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連魯迅都寫文批評的人,一定就是壞人嗎?

大部分人第一次聽到楊蔭榆

這個名字應該是在魯迅先生的《紀念劉和珍君》一文裡開除了幾名學生會成員的校長。也正因為此文,對楊女士的印象應該是一個不近人情,有失公正,迂腐死板讓人厭惡的的校長。驅逐了動員愛國抗日的劉和珍等人,禁止在學校內進行抗日活動等。

第一印象讓我們覺得楊蔭榆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敗類。這種人怎麼能當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的校長呢。現在的人甚至有的人想去打她一頓出氣。不用說當時校內掀起的“驅楊運動”了。

但是,楊蔭榆能夠成為中國第一位女校長,究竟是何方聖神呢。

楊蔭榆在江蘇無錫的一個書香門第長大,是著名學者楊絳的姑姑,1907年赴日本留學,1918年赴美留學獲教育學碩士學位。

多年的留學經歷使楊蔭榆深受歐美的人文風向薰陶,她更向往自由民主主敢於挑戰權威充滿了奮鬥的精神。但也注重學術修養。

“竊念好教育為國民之母,本校則是國民之母之母”一話可以看出楊蔭榆深知教育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和她對培養本校學生學術的追求個信心。

但也正是這種偏執,學術上過於強調學風秩序之說,認為參加政治活動使人分心,好好學習成為棟樑之材才能救國,禁止學生參加政治活動因而受到當時的學生的排斥,最後甚至被驅逐。辭職後,楊蔭榆定居蘇州。在蘇州參加教學活動,建立了許多學院。

楊絳寫過文章《回憶我的姑母》描述過楊蔭榆的一些晚年生活,其中下面一部分改變了我的最初的看法。

三姑母住在盤門,四鄰是小戶人家,都深受敵軍的蹂躪。據那裡的傳聞,三姑母不止一次跑去見日本軍官,責備他縱容部下姦淫擄掠。軍官就勒令他部下的兵退還他們從三姑母四鄰搶到的財物。街坊上的婦女怕日本兵挨戶找“花姑娘”,都躲到三姑母家裡去。一九三八年一月一日,兩個日本兵到三姑母家去,不知用什麼話哄她出門,走到一座橋頂上,一個兵就向她開一槍,另一個就把她拋入河裡。他們發現三姑母還在游泳,就連發幾槍,見河水泛紅,才揚長而去。鄰近為她造房子的一個木工把水裡撈出來的遺體入殮。棺木太薄,不管用,家屬領屍的時候,已不能更換棺材,也沒有現成的特大棺材可以套在外面,只好趕緊在棺外加釘一層厚厚的木板。 一個連魯迅都寫文批評的人,一定就是壞人嗎?


抗戰爆發後,日軍侵佔蘇州,侵華日軍要楊蔭榆出任偽職,遭拒,楊蔭榆面對侵華日軍在蘇州燒殺搶掠的暴行,還曾幾次到日軍司令部提出抗議。楊蔭榆日語說的流利,氣勢很足,日軍以為楊蔭榆是某個大人物,所以將搶到的東西悉數奉還,次數多了,每次日軍來搶人,鄰居就躲在楊蔭榆家,凡此種種,刺激了日本侵略軍,楊蔭榆也就成為日軍的眼中釘。1938年1月1日,兩名日軍以司令部傳見為藉口,把楊蔭榆誘騙出家門,行至盤門外吳門橋突然開槍襲擊楊蔭榆,並拋入河中,見楊蔭榆晃動手臂掙扎,又開數槍將其射殺。

這個我們眼中的壞校長,卻在目見日軍暴行的時候,勇敢站了出來保護身後的人們,直面兇殘的日軍,這需要多大的勇氣,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今天的我們,大多數是不能體會到那種大無畏的氣勢的。

歷史不應該是片面的,我們看見楊女士的苛責時,也應該承認她的勇敢,無法單純的用”好“或者”壞“來形容一個人了。救人民於水火之中,是曲線救國,還是迎難而上。不是華北之大,已經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了。在更大的意義面前,個人的抉擇正確與否只能等歷史和時間來判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