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给了3点启发

对现在应试教育方式我们该反思什么?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针对这一问题,美国哲学家、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的荣誉退休教授艾弗拉姆·诺姆·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先生接受了一次专访,专门讨论此问题并给出自己的意见,美国乔姆斯基著作丰富,他的《句法结构》被认为是20世纪理论语言学研究上最伟大的贡献。

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给了3点启发

诺姆·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先生

他认为,考试让学生了解自己学到了什么、还缺什么知识。老师可以通过考试改善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但除此之外,他们并不会教给学生什么。

考试的制度安排可能也会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障碍,让你无法从事你想做的事情。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因为,学习将是你一生中都需要做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别人给你的东西。

应试教育真的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吗?

很长时间以来,以通过考试为目的的教育,对老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益处,比如通过考试让学生了解自己学到了什么、还缺什么知识。老师可以通过考试改善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但除此之外,他们并不会教给学生什么。

我曾常年就职于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教育项目招生委员会,当然我们也会留意学生的学习考试成绩,但并不会过分注重,我的意思是,学生们固然可以在所有科目上的考试都取得骄人的成绩,但实际上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只是一点点。

我们大部分人都经历过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学习经历,对这套机制和流程非常熟悉,在学校里你可能会被分配到你不感兴趣的专业,学习你不感兴趣的课程,而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只要通过考试即可,学生只需要奋力准备考试,也可以临阵磨枪应付考试,然后几周之后,你发现你已经不记得课题是什么,我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

应试教育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说单纯以应试教育为目的教学方式有什么建设意义的话,我认为考试就是一个极好的手段。同时这也是人为设置的一个障碍,显得很多余,毫无意义,而且还会让你无法从事你想做的事情。

我在与其他老师交流的时候,经常听到类似的事情,举一个我曾亲身经历的例子,在与一个包含很多老师的群体交流时,其中有一位是六年级的老师分享了他遇到的情形,他们班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1到12岁,有一次课后,一个小女孩找到这位老师,告诉他自己对某事物很感兴趣,问如何才能够进一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这位老师拒绝告诉她方法并郑重告诉他的学生不能这么做。

“你现在必须要专心应付快到来的全国考试,这次考试将决定你的未来。”

但老师没告诉这名学生的是,学校对老师也有要求,比如,学习对老师有教学要求,老师需要教学生们如何考试得高分,否则老师讲面临被学校管理层解聘的危险。

在很多地方,学校都在推行应试教育的管理方式。

现在的教育体系只是教授如何促使学生们考试得高分,而不是如何去学习、去理解、去探索。

比得高分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启发

如果允许那位女孩去探索她所感兴趣的方向,她会发展得更好,虽然她的某些考试结果可能不会很好,因为她不感兴趣。

我不是认为考试制度应该被废除,考试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育工具,可是应试答题不是,它只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缺陷并加以完善,让老师和其他人知道学生在做什么,告诉学生正在学习什么,但实际上通过考试并不能像调查研究和课题研究那样对我们产生启发,而这正是比考试更重要的东西。

如果这就是老师被委以重任的教育使命,那么你将会记得你发现了什么。

有一个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他就在麻省理工学院,就像大多数资深教授一样,他也在为新生授课,有一次,一位新生问他新的学期会讲什么,他的标准回答是,

“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发现了什么。”

正如该教授所说,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予学生启发,激发学生自己去探索。

如果学生认为有更好的答案就勇于向权威提出挑战,探求新的未知领域,学生会通过兴趣自发地将过去伟大的研究成果学习透彻,这样的教学方式才可以使学生真正受益,并记住他们学到了什么,从而学以致用。

归根到底,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因为,学习将是你一生中都需要做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别人给你的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