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培养标准化的孩子吗?换个思维,重新认识孩子


你还在培养标准化的孩子吗?换个思维,重新认识孩子

人是个性的,标准只是想象

从孩子出生起,我们就需要带着孩子定期去做体检,会看看孩子翻身、说话、行走、交流等情况。每次都会需要填写很长的那种问卷调查,内容很详细,都是关于哪些技能孩子掌握了,哪些技能孩子还不会。其实我就填过一次,那次医生告诉我“嗯,孩子发育还不错,都处于平均水平”。我在妈妈群里也经常会看见很多焦虑的妈妈在议论着“我娃还不会抓球”“我家的就是不会爬”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社会给了我们太多的标准,或者是平均线,达不到这个线我们就会产生焦虑,是否孩子就是不健康的,或者是平庸的。这个思维就是平均主义思维。托德·罗斯在哈佛大学教育学研究学院从事“心智、大脑和教育”项目研究,在《平均的终结:如何在崇尚标准化的世界中胜出》一书中提出了:所谓“标准”,其实只是一个人为的想象,根本没有科学依据。人是个性的,没有标准人,没有标准能力,甚至没有所谓的标准性格。

标准是如何产生的

平均主义产生自两位欧洲科学家之手,他们试图用数学的方式来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原本可能只是学者圈内的哲学观点。但是现在平均标准的概念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对自我价值的判断。

我们会不自觉地把孩子与平均标准做比较,几岁开始说话、几岁开始阅读、阅读是要先认字还是先认拼音,这样的标准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都不自觉地变成平均主义者。

这种现象源自于弗雷德里克·泰勒,泰勒为等级内的职业发展标准轨迹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关于标准化和管理的思想,现在通常称为“泰勒主义”。这启发了爱德华·桑代克以及泰勒主义教育者,他们为我们的系统教育开发并推行了不容改变的教育路径。他们制定了固定不变的课程,规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科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成绩评定等。

你还在培养标准化的孩子吗?换个思维,重新认识孩子

理解3个原则,跳出平均主义思维,发现个性

长久以来,我们都依赖于平均主义,掌握三个原则可以帮助我们用全新的方式来评价、了解我们的孩子,发现孩子的个性。

1.锯齿原则

锯齿原则是个体科学的第一原则,实验表明人的心智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是由多维度组成的,这些维度彼此之间相关性很弱。不能用诸如智商分数这样的一维数字来进行描述或解释。

罗斯在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候,遇到了一件阻碍他前进的事:GRE考试,这是一个必考科目。当时由数学、词汇和分析推理组成。分析推理部分的设计理念是评估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由许多复杂的问题组成。这一部分他始终无法完成,就算去请教老师,用老师教的方法也没办法完成,后来他父亲了解到了问题后,建议他用视觉思维的方式将关系图画出来。用这种方法,他得到了有史以来分析推理部分的最高分。

这就是锯齿原则具备的能量:当我们能够欣赏孩子的不同才能,才更有可能注意到他们没有开发的潜能,教会他们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找出弱点并改正。

2.情境原则

情境原则认为,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解释和预测个人的行为,而且离开了处于该环境中的人,就不能确定环境产生的影响。换句话说,行为不是由环境或特征决定,而是由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大多数人觉得性格是稳定不变的,我们本质上要么是乐观的、要么是悲观的;待人要么是友善的、要么是无礼的;我们是诚实的或是不诚实的。然而,这些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就比如星座告诉我们水瓶座的人很开朗,那是当然,我们都会有开朗的时候,只是取决于所处的环境。

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案例,小轩刚转学没多久就因为扰乱课堂秩序、有攻击性等原因被学校划入“问题儿童”之列,但是小轩的家人表示,孩子在家里的时候是很乖的,也能很好地遵守秩序。经过学校仔细地了解沟通后,发现是因为班级上有几个大孩子会推搡他,小轩觉得他要是能在课堂捣乱逗他们笑,那自己可能就会避免被欺负了。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小轩又恢复了正常的学校生活。

情境原则促使我们用另一种方式去思考孩子,我们要从不同的情境里去认识孩子,这样我们会对孩子有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3.途径原则

途径原则主张:在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以及对于任何既定目标来说,都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有效方法来达到相同的目的,最适合你的那种途径取决于你自己的个性。

如果两个孩子在同一场考试里成绩相同,但是有一个孩子只用一半时间完成试卷,那我们都会夸那个孩子“学得好快”“学霸”,要是有一个孩子都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那我们可能会推测他可能不是很聪明,或者“学渣”。可汗学院的创始人在TED演讲中谈到了速度和学习的关系:当你让所有学生都按照他们自己的速度学习,那些你在六个星期之前认为学得慢的孩子,现在你可能认为他们很有天赋。也有实验表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速度完全取决于学习的内容。

你还在培养标准化的孩子吗?换个思维,重新认识孩子

彼得·莫勒纳尔说过:个体是一个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高位系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了解自己身处的环境,就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独特途径。理解了这些原则,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生活,他会看见真实的自我,而不是成为平均的标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