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期末考》丨面對死亡的最佳態度:冷靜不冷漠,淡定而溫情

2020年初,一部講述醫生行醫的紀錄片火了,叫《中國醫生》。這部紀錄片真實記錄了醫生的行醫和心路歷程。其中一位名叫徐曄的醫生令人印象深刻,他是來自南京鼓樓醫院燒傷科的醫生。

從履歷表來看,徐曄畢業於中山大學醫學院,本碩博連讀8年,工作的時候才25歲,現在已經有3年的工作經驗了,這真的是一個妥妥的學霸了。

我們都知道燒傷是非常可怕的,外表觸目驚心,而且非常治療過程非常痛苦。可是對於28歲的徐曄來說,對治療和護理病人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最後的期末考》丨面對死亡的最佳態度:冷靜不冷漠,淡定而溫情

唯獨要不斷克服的,是對死亡的冷漠和麻木。

在紀錄片中,正好記錄了徐曄治療和護理的過程。醫院轉來了一個重度燒傷的病人。病人家屬已經花費了數十萬元,對於植皮這個手術,病人家屬很猶豫,因為不僅費用昂貴,而且日後的護理工作,經濟支持都是令人頭疼的負擔。

張燁瞭解到情況之後,主動為病人申請了自助,可是儘管如此,病人家屬還是選擇了出院,讓燒傷的老人回家(等死)。

收到消息後,張燁趕忙來到病房,卻只看見剩下空蕩蕩的床位……剎那間,千萬思緒湧上心頭。前不久,同樣在這間病房,他的一個病人也因無法支付醫療費用而選擇退院,最後不治身亡。

《最後的期末考》丨面對死亡的最佳態度:冷靜不冷漠,淡定而溫情

記錄片這樣解說到:成長就是不斷突破自己的侷限,對於年輕醫生來說,成長不單單是醫術的提高,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成熟。

徐曄蠻對鏡頭坦言:“很多時候有可能醫術都還沒遇到瓶頸,就已經遇到了人心的瓶頸。”

正如紀錄片所說,“醫生不是生來就鐵石心腸,只是見多了。在醫院這個最接近生與死的地方,醫生們每天都在迎來相遇,也做著告別。他們經歷了太多生離死別,要學著去看輕生死。他們不是冷漠,只是冷靜。醫生的挑戰,不僅來自病症本身,更多是來自於人性的考驗。

在《最後的期末考》這本書裡,就介紹了一個成熟醫生完整的蛻化成熟的過程。

作者陳葆琳是美國著名外科醫生,畢業於哈佛大學,後任職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並獲得了最傑出醫師獎。《最後的期末考》這本書可謂是《實習醫生格雷》的紀實版。陳葆琳從自己的行醫經歷出發,認為除了醫術要不斷精湛提高外,最重要的,就是心理上的成熟,如何在生死麵前,做到冷靜不冷漠,淡定而溫情。

《最後的期末考》丨面對死亡的最佳態度:冷靜不冷漠,淡定而溫情


一.醫學生的成長,從接觸死亡開始

選擇了醫學院,就選擇了苦和累,除了超級多的考試外,醫學生們需要面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實踐活動,就是解剖。

可以說,解剖是醫學生們第一次實際接觸死亡,從死亡中,找到生的出口。

不少醫學生沒有辦法克服這個心理障礙,選擇了調換專業,但是能成功跨出這一步,並且考察合格,則是向合格醫生邁進了一大步。

醫學院其實也在不斷給學生們做心理建設,比如說解剖的第一課,屍體是後腦勺朝上的,這樣可以減緩學生們解剖時的視覺衝擊。有經驗的師哥師姐會告訴學弟學妹們,福爾馬林水的氣味很快就會粘附到衣服上,怎麼洗也洗不掉,所以最好準備一套專用的廉價的衣服,因為解剖課程結束之後,這套衣服就可以直接丟掉了。

從四肢到軀幹,從表皮到腹腔,作者從一開始的抗拒,做噩夢,到最後暢享軀體主人生前的生活,從軀體的線索中猜測生活方式等。作者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礙,對生死有了初步的領悟和思考。

陳葆琳意識到,偉大的臨床醫生並非天生,而是訓練而成的。

逐漸地,福爾馬林水的氣味不再令人感到恐懼和噁心,而是醫生身份的象徵,甚至還會讓醫學生們感到自豪,人體在死亡之後,仍然蘊含著生命的奧秘,並且把自己當做最後的饋贈,交於醫學生們,從而讓他們在戰勝恐懼,突破自我之後,找到生命的密碼和出口。

