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城怎樣做好你的生意
中國有約300個“城市”,2856個“縣”,41658個“鄉鎮”,662238個“村”。 縣城看似簡單,開著車大多數縣城20分鐘以內就可以完整繞一圈,但縣城有自己的一套生態體系,即使一個普通公務員,家裡必定能找出人是公務員,別看鎮上的衛生院沒什麼錢,但是要進去還是得經過三姑六婆,層層關係。這也是最絕望之處,縣裡的肥差和生意基本壟斷在地方上有權勢的人手上,外人不可窺視。
縣城的大多數門面店,基本看不到什麼人來人往。基本都是做熟人生意,一個老大爺開雜貨店開了25年,終於在五年前擴張了十平方,增加了兩個麻將桌和一個福利彩票機。本地人雖然也多是打工者,但依然看不起外來的一起打工的人。這個情況在全國其實都是非常普遍的。本地人最大的期待就是拆遷,根據全新的計算方法,平均每家宅基地和自留地拆完,能有兩套房,還有二三十萬的錢,因為樹有單獨的補償,所以很多人家都突擊種樹。密密麻麻,像種菜似的。
歷年來,縣裡考出去的大學生,都走出去,去了北京或者上海。
即使中國高考問題很多,普通家庭改變命運的基本辦法依然是高考,然後去新興城市尋找機會。人們背井離鄉,為的是改變命運,抑或是給下一代創造更好一點的起點。這是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農村的人口流失已經非常嚴重。我們所到之處,基本沒有看到年輕人如今農村,大量的地都承包給了大戶或企業,特別是平原,非常有利於機械種植收割,對勞動力的需求大幅度下降。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村裡只有老人和小孩。故而一個基本判斷時:中國的城鎮化尚未達到飽和,會繼續保持增長。但我們需要解決的是農轉非之後帶來的大量後遺症。縣城的狀況和特點我們已經分析出來了,那我們做什麼生意好呢?
1.中國人對白酒的熱愛,是一種狂熱的熱愛。這支撐了一個數萬億的市場在中國960萬公里的土地上,互聯網廣告佔據的依然只是極小的份額,地面市場,依然大有可為。白酒行業,飲料、食品,大型綜合超市
2.除了白酒外,高度大牌猛砸廣告的主力品類是:電動車/家居(衛浴,廚電,傢俱)。家居市場是伴隨著中國房地產而而生的品類。因為連續四十年的城市化的進程,使得這個市場誕生了大量的鉅富企業。而今天,中國的房地產走到了拐點,家居品類亦走到了拐點,這裡就誕生了大量的新機遇,以及會有很多老玩家淘汰出去。在縣城的綜合性建材店盈利性客觀,五金、廚衛、燈具等。
3.市中心商場門口,密密麻麻,連綿不絕的停著電動車。據估算,這個城市電動車的保有量不會低於10-20萬輛。但這個縣城常住人口不會高於100萬。我站在十字路口的時候都驚了,竟然有這麼多電瓶車。中國最廣大地區的普通人民是依賴電動車,摩托車生活的。而不是轎車,也不是地鐵。城市裡的打工者,2856個“縣”,41658個“鄉鎮”,都是他的主力用戶。而他們喜歡看世界盃。電動自行車生意空間巨大,利潤可觀。電動車銷售,電動車維修,電動車自行車配件批發,電瓶置換配送。這些生意做一種利潤都可觀。
4.手機。VIVO和OPPO的成功是有理由的,是複製難度極高的。他們的下沉能力和中國郵政到了一個水平線。下圖攝於一個小鎮。這個鎮的“商業街”(如果可以稱為商業街的話),一縱一橫不到100米。OPPO和VIVO基本佔住必經之處的核心焦點。地面渠道的組織能力,是一種短期無法複製的能力,是一種說得明白,但說明白也沒用的核心能力。手機銷售,電話卡銷售,手機配件,手機貼膜,手機維修,二手手機業務。
這對我們的啟示:欲成霸業,必先與泥土為伴。所有的空中樓閣,都只是幻覺,所有的幻覺都如霧亦如電,隨時會消失。只有泥土一直在那裡
在中國,你以為眾所周知的事情,起碼還有一個億的人不知道,而往往實際上是十個億的人都不知道。
5.如果你的生活圈子很封閉,很少離開縣城,不去省會,周圍人也鮮有用正品的,那麼你接受並認可山寨的概率是極高的。高仿鞋, 大多數N字假鞋,都來自福建莆田,很多N字假鞋的代理商渠道比正規品牌完善N倍,一次經銷商大會,就能收款上億。甚至在一些地級市出現了真品被消費者認為是假貨的情況,因為假貨提前兩年就進入這個市場了。
6.在一二線城市,連鎖品牌已經飽和的情況下,肯德基,麥當勞,德克士至多隻能覆蓋到人口30萬級的縣城,縣城裡品牌化依然是非常原生態的。
這就是一片萬億級的市場,誰能夠用最有效的方法在這裡組織起品牌,誰就能做大。打造縣城的平價餐廳。
7.服裝連鎖業態中,海瀾之家,柒牌,七匹狼已經錨定了縣城的高端品牌,很多縣城的高收入人群,逢年過節必須買一套以上三個牌子中一個的西裝,而售價可能是上萬。服裝行業以中檔為主,平價為主。
8.縣城到另一個縣城做買賣也是商旅。大量的私人小旅館依然存在,100-198元一天的價格區段存在一個巨大的市場,100以下也存在一個巨大的市場。“尚客優”是在這個領域做得最強的,已經形成了中國第四大酒店集團。如果你的縣城有路由資源,那就開個小旅館做民俗旅遊。
我們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發展縣城經濟,做得是低利潤大數量。那麼我們是不是要思考一個問題:正品如何補足自己的短板,來真正適應中國市場。這麼多年過去了,中國市場分裂成了無數層,少數幾層,接近發達市場,但絕大多數還是野蠻的市場,不能用西方商業理論一言以蔽之,更需要對本地市場的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