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和川西做个比较,二全其美岂不更好?

内蒙古和川西做个比较,二全其美岂不更好?

多年跟团,早已心生厌倦,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更是一次没有跟团出游,无奈之下,想到了自驾出游。上个月,花三十多万元买了一辆SUV,经过一番简单的改装,基本在车上就可以解决吃住的问题,配置也足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我的心已开始飞。

川西高原的秋景美的醉人,不少人自驾去了,但听说山路难行,还有高返,自驾安全系数较低,私家车出行需慎重。

可能是出游的愿望被压抑的太久,不顾家人的反对,在一个曙色朦胧的早晨,我悄悄的上了路。

我的第一站选择大西南的西昌。从成都出发,走的是京昆线,这一段的高昆高速只有双向四车道,开车在崇山峻岭间穿行,绿色的峡谷,白色的云雾,一路上风景美的看不过来。

我走的这天正好是双休日,车很多,更显拥堵,平均时速80迈。一路上不停的有车插进来并线,再加上很多的弯道,神经绷得很紧。一起出行的老司机提醒我,选择左侧通行,不要超车,减速、跟上有面的大货车。。。。。。。

内蒙古和川西做个比较,二全其美岂不更好?

高速上行驶了约二个多小时了,经过崇州、浦江、雅安、汉原, 按一般的情况,渐渐的到了地广人稀的地方了,本以为车流量会降下来,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却发现越走车越多,丝毫不见减少的迹象,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每到一处服务区,就要下来休息调整一下。到了汉原,总计下了四个服务区,在每一个服务区都可以看到人满为患的场面:车位没有空的,很多车找不到停车位不停的转圈,从车上下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泡方便面的、吃快餐的、喝水的、上厕所的、玩手机的,一批刚走另一批又来,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服务区超市、餐馆、水果摊各种吃喝的价格也比外面的要贵很多,我在8月份时,路过这里一个叫荥经的服务区,当地产的李子一斤要12元,下了高速只卖3元。于是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种场面:带有空调的餐厅里,食客廖廖,而在外面露天的桌子上挤满了人,连开水炉边都要排队。

内蒙古和川西做个比较,二全其美岂不更好?

想起了十年前,也是这个季节,我们去内蒙古自驾旅游,那里地广人稀,公路四通八达。我们沿着内蒙古东西全长三千多公里的大通道,从东北的海拉尔一直到西北的阿拉善,一路上车很少,有时开个把小时都难得看到一辆车,开得时间久了,竟有点昏昏欲睡,驾剩体验比这里好的也不是一个量级。遗憾的是那里景色单调,一路枯燥乏味,旅游资源与川西相比,也不在一个量级。

可能是人少的缘故吧,在内蒙古的高速服务区,停车休息,你会发现,停车位基本上全空着,服务区内的餐馆、超市、加油站、各种民族工艺品摊点都冷冷清清,那些百无聊赖的服务员不是玩手机就是爬在桌子上睡觉。除了呼包鄂之外,其它地方的服务区基本上不供应热餐,除了热水,再没有别的。

京昆线向南延伸到了西昌和攀枝花,这与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与包头很相似,都是一条高速将省会和省内最大的钢铁城市连接在一起,不同的是,我们这里是双向四车道,而呼包之间早在十几年前就是双向八车道了。

内蒙古和川西做个比较,二全其美岂不更好?

内蒙古与四川二地,无论从地形地貌、地理气候条件、特别是人口密度方面,没有可比性,简单的类比看到的可能只是表面现象。在京昆线服务区休息时,听工作人员说,这条路是十年前修的,路上车多,特别是双休日节假日车辆增多,是近年来才出现的,现在家家户户有车,沿线人们出行也大都选择自驾,特别是年轻人。虽然车有点多,但现在的路与过去相比,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现在的路是越修越好。

听了他们的话,我也相信如果大力对现有通往川西的道路进行拓宽改造,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驾乘体验的问题了,就川西的美景来说,一年四季看不够,其竞争优势在全国也是得天独厚,特别是让我们这些喜欢自驾的人,如果在路上有了更好驾乘体验,特别是高速和热门景区的线路上,就会来了还想来,到时候会吸引全国无数的人来川西旅游。

内蒙古和川西做个比较,二全其美岂不更好?

川西占了四川全部版图五分之三还要多。在这一辽阔的区域内, 有密集的奇异山峰、终年不化的冰川、广阔的草原、丰富的急流、景辉以秀再丽的原始森林和湖泊。这里有非常独特的地质地貌,聚集了一大批在国内甚至世界级的著名的自然风景名胜区,如九寨沟、青城山、稻城亚丁等等。

对于深居内陆高原的川西而言,交通瓶颈是约束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二郎山隧道的打通,使海螺沟的游客成倍增长,西昌到盐源公路的改造,到泸沽湖旅游已成为热点,九寨黄龙、稻城亚丁机场开通以来,全国各地的游客大批到来,相信随着川藏、成兰、川青铁路的完工,都纹、绵九等等一批高速公路的完工,已经或必将带来川西旅游资源开发的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