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加快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汕頭集聚資源和人才優勢,多層面推進科技創新發展。如今,高新技術企業已成為我市現代產業體系的主導力量。

說起汕頭的國有企業,超聲電子是一張響噹噹的名片。從早期的廠辦研究所,到後來建立省級技術研發中心和博士後工作站,企業培養和組建了一支穩定的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人才隊伍,使企業持續保持高競爭力和產業市場優勢。

汕頭加快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汕頭超聲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偉介紹:“目前這些全部所有的技術都是公司自己擁有的,從儀器到軟件到探頭都是公司自己研發的,這也是汕頭超聲不斷創新的見證。”

數十年來,企業對技術創新的堅守和高投入,使產品實現從模擬到數字的全面更新換代,並從單一的超聲探傷儀發展到電磁、渦流超聲探傷儀的研發和銷售。近年來,結合國家軌道交通的迅猛發展,企業創新推出了適用於普鐵、高鐵和地鐵的鋼軌檢測車。

汕頭加快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陳偉說:“這輛車子最高的檢測速度可以達到雙軌15公里每小時同時進行檢測,相對於其他單軌的產品單軌4公里,所以工作效能大大提高,我們這輛車子所有的技術都是我們公司自主研發的,都是我們的知識產權。”

在金明精機的機械廠房裡,記者看到了高達23米的大型吹膜機,這臺機械可用於生產航天航空、風能發電、船舶等複合材料的真空薄膜。這臺亞洲同類最先進也是最大的吹膜機將於本月完成驗收出廠,這也是金明科技創新的又一項成果。

廣東金明精機股份有限公司同樣致力推進科技創新,經過30多年的發展,金明公司已成為薄膜生產裝備製造商和方案解決商。公司獲得發明專利25件,實用新型專利210件。

廣東金明精機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總監關文強說:“從我們一開始做單層薄膜到3層,到5層,到現在可以做到全亞洲領先的11層供給薄膜去做裝備,科技創新保持了我們企業的生命力,我們只有靠自己的自力更生和科研投入,才可以不被別人卡脖子。”

40年來,汕頭在創新基礎、創新資源、創新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湧現出了“高性能印製電路板”、“彩色超聲診斷系統”、“特種電子化學品”、“多層膜吹塑成套裝備”、“智能擠出成型成套裝備”、“有核珍珠培育技術”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擁有了超聲電子、光華科技、西隴科學等一批龍頭科技企業,形成了特色明顯的新材料、機械裝備、電子信息、醫藥工業等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建設了國家級高新區,已有省實驗室、汕頭輕工裝備研究院,9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27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一批科技創新平臺。

汕頭加快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高新技術企業已成為我市現代產業體系的主導力量,2019年,我市共有高新技術企業714家,實現銷售收入701億元。在國內A股上市的高新技術企業有25家,佔我市上市企業總數的78%。

汕頭加快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創新要有加速度”,接下來,我市將堅持新發展理念,致力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化和傳統產業高新技術化。

汕頭市科技局副局長黃文波表示:“下來我們將突出重點,培育數字化機械裝備、功能性薄膜、海洋藻類等一批已有基礎、潛力大和高附加值的產業快速發展。”

來源:汕頭電視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