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的詭異和治療策略研究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肉芽腫性炎症。全身器官均可發生結核病,以肺結核最常見。結核病的典型病理學改變為結核結節和乾酪樣壞死。

結核病有許多詭異特點,主要有:

1、結核病的發病烈度與結核桿菌的毒性不相稱。結核桿菌是在宿主細胞內生長的小型細菌,既不產生內毒素、外毒素,也無侵襲性酶類,毒性低,且生長緩慢。但是,結核病發病甚烈。世界人口的1/3遭受結核桿菌感染,每年新發病800萬~1000萬人,每年300萬人死於結核病,是單一病原菌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傳染病。我國2000年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受結核桿菌感染人數超4億,每年新發病例約145萬宗,因結核病死亡人數大大超過因其他傳染病死亡人數的總和。按致死人數為標準,結核病是頭號傳染病。

2、結核桿菌可被人體吞噬細胞吞噬,但結核桿菌被吞噬後可在吞噬細胞內長期存活。

3、人體對結核桿菌可產生抗體,但不產生保護抗體。即,有抗體,但這抗體不消滅結核桿菌。

4、兒童患肺結核病比成年人容易愈。肺結核病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肺結核是指人體第一次感染結核桿菌所引起的肺結核病。原發性肺結核多發生在兒童,故又稱作兒童型肺結核。繼發性肺結核是指再次感染結核桿菌引起的肺結核,多見於成年人,故又稱作成人型肺結核。兒童型肺結核病患者的臨床症狀和體徵多不明顯,絕大多數(95%左右)自然而愈。成人型肺結核病程長,病變複雜,治療難。

5、有典型的結核結節。結核結節又稱結核肉芽腫,是疾病已轉變為慢性病的信號。結核桿菌能夠抵禦吞噬細胞吞噬後,人體形成結核結節,試圖把結核桿菌隔離開來。結核結節是在細胞免疫的基礎形成的,在健康組織與結核桿菌之間形成隔離帶。隨著結核結節外周的纖維緻密化,進入結核結節的血管消失,導致結節中心持續缺氧狀態。結核結節的形成,一方面限制了結核桿菌的繁殖或擴散,但是,另一方面妨礙了人體免疫系統和藥物對結核桿菌的攻擊。一般藥物不能穿過結核結節外層。治療結核病需應用穿透力特別強的特效抗生素。

6、結核桿菌有很強的變異性。結核桿菌可發生形態、菌落、毒力、免疫原性和耐藥性等變異,通過變異逃避宿主免疫系統的攻擊,並增強耐藥性。

分析以上特點可知,結核桿菌能夠長期潛伏在人體內並逐漸擴散的原因,最突出的有二:

1、吞噬細胞的功能不夠強大。部分結核桿菌可逃脫被吞噬,而且吞噬了的結核桿菌未能被全部殺滅。

2、結核結節阻礙了免疫系統和藥物對結核桿菌的攻擊,對結核桿菌有保護作用。兒童型肺結核容易痊癒,恰恰是因為兒童型肺結核病沒有形成結核結節。

所以,相應地,為了增強對結核病的療效,除應用抗結核桿菌藥物外,還應開展以下兩個方面的治療:

1、促進、提高吞噬細胞的吞噬、滅菌功能。

2、促進免疫細胞、抗結核藥物穿過結核結節的外層,直接作用於潛伏在結核結節內的結核桿菌。

以上這兩個方面的治療,都可以通過內服中藥實施並取得實效。中藥的這方面的功效,是西藥不能取得的。


2020年8月12日於頤園

【參考書目】

[1]《8年制大學教材·感染病學》第3版第340~352頁;

[2]《8年制大學教材·醫學微生物學》第3版第163~172頁;

[3]《8年制大學教材·醫學免疫學》第3版第386~388頁;

[4]《8年制大學教材·病理學》第3版第460~472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