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賢登頂彰奇蹟

忠賢登頂彰奇蹟

“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人類的一種本性,它使人嚮往、激動和年輕。”在將自己兩隻寬大的手掌按入金黃色的橄欖油樹脂印泥裡留下手模後,趙忠賢院士遂對著攝像機向青少年說出了上述寄語。

採集趙忠賢院士的手模,錄製他對青少年的寄語影像,是中國科學技術館聯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共同策劃、實施的“星漢燦爛光耀寰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科學家手模牆”製作項目的前期工作內容之一。2020年8月12日上午,我帶領中國科學技術館的同事趕赴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在趙院士的辦公室裡順利完成了這項任務。

趙忠賢院士是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他長期從事低溫與超導研究以及高溫超導電性研究,是我國高溫超導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世界超導研究史上曾出現過兩次高溫超導研究重大突破,趙忠賢和他的合作者在這兩次重大突破中都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獨立發現液氮溫區高溫超導體,發現系列5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並創造了55K的紀錄,直接把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水平推到了世界最前沿。

我在十多年前就認識了趙忠賢老師。2005年,我曾約請他為我供職的《科技導報》就加強基礎科學研究撰寫稿件,他爽快答應並很快惠賜了一篇高屋建瓴、切中時弊、意見尖銳的好文章。但是,當那期刊物排好版正準備付印時,他卻以內容尚不成熟為由撤了稿。

在採集手模前的寒暄中,我開門見山笑著向趙老師提出了這個困惑了我15年的撤稿問題。趙老師記憶力驚人,顯然也沒忘記這件事情。他解釋道,《科技導報》是學術期刊,作者和讀者大都是科技工作者,很少有做決策的領導會去認真閱讀,那篇關於重視和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文章是寫給領導們看的,他們看不到豈不是白髮表了嗎?

趙老師接著對我們說,他更喜歡在重要的會議上提意見和建議,他認為那樣效果更好。比如說,他曾參加過一個有關國家科技發展規劃稿徵求意見的座談會,會上他就提出,規劃目標是要趕超世界科技先進水平,但通篇只見“趕”的舉措,未見“超”的佈局,如此規劃,“趕超”目標又怎麼能夠實現?

忠賢登頂彰奇蹟
忠賢登頂彰奇蹟

趙忠賢院士雖年近八十,但思維敏捷,非常健談,話題很快扯到中國科學技術館上。他曾擔任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對我館的建設、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當年在討論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建館理念時,與會專家爭論不休,趙忠賢趁上廁所的機會,對中國科學技術館資深技術專家、他的校友王恆說了自己的想法,王恆非常贊同。返回會場,趙忠賢便說出了自己考慮好的16字建議,經大家討論、修改,最後將辦館理念確定為“體驗科學、啟迪創新、服務大眾、促進和諧”。

我是2017年5月到中國科學技術館履職的,不久後曾聽王恆老師講過這個故事,今天從趙老師嘴裡說出,更覺親切、有趣、動人。

2001年至2011年,趙忠賢院士曾任第六、第七屆中國科協全委會副主席,現為中國科協榮譽委員,中國科學技術館又是中國科協最大的直屬事業單位,我們的話題自然聚焦到了科協工作上來。他遂給我們講了這麼一個與科協工作有關、我自認為意味深長的故事。

2002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不久,中國科協就組織了一個代表團訪問瑞士,團員都是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科協的黨組書記,代表團團長為中國科協黨組書記、書記處第一書記張玉臺。張書記因中央臨時有要事找他未能成行,改由趙忠賢擔任團長。

講到這裡,趙老師笑著對我們說:“那可都是一些各地科協的大員啊,我怎麼管得了他們!”於是,出發前,他給全體出訪人員定了兩條規矩:一是必須嚴格遵守行動時間,所有的活動,任何人都不能遲到;二是聽報告每個人都必須全程記筆記。代表團在瑞士先後訪問了世界貿易組織等多個國際組織的總部,並聽了多場報告。回國前,陪同的中國駐外機構官員直誇這個代表團紀律嚴明,非常認真。

趙老師笑著對我們說:“我讓大家記筆記,一方面是希望大家好好學習,認真取經,確有收益;另一方面,也是讓大家一直有事做,精力能集中,不至於因為倒時差等原因而打瞌睡。他們每個人都在記什麼,我並不關心,也不在意,但就是不能辦正事時打瞌睡,出洋相,丟人現眼到國外。”學者的嚴謹、自重和睿智,盡在趙老師歡快的笑聲裡顯現。

