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只有一個“大和族”?這是一個值得發散和深究的問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在中原大地上建立了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大秦和之前的夏商周等朝代都不一樣,在政治制度上,皇帝是全國最高行政首腦,地方實行郡縣制,郡守和縣長向皇帝負責。這就意味著,地方權力被全面收歸中央,在大秦的土地上不再有“諸侯國”這樣國中之國的概念。

為什麼日本只有一個“大和族”?這是一個值得發散和深究的問題

高度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度如果把它單獨拎出來放在科技樹上,可以視作社會階段的一個關鍵節點。高度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出現,就像一個分水嶺,將一個國家發展的歷史分割開來。在其之前的,形勢上更類似於氏族部落式的統治,國家更像是一個大聯盟。在其之後的,才更像是一個高度統一的大帝國。

中國人早早在公元前就完成了這一步,而日本呢?儘管早在公元前660年,日本“神話”中的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就建立了“國家”,但在公元5世紀之前,整個日本列島就像夏商時期的中國,各個氏族打來打去,大家以家族為單位,為了土地,獵物和交配權,在平原,山谷和溪流中打得你來我往,一片混亂。並沒有太多的日本人在乎神武天皇所謂的“國”,或者說,所謂的“正統性”概念還未深入下層日本人的心中,於是這種狀態持續了近一千年。

直到公元5世紀,活躍於內陸海東岸的一個家族突然崛起,他們建立起了脆弱但卻被周圍的小家族所公認的霸權,這就是“大和族”。大和族有著自己的絕對信仰,即天照大神,所以大和族也因此被稱之為天照系。不同於其他家族,大和族對於土地,信仰和姓氏有著更加強烈的渴求,因此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裡,這幫視自己為太陽的子民的傢伙通過外交,聯姻和賞賜等手段,不斷鞏固自己的統治,並且以“比較溫和”的方式不斷對外擴張。

為什麼日本只有一個“大和族”?這是一個值得發散和深究的問題

在大和族的各種手段之下,在其統治之下的諸多小家族逐漸淡化了自身的信仰和氏族觀念,或許其中也有日本人骨子裡尊信強者的習慣,總而言之,這些人大部分都漸漸開始以大和族自居,自然而然的放棄了原本的氏族觀念。

在大和族崛起建立大和國的過程之中,有很多大的氏族被保留下來,雖然名義上歸屬大和族,但實際上在對國家的統治方面,大和族實際上是和這些家族聯合執政的。就像每一個君王都不能容忍大權旁落一樣,為了追求更徹底的統治,和更集中的權力,在公元645年6月,皇室成員藉著三韓朝覲的機會,伏殺了成為大和統一阻礙的蘇我氏家主蘇我入鹿,掃清了最後一塊統一道路上的絆腳石。

公元646年元旦,借鑑了唐朝主要政治,經濟和文化體制的“大化改新”開始在新天皇的支持下被推行。日本也總算從奴隸制社會過渡到了封建制社會,而日本也正式有了“日本國”的稱呼。

為什麼日本只有一個“大和族”?這是一個值得發散和深究的問題

從大和族崛起,到大和成為日本唯一的民族這個過程中來看,我們不難發現,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實際上就像千溪入河一樣,是在慢慢同化和統一的。只不過由於日本的國土實在狹小,同時又因為四面環海的獨特地理條件,而導致這個速度大大加快而已。

同時,大和族能夠迅速在不到四百年的時間裡,就同化和從精神內核上統一日本也同樣給予了我們在未來社會發展中的啟示。同化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可怕的過程,總有一些特有的痕跡將會被逐漸抹去。

今天雖然世界上的人們都保佑著各自的獨特文化,但更多的狀況越來越趨同。比如人們都可以接受漢堡可樂,都可以接受蘋果手機,都可以接受日本小電影。這就是大環境下不可逆的同化。當然,這種程度的同化無關痛癢,只能代表一種人類文明的發展趨勢而已,但即便造成的影響再小,它所代表的規則也確乎存在。

為什麼日本只有一個“大和族”?這是一個值得發散和深究的問題

或許,如何維持文明的獨立性,將會成為接下來人類文明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