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培養標準化的孩子嗎?換個思維,重新認識孩子


你還在培養標準化的孩子嗎?換個思維,重新認識孩子

人是個性的,標準只是想象

從孩子出生起,我們就需要帶著孩子定期去做體檢,會看看孩子翻身、說話、行走、交流等情況。每次都會需要填寫很長的那種問卷調查,內容很詳細,都是關於哪些技能孩子掌握了,哪些技能孩子還不會。其實我就填過一次,那次醫生告訴我“嗯,孩子發育還不錯,都處於平均水平”。我在媽媽群裡也經常會看見很多焦慮的媽媽在議論著“我娃還不會抓球”“我家的就是不會爬”等等各種各樣的問題。

社會給了我們太多的標準,或者是平均線,達不到這個線我們就會產生焦慮,是否孩子就是不健康的,或者是平庸的。這個思維就是平均主義思維。託德·羅斯在哈佛大學教育學研究學院從事“心智、大腦和教育”項目研究,在《平均的終結:如何在崇尚標準化的世界中勝出》一書中提出了:所謂“標準”,其實只是一個人為的想象,根本沒有科學依據。人是個性的,沒有標準人,沒有標準能力,甚至沒有所謂的標準性格。

標準是如何產生的

平均主義產生自兩位歐洲科學家之手,他們試圖用數學的方式來解決複雜的社會問題,原本可能只是學者圈內的哲學觀點。但是現在平均標準的概念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對自我價值的判斷。

我們會不自覺地把孩子與平均標準做比較,幾歲開始說話、幾歲開始閱讀、閱讀是要先認字還是先認拼音,這樣的標準充斥著我們的生活,讓我們都不自覺地變成平均主義者。

這種現象源自於弗雷德裡克·泰勒,泰勒為等級內的職業發展標準軌跡奠定了理論基礎,他關於標準化和管理的思想,現在通常稱為“泰勒主義”。這啟發了愛德華·桑代克以及泰勒主義教育者,他們為我們的系統教育開發並推行了不容改變的教育路徑。他們制定了固定不變的課程,規定了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科書的內容以及學生的成績評定等。

你還在培養標準化的孩子嗎?換個思維,重新認識孩子

理解3個原則,跳出平均主義思維,發現個性

長久以來,我們都依賴於平均主義,掌握三個原則可以幫助我們用全新的方式來評價、瞭解我們的孩子,發現孩子的個性。

1.鋸齒原則

鋸齒原則是個體科學的第一原則,實驗表明人的心智能力是參差不齊的,是由多維度組成的,這些維度彼此之間相關性很弱。不能用諸如智商分數這樣的一維數字來進行描述或解釋。

羅斯在準備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時候,遇到了一件阻礙他前進的事:GRE考試,這是一個必考科目。當時由數學、詞彙和分析推理組成。分析推理部分的設計理念是評估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由許多複雜的問題組成。這一部分他始終無法完成,就算去請教老師,用老師教的方法也沒辦法完成,後來他父親瞭解到了問題後,建議他用視覺思維的方式將關係圖畫出來。用這種方法,他得到了有史以來分析推理部分的最高分。

這就是鋸齒原則具備的能量:當我們能夠欣賞孩子的不同才能,才更有可能注意到他們沒有開發的潛能,教會他們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找出弱點並改正。

2.情境原則

情境原則認為,離開了特定的環境就無法解釋和預測個人的行為,而且離開了處於該環境中的人,就不能確定環境產生的影響。換句話說,行為不是由環境或特徵決定,而是由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決定的。

大多數人覺得性格是穩定不變的,我們本質上要麼是樂觀的、要麼是悲觀的;待人要麼是友善的、要麼是無禮的;我們是誠實的或是不誠實的。然而,這些都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就比如星座告訴我們水瓶座的人很開朗,那是當然,我們都會有開朗的時候,只是取決於所處的環境。

網上看過這樣一個案例,小軒剛轉學沒多久就因為擾亂課堂秩序、有攻擊性等原因被學校劃入“問題兒童”之列,但是小軒的家人表示,孩子在家裡的時候是很乖的,也能很好地遵守秩序。經過學校仔細地瞭解溝通後,發現是因為班級上有幾個大孩子會推搡他,小軒覺得他要是能在課堂搗亂逗他們笑,那自己可能就會避免被欺負了。解決了這個問題後,小軒又恢復了正常的學校生活。

情境原則促使我們用另一種方式去思考孩子,我們要從不同的情境裡去認識孩子,這樣我們會對孩子有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3.途徑原則

途徑原則主張:在我們生活的所有方面以及對於任何既定目標來說,都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有效方法來達到相同的目的,最適合你的那種途徑取決於你自己的個性。

如果兩個孩子在同一場考試裡成績相同,但是有一個孩子只用一半時間完成試卷,那我們都會誇那個孩子“學得好快”“學霸”,要是有一個孩子都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試卷,那我們可能會推測他可能不是很聰明,或者“學渣”。可汗學院的創始人在TED演講中談到了速度和學習的關係:當你讓所有學生都按照他們自己的速度學習,那些你在六個星期之前認為學得慢的孩子,現在你可能認為他們很有天賦。也有實驗表明: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速度完全取決於學習的內容。

你還在培養標準化的孩子嗎?換個思維,重新認識孩子

彼得·莫勒納爾說過:個體是一個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高位系統。瞭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瞭解自己身處的環境,就能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獨特途徑。理解了這些原則,可以讓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生活,他會看見真實的自我,而不是成為平均的標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