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史雜談】《桃花源記》倪婉萍

[趣史雜談]

一 « 原文» 桃花源記

魏晉: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間隔 一作:隔絕)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二«倪婉萍解讀»

在東晉,太原年間。武陵郡有個以打魚為生的人,他划著小船,沿著溪水往前行,!忘記了路程的遙遠。忽然在小溪的兩岸,遇見了一片桃花林。 長達數百步,沒有樹,只有鮮嫩美麗的花草,落英繽紛。漁人對這個情景感到十分的詫異。繼續往前走。

走到了桃林的盡頭,即是溪水的發源地。呈現了一座山。山上有個很窄的小洞。穿過這個小洞,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一片平坦而寬廣的土地,整齊的房屋,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沼澤,桑樹林等。田間的小路交錯有致。雞飛狗跳,到處可以聽見看見。男女的穿戴與桃花源以外的人完全兩樣。老人和孩子們個個自得其樂。

村裡的人見到漁人感覺到驚訝,問他的來歷。漁人詳細地做了回答。村裡的人邀請漁人到自己家做客。殺雞設酒,做飯來款待。問漁人外面的消息。他們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戰亂,帶著孩子妻子和鄰居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與外界毫無聯繫。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時代。他們不知道有個漢朝,魏晉時代。漁人詳細的告訴了他們。聽完後,他們都感嘆惋惜。

漁人住了幾天。乘著他的小船沿著舊路回去,處處都做了標記。到了郡縣,彙報給太守。太守立即派人尋找他所做的標記。最終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劉子驥,南陽人,是個志向高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後,高興的計劃前住,但沒有實現。不久因病離去。此後就再也沒有人提起桃花源之事。

三«倪婉萍賞析»

本文通過對桃花源的安逸和諧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文章開端以嫻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一個質樸自然化的世界。在那裡一切都是那麼簡單,那麼美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麼和平,那麼誠懇。

這個夢想中的桃花世界對生活在虛偽、黑暗、戰亂頻繁、流血不斷的現實世界中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恰如其分地表現出桃花源的氣氛,使文章富有感染力。表現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憧憬,同時也對當時的社會充滿著不滿。

文章的結構也頗有巧妙之處,作者借用小說筆法,以一個漁人的經歷為線索,展開了故事。

開頭的交代,時間,漁人的籍貫都寫的十分肯定,把讀者從現實世界引入到迷離。

文章的結尾,以南陽,劉子驥尋找理想中的桃花源,終未實現結束了文章。

四«倪婉萍感悟»

讓讀者感到這種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在當時是難以實現的。但美好人生令人嚮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