《最後的期末考》丨面對死亡的最佳態度:冷靜不冷漠,淡定而溫情

二.實習期,以第一視角面對死亡

正式上崗之前,醫學生們首先要在醫院實習,實習合格,才能正式成為一名醫生。看到作者的時間安排表,我才知道原來培養一名合格的醫生原來是這麼的不容易。

作者寫到,實習期醫學生們要輪崗,在醫院的各個科室都經歷一遍,有足夠多的處理經驗,才可以真正地獨擋一面。實習期的工作是非常繁重的,陳葆琳在耶魯大學、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完成了自己的外科訓練。

實習期是非常辛苦和勞累的,連續工作48小時,然後睡6個小時,然後第二天要精力充沛的去查房。這種工作強度,將醫學生們放鬆的時間,壓縮到每天中午吃飯的15分鐘裡。

不僅如此,醫學生們還會遇到性格不同,方法不同的指導老師。如果說在醫學院經歷的解剖訓練,是認識到死亡,那麼實習期,將是醫學生們第一次直面由生到死的親歷時間。

《最後的期末考》丨面對死亡的最佳態度:冷靜不冷漠,淡定而溫情


死亡的故事太多,每天都會以各種形式發生。長期的慢性的臨終患者,令實習醫生們感到害怕,除了散發的死亡氣息外,最主要的,竟然是要梳理整個治療過程,來寫一份完善的死亡報告。當意外發生時,專家學者們坐在一起,討論環節的差誤,死亡又變成了可以拆解的過程。

不僅如此,醫生們還得面對一個悖論,那就是臨終患者的治療問題,對於一些癌症晚期患者,明知到死亡是無法避免的,大多數治療手段是無效的,而且會增加患者的痛苦,面對這樣的情況,無論是患者家屬,還是醫生本人,都沒有辦法抗拒過度治療這一行為,一些病人受盡了痛苦,最後仍然離世。因為醫生的天職就是治癒疾病,對抗死亡。這種倫理衝突,令很多患者,患者家屬,和醫生們感到痛苦,但是毫無辦法。

陳葆琳非常無奈客觀的記錄了自己的想法:責任極為重大時,例如涉及強烈的人類情感甚至生命時,恪守成規就是我們最專業的應對方法。

《最後的期末考》丨面對死亡的最佳態度:冷靜不冷漠,淡定而溫情

後來,陳葆琳遇到了一個患者,在臨終前她打電話來叫來了患者家屬們,給出時間,讓患者家屬親自和患者告別。患者家屬非常感動,感謝陳葆琳說,這給了患者最後的尊嚴和體面。這一件事也觸動了陳葆琳,死亡和倫理,是否可以找到一個平衡點。死亡可否伴隨著溫情,醫生除了治病救人之外,是否還可以做的更多。

三.比克服死亡更重要的是,克服冷漠和麻木

見到了太多生死,對死亡早已習以為常,比克服死亡更重要的是,克服冷漠和麻木。

陳葆琳在《最後的期末考》裡如實記錄了自己的情感變化,在實際行醫的過程中,見過了太多的死亡,更看到了很多患者家屬的失聲痛哭。

醫生們常常在職業要求的冷靜理性和人類共有的感性情感的矛盾之間陷入困惑和掙扎。

為了避免向患者家屬如實說出患者真相的痛苦,也為了逃避疑難雜症帶來必然的死亡結果,一些醫生們學會了推諉,還有一些醫生嘗試用更多的工作來麻痺自己的情感神經。

但是這些往往會給一些醫生帶來更大的困惑和掙扎。在不斷的逃避和直面交織的過程中,陳葆琳被幾位患者家屬感謝,因為給了患者最後的尊嚴和體面。

陳葆琳從那一刻知道,自己該成為什麼樣的醫生,一方面要醫術精湛,一方面要有悲憫胸懷。

從接觸死亡的恐懼,到看到太多死亡的麻木,最後看破死亡。用最溫和的語氣,給患者最堅定的信念,冷靜不冷漠。這才是完整的一段歷練。

《最後的期末考》丨面對死亡的最佳態度:冷靜不冷漠,淡定而溫情

看了這本書,回過頭去思考被砍眼科醫生陶勇的事情,真的是扼腕嘆息。培養一名合格的醫生,非常不容易,培養一名優秀的醫生,更是難上加難,而培養一名仁愛冷靜並重的醫生,更是要付出心血。

醫生和教師是兩個良心職業,醫生救命,教師育人。我們當然不排除有一些不合格的人夾雜在其中,各行各業都存在這樣的現象,但是大多數的醫生和教師,都是憑良心做事。

從《最後的期末考》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醫者仁心,醫生對自我修養的不斷要求。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優秀的眼科醫生陶勇,張文宏,鍾南山,李蘭娟等等。

只希望我們能夠尊重醫生,理解醫生,為他人抱薪者,我們也要護他周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