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风采」雕漆 雕出人生精彩

雕漆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雕漆是在光滑柔软、易于变形的漆层上进行雕刻,极其考验创作者的功力,素有“出刀无悔”之说,尤其是人物刻画,没有数十年的功力很难下“笔”。而传承人殷秀云却将雕漆人物创作发展成了自己的长项,融入立体雕塑和象牙雕刻的技法,把人物的体貌和个性表现得惟妙惟肖,谱就了一段雕漆艺术传奇。

「北京风采」雕漆 雕出人生精彩

殷秀云雕漆作品

在京城百工坊的雕漆坊,雕漆大师殷秀云讲述她从热爱象牙雕刻开始,却干了几十年的雕漆,且还取得了斐然的成就,这话听着似乎有点拧巴,但却是她人生的真实经历。因为,她从小的志向是要“雕象牙”,而非“雕漆”。

「北京风采」雕漆 雕出人生精彩

殷秀云雕漆作品

「北京风采」雕漆 雕出人生精彩

殷秀云雕漆作品

「北京风采」雕漆 雕出人生精彩

殷秀云雕漆作品

「北京风采」雕漆 雕出人生精彩

殷秀云雕漆作品

从事雕漆工艺的设计和制作50余年,从当初的转向,到当今的成就,殷秀云感到幸运。靠勤勉敬业,技艺精湛,设计出了近千件作品,曾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等荣誉,已成为雕漆技术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雕漆的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了雕漆技艺。据说是发源于四川、云南一带,但是人们后来没有见到过唐代的雕漆作品。宋代是雕漆工艺的发展时期,当时富有的人家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十分钟情于雕漆制品了。“剔红”和“剔犀”都已经出现,剔犀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到了元代,雕漆工艺随着工匠的流动,传入北京。元代的工匠制造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并会在其作品的底部刻上名字,它们后来许多珍藏在故宫博物院。元代的雕漆技艺通过艺人们的世代相传延续到了明代。明代初期,由于皇宫及国礼需求增多, 皇宫“御用监”在京城专门设置了制作漆器的作坊——果园厂。全国各地的优秀工匠被汇聚到北京,雕漆艺人们辛勤钻研,相互切磋,雕漆技艺日臻完善,不同的制造工艺和艺术风格相互融合,最终创造出了北京雕漆工艺的独特面貌。在艺术上,早期制造的雕漆制品注重磨工,光润、古朴、浑厚,是以前的雕漆无法比拟的。明末,雕漆制造经过了一段时期萎缩后,至清初,雕漆工艺又开始兴盛。清代由于乾隆皇帝的喜爱,宫廷监制了大量的雕漆作品,北京设立了造办处漆作,从事雕漆等漆艺制品的专门生产,大如屏风、几踏、桌椅,小到瓶、罐、盒、盘乃至日常摆设,应有尽有。这一时期的雕漆作品构图严谨,雕工精细,图案繁缛,工艺复杂,形成了雍容华贵、工细柔丽的艺术风格。清末,雕漆制造一度中断,雕漆技艺近乎失传。建国后,成立了工厂,造就了一批雕漆艺术家,殷秀云就是其中之一。

「北京风采」雕漆 雕出人生精彩

殷秀云雕漆作品

「北京风采」雕漆 雕出人生精彩

殷秀云雕漆作品

「北京风采」雕漆 雕出人生精彩

殷秀云雕漆作品

「北京风采」雕漆 雕出人生精彩

殷秀云雕漆作品

1947年,殷秀云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家庭,受学习绘画的姐姐和表哥的影响,她从小就对美术有着强烈的兴趣。有一次学校组织看电影,片头播放了一段象牙雕刻的纪录片,让她感到很震撼。“象牙雕刻太美了!”便萌生了学习象牙雕刻的想法。于是,她初中毕业后便考入了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的象牙雕刻专业。

「北京风采」雕漆 雕出人生精彩

殷秀云雕漆作品

命运似乎不遂人愿。1967年,殷秀云从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北京工艺美术厂,她并没有如愿地从事钟爱的象牙雕,而是被分配到雕漆车间。人们常说,当上天为你关闭一扇门的时候,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在殷秀云不情愿地进入了雕漆车间后,碰到了几位心地善良的老师傅,师傅们一直安慰、鼓励她,他们知道她之前是学象牙雕的,于是就让她把雕漆和象牙雕结合起来搞创新,这给了她极大的鼓励。当初从20岁进厂,到28岁被迫改行反倒成就了自己,成为开创雕漆界先河的高级人才,她颇感自豪。自此,雕漆成了她的事业。

....