談到時下的科研環境,趙老師認為科研項目的考評、檢查等行政性干擾太多,不利於科研人員著眼長遠瞄準選定的方向集中精力搞研究。他舉例說:“許多科研項目的經費都有四五個渠道來源,每個部門都說每年只考評你一次,並不多嘛!但是,四五個提供經費的部門每年都要來考評你一次,一個項目一年就要接受四五次考評,那還不算多嗎?”因此,他建議,不妨把項目經費的來源合併,以此減少考評次數,給一線的科研人員真正減負。

忠賢登頂彰奇蹟
忠賢登頂彰奇蹟

臨別前,我提出索要趙老師的一本著作簽名留念。他說自己一輩子寫了不少論文,但卻沒出過書。我見書架上有一本名為《低溫王國拓荒人——洪朝生傳》的圖書,就抽出來問趙老師能不能簽名送給我。我之所以在整排書架上眾多的圖書中挑中這本書,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洪朝生先生是改革開放後增補的第一批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也即現在的院士),是我國低溫物理與低溫技術研究的開創者之一。1964年,趙忠賢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技術物理系畢業後,分配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很快就成為所裡重點培養的青年人才,開始跟隨洪朝生先生做低溫物理和超導研究。可以說,洪朝生先生是他步入這一研究領域的引路人。因此,選這本圖書請趙忠賢院士簽名留念,自然別有一番新意。

2010年,由中國科協牽頭,聯合中組部、教育部、科技部等11個國家部委,啟動實施了“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在時任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王春法的支持下,這項工程的系列圖書出版工作,最終確定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和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聯合承擔,冠名為《“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叢書》。我時任科學普及出版社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社長、黨委書記,為爭取到這項光榮的出版任務並實施完成好這項重大的出版工程,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同時還親自參與了相關項目的資料採集和有關圖書的撰寫工作。2015年5月,我調離出版社時,這套叢書已出版50餘種,可謂初具規模併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因此,見這本圖書乃屬自己曾經付出過心血的叢書系列,我格外感到熟悉和親近。

趙忠賢老師爽快答應我的請求,並在扉頁上瀟灑地簽上了自己的姓名和日期。在把簽好名的圖書遞給我時,他感慨道:“我大學畢業後剛到物理所不久,就參加了洪朝生先生主持的超導計算機研製工作,併成為課題組的核心成員。有人認為我是在吹牛,23歲的毛頭小夥怎麼可能是課題組的核心成員?後來,為撰寫洪先生這本學術傳記,作者在整理他的學術資料時,發現確有這方面的記載,證實了我的說法。我說這件事並不是想炫耀自己,而是想說明這樣一個問題:年輕人是在給機會、壓擔子、幹事業中成長起來的。我自己就是這方面的受益者。你若不給年輕人機會,不給他們壓擔子,不給他們搭平臺,他們又怎麼能夠迅速成長起來呢?”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於2000年由國務院設立,是我國5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的獎項,授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工作者。截至2020年8月,共有33位中國傑出科技工作者榮獲該獎項,其中健在的獲獎者共有19位。中國科學技術館將在館內一層東大廳製作“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內容包括獲獎者簡介、手模、給青少年寄語、親筆簽名等,並定期增添新的獲獎者內容。“手模牆”預計將於2020年9月“全國科普日”期間揭幕。

趙忠賢院士一生專注於超導研究,在對這個領域未知世界的探索中,激發了好奇的本能,找到了科研的樂趣,彰顯了個人的價值,實現了人生的追求,踐行了報國的宏願,推動了科技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無愧於國家最高科技獎勵的崇高榮譽。我相信,他的寄語將激勵千千萬萬青少年熱愛科學、追求真理、獻身事業、永攀高峰。

有感於趙忠賢院士驕人的科研成就和博大的愛國情懷,特填《漁家傲》詞一首,以表敬仰、欽佩之情:

“超導神奇藏奧秘,暢通輸送無阻抑,機理已清材難覓。競相比,攻關沙場爭飛翼。//方向選明豈放棄?窮經皓首聚發力,突破倍增高效益。長志氣,忠賢登頂彰奇蹟。”

來源:攜詩遠行編輯:米老貓↓ 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