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閱讀是生命春天的播種,你和書有什麼故事?

白巖松有一個演講《18歲的飢餓,詩和遠方》。18歲的他和同學們遇見了世界,遇見了遠方,也承受著飢餓。

閱讀就是他們的精神食糧,有同學選擇去“偷”書,抓住的男生都叫常xx,女生都叫劉xx。圖書館的人比較好奇,“這是為什麼?”原來常老師是他們的院長,劉老師是學校的書記。畢業20年後回到學校,講到這個故事,大家滿是回憶,對被他們“汙衊”過的老師表達敬意。雖然曾經偷書,但是閱讀讓他們充滿陽光。

讀書那些年,你和書有什麼故事?

白巖松:閱讀是生命春天的播種,你和書有什麼故事?

1.還記得第一本書嗎?

讀書,總會想到童年,因為那時候書少。記得的就那幾本,但印象深刻。

童年,沒有適合年齡的童書可讀。只有一個繪本,就是家裡“電視機說明書”,一本簡筆畫書。因為看的多,電視普通護理都“瞭如指掌”,不用溼抹布擦電視、看完拔掉電源、打雷關閉電視等。

電視機的圖案,為我的“創作”提供不少便利。看書、畫畫、塗色、折成燈籠,直到說明書變成畫冊、變成可以恢復原樣的玩具,沒有塗畫的餘地。 這本書也為畫立體圖形打下基礎,沒有學畫經歷的基礎上,我的花瓶畫竟然獲獎了,聽說主要優點是“站在了圖紙上,立體又穩定。”

為了表明自己愛讀書、有文化,經常到院外看書。鄰居都說,這個娃娃以後學習好,聽了心裡美滋滋。這正是現在所說的評價性學習,至少我比較在乎。

我發現,看書是件好事情,人們懶得看書,但是關注“讀書人”。

白巖松:閱讀是生命春天的播種,你和書有什麼故事?

2.你有沒有課外書?

上學後,僅有幾本作文輔導書,有些故事還記憶猶新。寫友情,同學感冒如何細心照顧;寫雪花,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其他的課外書,是哥哥學校的書,倒是“預習”了英語、化學等晦澀難懂的教科書。

剛上中學時,家裡多了一本關於古文翻譯的書,莫名的喜歡。其中《黔驢技窮》至今印象深刻。愛上古文,也絞盡腦汁寫了一篇《空城計》交給教師,收到一個“閱”,沒有評語和修改意見。本認為那篇作文超級好,可惜沒有留底稿。

後來讀課外書不被允許,老師讓好好學課本,家長說課外書沒有用。中學參加關於讀書的辯論會,論據案例盡然貼切的過度,拿喜歡偷看小說的同學做反面案例,只為論證看課外書影響學習,如今卻欣賞那位同學。

那時候,沒有看到村鎮、學校的圖書館。沒有老師告訴我們閱讀有多麼的重要,是否有點可憐的味道?現在惡補閱讀,少了時間也少了雅興。不如當時多讀一點,哪怕是小說,至少對於寫作有幫助。比如對文字功底、文章結構、場景設置。

有老師說,“讀課外書比學習語文還管用”,聽上去言重,卻有幾分道理。讀課外書就像在世界航行,開眼長見識,看書悟人生。

白巖松:閱讀是生命春天的播種,你和書有什麼故事?

3.真正的閱讀從什麼時候開始?

真正閱讀在參加工作後,熱心的同事經常為我推薦書目,並借幾米、劉墉、周國平、梁文道等作家的書給我。清代作家袁枚有《黃生借書說》,書非借而不能讀也,我是奉行者之一,珍惜無比,也做了很多筆記保留至今。借書,更能體會閱讀期間的珍貴。

開始喜歡逛書店,看書買書和刷書,滿滿的成就感。有幾年,瘋狂的買書,拆開封面的就是幾本,後來我稱自己為“偽閱讀”。本是希望像猶太人一樣,一年看60多本書,歷史、散文、詩歌、英文……結果,刷書像刷朋友圈一樣,走馬觀花,印象全無。突然又開始懷念那個借書的時代,為儘快還給別人,更認真些。

找好書看,就是找一個制高點——木心

之後,放慢節奏,重質量大於數量。國人閱讀,需要有第一課,讀四書五經等國學經典。我也補上短板不足,從此選書有目的。

20多歲,才開啟買書讀書的節奏,一發不可收拾。但發現讀書的樂趣還是很開心,也慶幸自己有了讀書的覺悟,拿起書總是好事情真正的閱讀沒有遲早,只要好讀書,讀好書。

書籍,也總有一款適合你,總有一本像是為你而創作。

白巖松:閱讀是生命春天的播種,你和書有什麼故事?

4.你怎樣看書?

以前看書不捨得摺頁、標註,偶爾畫畫也用鉛筆,畫直線,不能拐彎。後來看書,幾乎在書上畫出了人生,標記、批註、感想、引用記錄,摺頁、備註,好文“篩選”,以備再拿起時,找到過去閱讀的精華部分。

其實讀書就像吃飯,哪種方式無關緊要,只要自己品味其中,即可。

白巖松:閱讀是生命春天的播種,你和書有什麼故事?

閱讀的現實

畢業之後,大多數的人都沒有留下閱讀的習慣,街頭看到有人拿書,只會聯想到學生身份。而在德國的街頭,地鐵、公園、長椅,到處都可以看到閱讀的影子,讓人欽佩的閱讀氛圍。

上學閱讀的時候,家人提醒,出去玩!為學習寫作閱讀時,朋友說出去嗨!當文章獲獎的時候,大家都說真棒、天賦等,彷彿一切都是偶然。閱讀的現實——否定過程,認可結果。

生活中,閱讀的現實就是先嚐到它的甜頭,就像猶太人在《聖經》上滴抹蜜,讓孩子舔書上的蜂蜜。遠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看書寫文,智慧被後代歌頌。近有偉大領袖毛澤東,閱讀寫詩詞,為後人敬仰。身邊有腹有詩書的優秀主持人董卿,每天閱讀一小時。

閱讀的現實是,伴隨我們成長之路。

白巖松:閱讀是生命春天的播種,你和書有什麼故事?

閱讀的不一定都是學生,閱讀是成長的需求。 告訴你的孩子,閱讀吧!不管在校還是參加工作。告誡自己,閱讀可以進步,不管為生活還是工作。選擇合適的書,去理解、品味、思考、運用。

讀書這件事情,充滿力量。


關於3-6歲孩子如何閱讀?關注專欄學習交流

專欄

3-6歲孩子 贏在起跑線之36計

作者:心草侃教育

34.5幣

4人已購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