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書法家靠煤灰練字,書法更勝邵巖的“射墨”,讓醜書作者汗顏

農民書法家靠煤灰練字,書法更勝邵巖的“射墨”,讓醜書作者汗顏。

書法作為一門傳統的大眾藝術,愛好者眾多,不管身份如何,做著各種職業,都不妨礙他們對書法的興趣和追求,尤其是很多農民和工人朋友,因為時間和經濟條件的關係,比起專業書法家少了很多資源優勢,但他們仍然會想方設法,在書法這條路上走出不同的人生,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民間高手”黃鐵圈。

農民書法家靠煤灰練字,書法更勝邵巖的“射墨”,讓醜書作者汗顏

70歲的黃鐵圈是一位來自河南的農民,種了一輩子的莊稼地,如果是第一眼看到他,誰也不會把他和書法聯想到一起,不過熟悉他的人卻對他的書法有著極高的評價,而且黃鐵圈寫書法還和常人不同,別人用毛筆,他用的卻是煤灰,寫出來的字遠比邵巖的“射墨”要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農民書法家靠煤灰練字,書法更勝邵巖的“射墨”,讓醜書作者汗顏

農民書法家靠煤灰練字,書法更勝邵巖的“射墨”,讓醜書作者汗顏

黃鐵圈最愛做的事就是提著一袋煤灰,在公園裡的地板上,慢慢灑出漂亮的書法,雖然不是用毛筆,但寫出來的作品卻和毛筆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書法蒼勁有力,雄渾大氣,可以看出他不俗的書法功底。

農民書法家靠煤灰練字,書法更勝邵巖的“射墨”,讓醜書作者汗顏

不過,黃鐵圈拿煤灰寫字可不是學那些“醜書”書法家,大夥也千萬不要一位這位老人,和邵巖的“射墨”一樣,是所謂的現代書法,老人之所以用著這種方式,就是為了省錢,對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來說,練習書法是一件挺奢侈的事,既要花費時間,還要花錢買筆墨紙硯。

農民書法家靠煤灰練字,書法更勝邵巖的“射墨”,讓醜書作者汗顏

有一次,黃鐵圈無意間發現了周圍煙囪裡飄落的煤灰,於是他把這些煤灰收集回家,拿它代替毛筆,平日練習書法用,久而久之,他用的越來越順手,而且也十分方便,每次寫完就再打掃起來,可以重新使用。

農民書法家靠煤灰練字,書法更勝邵巖的“射墨”,讓醜書作者汗顏

慢慢的黃鐵圈的書法功力日益精進,為了補貼家用,他有時也會拿著自己的書法作品到大集上賣錢,有時候能賣出200元一副的價格,有時候買家看到黃鐵圈用煤灰寫出來的字,還會買來紙和筆,購買他的紙張書法作品。

農民書法家靠煤灰練字,書法更勝邵巖的“射墨”,讓醜書作者汗顏

農民書法家靠煤灰練字,書法更勝邵巖的“射墨”,讓醜書作者汗顏

和邵巖用注射器寫出來的“射書”相比,黃鐵圈老人的“煤灰書法”要更加貼近生活,人家是為了追求藝術搞創新,而黃鐵圈則是出於對書法的喜愛和生活的無奈,然而,黃鐵圈老人的書法更被大眾所接受,看起來也更為美觀正統,一把煤灰,讓多少“醜書”作者汗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