴谢宇的母亲,是不是只关心吴谢宇的学习成绩?等到想要管吴谢宇想要娶性工作者的时候,恐怕就已经迟了吧?遭来杀身之祸!这同样来自北大!

这里让我想起一个个案,男方母亲因为反对女方母亲,而对儿子操纵,就在电影院里面坐在儿子和女朋友之间,让他们俩不能牵手,更奇葩的是,母亲居然跟着这个小两口(未婚)旅游,晚上非要睡在两人之间!很变态吧!别忘了,这个儿子是留美博士!试想一下,这个做法是不是让女方母亲崩溃?!这样的感情能够走到头吗?肯定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