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洞,洞里有个老和尚讲故事……”,一首童谣传唱了一代又一代,今天就带你去看看仙人洞。

仙人洞村位于昌平城区以北3公里,明代嘉靖年间皇家派人在此种植干鲜果品祭祖,史称“永陵园”。村北侧蒋山半山腰处有一个天然溶洞,明永乐年间山洞的右侧建有天云观,专奉太上老君,香火极盛。据说有得道仙师点化,致使“本地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久而久之遂得名“仙人洞”。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又名神仙洞,为明清两代“燕平八景”之一的“石洞仙踪”。明代蒋一葵的《长安客话》,明末清初顾炎武的《昌平山水记》及《光绪昌平州志》都有关于仙人洞的记载。1973年,一伙盗贼为了偷盗洞里的钟乳石,用炸药炸塌了仙人洞,自此500多年的胜景不复存在。

几年前一个开发商来到此地,向村民租下了仙人洞这片地,并在毁坏的仙人洞外建造了一座庙,后因拖欠村民和建筑公司的工资,被告上法庭,这座庙也随之衰败下来。如今,庙宇外杂草丛生,只余一条被荒草遮蔽的小路。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遥想当年,多少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在这里饮酒赏月、挥毫泼墨、流连忘返,现如今,这里只剩下一块文物保护单位立的石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沿着台阶登上平台,平台上是一座大殿,大殿两侧各有一株古槐树,古槐枝繁叶茂,枝杈上系着祈福的红布条。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殿门紧闭,门前摆放着一些贡品。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透过门上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当年仙人洞的洞口,洞口被铁丝网封着。洞口处有一副对联,上联:蜿蜒龙脊山吞月;下联:磊珂云根洞有天;门额:神仙洞。这副对联是明嘉靖年间的工部尚书雷礼,奉旨来陵区修复桥梁道路时,命石匠刻上去的。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村毗邻十三陵景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这里文化气息浓郁,自古就有敬老尊贤、讲孝养生的传统,活到90多岁的老人比比皆是。村干部结合村庄这些特点,聘请专业设计公司对仙人洞村进行整体规划,陆续开创素食、民宿两大产业,同时注重对居住环境的建设,仅用几年时间,就将这个贫困又脏乱差的山村打造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步入村中,第一个感受是干净整洁,街道上没有多余的杂物、家家户户的门窗亮洁如新。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村居住着300多户村民,人口近千人。因民居多分布在狭窄的小巷内,为了增加窄巷的观赏性,村里将窄巷中的民居做了粉刷美化,将主街的外墙做成彩绘民俗文化墙,挂上各色花草植物,装饰上精美的砖雕,打造出拥有彩绘3000平方米、花卉墙400平方米的“仙人花巷”。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文化墙上的彩绘内容丰富,有仙人洞村简介、村歌、箴言、警句及佛教故事,诗文通俗易懂;风格多样,有水墨画、油画、卡通画,清新悠远、层次分明、色彩丰富。漫步在小巷中,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和勃勃的生机扑面而来。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2019年,北京海之春书画院携手北京楹联学会、十三陵镇仙人洞村,将仙人洞村打造成为“首都楹联文化第一村”。很多村民家门前都悬挂着楹联,这些作品都出自优秀的楹联专家和书法名家之手,每副楹联上均刻有名家的落款。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村子不算大,却五脏俱全。社区服务站、超市、医务室、文创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中心广场、休闲广场……一应俱全。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村里的文创中心很有特点,尤其是墙上的3D绘画格外引人注目。中心内有文化礼堂、海之春书画院、茶室等活动场所。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北京七吉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旨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小扣柴扉久不开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田园风光的壁画与满园青翠相映成趣。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村崇尚孝道文化,与之相关的名言俗语在村中处处可见。村里在中心广场一侧台子的正中间,摆放了一把超大的孝顺椅,意在鞭策村民践行孝道,善待父母,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除了中心广场,村里还设置了几处休闲娱乐的场所,环境优美。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道路两旁鲜花盛开,每到秋季,枝头缀满了果实。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村除了有古洞、古树,还有古井和古桥。

这眼古井目睹了明、清、民国至今四个朝代的变迁。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古桥还在,只可惜已没有了潺潺的流水。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村最广为人知的是其素食文化,有“昌平素餐第一村”的美称。2018年,有关部门对仙人洞村一共10家“素食宴”商户进行综合评定,所有商户全部达标且都达到了中级以上的标准。

餐厅的名字也极富仙气,“清净园”、“静莲斋”、“仙居阁”、“仙子亭”、“忘忧园”……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素食宴,正如其名,看起来有荤有素的一大桌子菜,其实食材都是地道的素食,“肉”是面筋做的,“骨头”是藕做的,米粉肉是用大豆蛋白做的。这里的素食宴按人收费,50元一位。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村民宿的风格和素食文化一脉相承,庭栖慧舍民宿在村里有七八家,每个院落有3-4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一处独立的庭院,房间里没有电视,取而代之的是书籍。“庭栖慧舍”意为“一个庭院是心的栖息处,一念舍下能感得智慧”。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仙人洞府人烟少,神仙花巷古韵浓——走遍京郊之昌平·仙人洞村

闲暇时,可约上三五好友,来这里品茶抚琴、读书发呆,放下心中的杂念,只闻花香,不谈悲喜,不争朝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