雕漆的工艺是中国漆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繁复而且耗时。传统的雕漆工艺有着时代特色,元代的浑厚质朴,明代的丰腴清朗,清代的琐碎呆板,当今的雕漆工艺更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体现了中国工艺美术家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也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一。

「北京风采」雕漆 雕出人生精彩

殷秀云雕漆作品

雕漆,主要原料是大漆,又名生漆、土漆、天然漆、中国漆,是从漆树上割取下来的浅灰白色液体树汁。漆树野生,只生长在亚洲,邻国日本、韩国、越南都有漆树,但在我国生长区域广泛,漆产量大,质量也好。秦岭、巴山、武当山、武陵山、大娄山、乌蒙山,漆树茂密,树体高大粗壮,素有“漆源之乡”之称。从行政区域分布看,遍及全国23个省市,500余个县,其中以陕西、湖北、贵州、四川、云南省最多,其次是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山西、河北等省。

....

大漆含有天然漆酚、漆酶,雕漆用的就是这种大漆。大漆干燥后具有抗热、耐酸、耐碱、耐潮、耐磨等天然优良特性。漆的工艺和用途在汉代以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割漆、制漆的程序始终没有改变。谚语说,“百里千刀一滴漆”,树漆跟眼泪似的,树必须要大于15厘米,刀要下得正合适,到位,深了不行,浅了也不行。

「北京风采」雕漆 雕出人生精彩

殷秀云雕漆作品

殷秀云说,综合起一件雕漆制品需要的时间,这要看具体是什么样的产品,小件可能几个月,大件有的可能需要两三年才能完成。每一件雕漆产品,都凝聚着雕漆师傅的智慧和技艺。

....

「北京风采」雕漆 雕出人生精彩

殷秀云雕漆作品

「北京风采」雕漆 雕出人生精彩

殷秀云雕漆作品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整个行业不景气,雕漆厂不复存在,已年过40的殷秀云再一次被迫改行,进入景泰蓝行业。提起这段经历,殷秀云叹了口气,说那是她记忆中最难过的时候,“因为我做雕漆20多年了,已经对雕漆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非常不舍得放弃,但又不得不放弃。”执着的殷秀云怀着对雕漆的热爱,决定无论多么艰苦也要将“雕漆路”继续走下去。于是,她决定和北京通州的一家民营雕漆工厂合作。殷秀云从刚开始对雕漆不喜欢、不了解,到后来爱不释手,“觉得先人创造的这种艺术真是很神奇,而且我一旦做上活儿就什么烦恼都忘了。”她怀揣着这份厚重的感情,在这家厂子一干就20年。在这20年里,有苦就有甜。“曾经有一位收藏家出17万订做了一个屏风、一个方桌、一张罗汉床、两个柜子等,这笔单子令所有人都开心。”

「北京风采」雕漆 雕出人生精彩

殷秀云雕漆作品

几十年的耕耘,殷秀云的代表作已经受到业界称赞,有《九龙戏珠雕漆圆盘》《十八罗汉圆盘》《八仙过海圆盘》《童子拜观音圆盘》《雕漆文殊菩萨圆盘》《群山祝寿圆盘》《八宝文雕漆壶》《丛林壶》《荔枝纹紫砂壶》《罗汉壶》《梅兰竹菊剔红紫砂壶》《听泉图剔红紫砂壶》《富贵长寿剔红捧盒》《华盛鼎》《鼎盛中华漆雕大鼎》、酒具六件套、牙雕摆件等等。

....

「北京风采」雕漆 雕出人生精彩

殷秀云雕漆作品

「北京风采」雕漆 雕出人生精彩

殷秀云雕漆作品

如今,热爱雕漆的殷秀云在京城百工坊创办了一间工作室,生产车间在通州。她除了继续创作雕漆作品之外,还在高校带研究生,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学生们。

「北京风采」雕漆 雕出人生精彩

殷秀云雕漆作品

「北京风采」雕漆 雕出人生精彩

殷秀云雕漆作品

「北京风采」雕漆 雕出人生精彩

殷秀云雕漆作品

1947年,殷秀云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家庭,受学习绘画的姐姐和表哥的影响,“现在传统的雕漆手艺已经失传了很多”,殷秀云脸上浮现出一丝沉重,她说,“其实,到了我这个年纪,不需要大富大贵,就希望能够将咱们民族的精华传承下去,希望政府能给予更多的支持,别让老祖宗留下的工艺消失了,这就是我心里最大的愿望。” (图片由雕漆坊殷秀云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