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魯能邊路之惑:進攻型球員都去哪裡了?

在不止一場的比賽中,我們都曾對著山東魯能的18人名單困惑不已。困惑很簡單:在替補席上,坐著的幾乎都是後防線球員,帶有鮮明進攻屬性的球員實在少有。

這也就意味著,即便是在球隊比分落後或者遲遲打不開局面的時候,主教練要面對的將是無人可換的境地。在曾經的山東魯能,不僅兩個邊路是頗為犀利,就連邊後衛的助攻也是招牌戰術。當年活躍在邊路的郝偉、王超、矯喆、呂徵,還有至今仍在隊中的鄭錚,都是其中的代表性球員。

山東魯能邊路之惑:進攻型球員都去哪裡了?

也正是得益於這些邊路突擊型的球員,山東魯能長期以來延續著高中鋒的戰術。從韓鵬到楊旭,甚至在青訓體系中一直保留著傳統的中鋒位置球員,像成源、郭田雨就是其中代表。

只是,以“巴西化”為起始,山東魯能開始嘗試完全迥異於傳統的戰術。在此之前邊路突破很是犀利的吳興涵和劉彬彬,曾經一度被認為可以統治山東魯能五年以內的邊路。但是,在全面施行“巴西化”的大環境下,劉彬彬和吳興涵本身的特點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吳興涵甚至不得不去踢邊後衛位置。

山東魯能邊路之惑:進攻型球員都去哪裡了?

當馬加特終止了山東魯能的“巴西化”之後,隨著佩萊的到來,山東魯能重拾邊路起球禁區內找高中鋒的戰術。但此時山東魯能的陣容中,邊路的突擊能力已經自廢大半。

實際上,從馬加特開始,山東魯能就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無論是當年試圖引進又失敗的奧地利國腳哈爾尼克,還是最近加盟球隊的巴西年輕球員格德斯,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為了解決邊路的問題而來。

山東魯能邊路之惑:進攻型球員都去哪裡了?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塔爾德利已經離隊,格德斯的能力尚未完全展現,國內球員實在不堪大用的情況下,引進司職邊路的進攻型球員,已經成為較為迫切的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