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初期,应针对痛点多一些创新少一些热点追逐

今天的创业者,恰逢盛世,有着无限的发挥空间,中国各行各业都结束了粗狂式以资源和勇气为导向的发展阶段,又都迎来了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等为首的新技术爆发应用期。当然,更关键的是,举国上下,都在聚焦资源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这都为一个年轻人释放自己的潜力提供了极为广阔的舞台!

创业初期,应针对痛点多一些创新少一些热点追逐

然而,如果不能脚踏实地的释放潜力,很有可能就成为断了线的风筝,一时会飞的更高,但早晚都要灰飞烟灭……

创新创业,显然,首先是创新在前,只有识别到了一个社会或者身边的既定痛点、问题,并且创新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那么才有可能在执行的过程中取得创业成功,可以说,在今天这个时代,没有创新意识就很难有好的创业项目!

创新创业的核心就是学会识别问题、痛点,然后寻找解决的可执行方案!

创业中的创新并不一定是要有原创性的产品,创新一般分为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社会创新,绝大部分的创新都是围绕工艺创新和社会创新来开展的,比如像日本的崛起,并不是他们的技术原创有多厉害,而是他们可以把引进的美国技术通过工艺创新用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来更高质量的产品,这种创新的效益是巨大的!

而社会创新更是如此,我们今天所看到几乎大多数知名的公司,都是社会创新的产物,比如阿里巴巴,比如滴滴打车,这里面其实也没有原创性技术或者工艺性革新,而是识别了一个社会低效率的问题,通过利用成熟互联网技术,搭建了新的高效率解决这些问题的平台,不仅仅是让社会效率更高、更美好,而且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创业初期,应针对痛点多一些创新少一些热点追逐

今天所说的“共享经济”,绝大多数都是在社会创新上解决需求或者痛点满足的低效率作为出发点的!

人作为一种群体动物,特别容易出现对热点概念的盲从,而这对于创业是最大的障碍!并且特别容易用所看到热点逻辑来解释自己未来的商业空间,反而忽略了当下的实务问题,最终导致,要么没有盈利能力而失败,要么有了资金烧完后而失败……

用“热点概念”来解释未来而不是踏踏实实去做创新突破,实际上是一种“以未来解释未来”的空逻辑循环,只是现在这个时代的确是太伟大了,即使是“空对空”的模式,依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关注,只可惜,白白耽误了很多年轻人的宝贵青春生命……

要知道,亏得钱,投资人会在其他项目上赚回来,而创业者的青春时间再也不可能回来,所以,一个出钱,一个出命,到底谁应该更认真、更负责?答案,我想不说自明!

创业初期,应针对痛点多一些创新少一些热点追逐

总之,从爱惜自己的时间角度,创业初期,多一点针对痛点的创新意识,想办法高效率的去解决痛点,要比刻意去迎合热点或者设计某种理论逻辑更对得起自己青春的年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